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章末整合提升1.什么是生态系统?2.什么是生态平衡?3.生态平衡的特征是什么?4.受损生态系统的表现是什么?5.什么是生态环境问题?其表现是什么?6.森林的生态效益是什么?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什么?7.草场退化的原因、表现和危害是什么?8.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9.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10.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11.保护植被的措施是什么?1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什么?教材P42活动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2.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里的所有草原犬鼠是一个生物种群。因为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形成种群。教材P47活动1.内蒙古、陕西、甘肃、四川和云南北部部分地区。2.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3.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土壤质地疏松,直立性强,垂直节理发育,植被覆盖差,夏季多暴雨。教材P48活动1.城市工程建设一方面使地表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是工程建设的废弃物等为水土流失提供了物源。城市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表现在:①使城市洪峰提前;②加剧了水资源流失,加剧了城市缺水;③使城市气温的日较差增大。2.城市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工程建设增多使地表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对城市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大江大河上游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植被破坏引起的,可能导致下游湖、河、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材P49活动根据荒漠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土地荒漠化过程的正确排序为(2)—(1)—(3)—(5)—(4)。教材P50活动沙尘暴产生的条件是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天气。北京遭受沙尘暴袭击的原因:(1)北京位于华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2)北京的西部和北部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些地区地表有大量的松散沉积物,这些松散的沉积物在强大的西北风吹拂下,就形成了沙尘暴的物质来源,而北京位于西北风的下风向。因而,冬春季节北京会遭到沙尘暴的袭击。教材P52活动1.可通过上网或查找相关资料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其他原因。2.学习和宣传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不吃野生动物,尽量吃本地物种(水果、蔬菜和动物),并且弄明白什么是本地特产稀有物种;种植并且保护地方树木和植物,不践踏草坪,不摘花;联合抵制包含将要灭绝物种成分的产品,例如象牙、麝香鹿、海龟壳或藏羚羊的羊毛等。教材P53活动1.从退耕土地的类型、退耕的面积、植树的面积、树木成活率等方面了解情况。2.普通的退耕户可从农业经济收入、就业角度看待这个工程。3.从保护生态环境和后代人角度可能会从防治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恶化角度看待这个工程。4.当这两个观点发生矛盾时,要做好生态建设鼓励工作和生态补偿工作,既要退耕还林,还要保证退耕户的经济收入。教材P54活动(上)利: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发小水电,既有利于农村生活用能问题的解决,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弊:若小水电建设不当,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引发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教材P54活动(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工程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技术是关键。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保塬、护坡、固沟”,核心是加强植树造林。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读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完成1~2题。1.该生态系统示意图中粗箭头表示()A.呼吸作用B.物质和能量的传输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D.食物链2.该生态系统示意图中,表示消费者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解析:第1题,图中的箭头有四类:太阳能,表示能量从太阳传输到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被虫子采食、小虫被小鸟捕食、小鸟被鹰捕食的过程,表示能量和物质通过食物链传输;植物、虫子、小鸟和鹰指向分解者的粗箭头,就是它们将物质和能量传输到分解者的过程;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质,将物质和能量传输到环境。第2题,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消费者是除生产者(①)和分解者(⑤)之外的所有生物(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答案:1.B2.B3.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多种多样,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都存在B.青藏高原因人类活动较少,所以没有生态环境问题C.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锐减D.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解析:选D。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在我国都存在,故A项错误;青藏高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故B项错误;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严重,而不是生物多样性锐减,故C项错误;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原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地区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读图回答4~6题。4.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B.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C.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D.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沙尘天气5.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A.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B.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C.河流众多,含沙量小D.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6.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A.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C.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D.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农牧结合区人口最多,人均耕地最多,所以耕地面积最大;而荒漠草原区人口最少,人均耕地最少,所以耕地面积最小。第5题,该地区气候干旱,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该地区植被类型有荒漠、草原,可推测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该地区河流稀少,含沙量大。第6题,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可能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答案:4.A5.C6.B7.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解析:选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其中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生态环境脆弱,加上人口的激增及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地荒漠化尤为严重。8.下列荒漠化问题与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解析:选C。正确的搭配应该是:江南丘陵——红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黄淮海地区——次生盐渍化。有人说:“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优质水稻若申请专利,他将超过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水稻良种是利用我国西南深山的野生水稻基因杂交产生的。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人类应加以保护B.野生水稻良种对人类意义重大,人类可以只保护对人类贡献大的物种C.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不需要科技创新D.以上说法都不对10.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A.要保护全球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B.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资源储备的一种方式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D.生物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是无限的解析:由材料叙述可以看出,任何生物种类都可能为人类提供服务,因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资源储备的一种形式,对人类有重大意义,应加以保护。答案:9.A10.B二、综合题(共60分)11.阅读有关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1990年以前,草场丰美。1994年草场开始退化,但牲畜比前四年还多,它们只能以啃食草根为生。1999年时,草场开始沙化,黄沙飞扬;黄河的河床升高,河流干涸,湖泊消失一半。上世纪70年代,位于青海省境内的玛多县,森林茂密,为当时全国首富县,人均100多头牲畜。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人均牲畜只有十几头,成为全国贫困县。那里的老百姓守着三江源头,却没有水喝,只得买水喝。栽种树苗因缺水而成活率低。由于草场退化,鼠害成灾,每公顷有4000多个鼠穴,鼠穴相连,加剧了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1998年长江发大水,与该地区森林被毁、乱采滥挖、水土流失有密切关系。(1)上述材料中至少涉及到哪几种生态系统的恶化?(3分)(2)上述材料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3)对于恢复三江源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你有何建议?(3分)解析:(1)从材料中草场的破坏、湖泊的干涸、森林的破坏可知生态系统恶化的种类有三种。(2)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其生态系统能承受的范围内,这样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认真阅读材料,分析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进行解决。答案:(1)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2)人类应当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各种生物资源的关系,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的发展,不能盲目开垦及开发利用。(3)退耕还林;治理鼠害;合理放牧;人口迁移。12.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3分)(4)A地区营造的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分)解析:首先要明确我国环境问题的地区分布;其次要明确环境问题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再次,根据环境问题的地区分布和特点,分析采取的防治措施。①地区为内蒙古东部,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度垦殖、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该地区正在兴建的巨大林业工程是“三北”防护林;②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劲是其沙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④地区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产生既有人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治理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A地区有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答案:(1)过度垦殖、放牧,使植被破坏严重“三北”防护林工程(2)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3)原因:黄土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土地遭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措施:植树种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走农、林、牧相结合的道路。(4)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草地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防污等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材料二我国牧区有草原3.13亿hm2,草原可利用面积约2.2亿hm2,约占国土面积的1/3。长期以来,我国对草地资源的经营一直处于掠夺式利用和自然粗放经营阶段,导致了天然草场退化、沙化趋势日益严重。平均风沙日每年在80天以上,草原退化速度现仍以每年133.4万hm2的速度扩展。材料三我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湘教版选修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2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