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2 中国古代政治家 岳麓版选修4
单元综合测评(二)中国古代政治家(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中“车同轨”有利于()①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②打破各地文化交流的障碍③促进国内经济的往来④密切与西域地区的交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④是在汉朝汉武帝时期才开始,故排除,所以选A项。【答案】A2.据《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产物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D.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解析】根据“……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即可判断出秦始皇根据自己的历史功绩,自认为“德超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空前统一的郡县制王朝最高政治首脑的专用称号,并建立起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在这一制度下,皇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核心和权力主体,法定的国家首脑和最高统治权力的执掌者,所以选择D项,其他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答案】D3.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其中“官僚政治的开始”是指()A.分封制B.郡县制C.世官制D.皇帝制【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关键信息“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郡县制下郡守县令不再世袭而是由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不再世袭当然造成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所以本题答案是郡县制。另外,A、C、D三项制度均不具备政治权力等级世袭中止的功能。【答案】B4.公元624年,唐朝完全消灭了各地的农民军和割据的地主武装,统一全国,在此期间,起主要作用的人物是()A.李渊B.李世民C.李元吉D.李建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识记能力。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人物是李世民。【答案】B5.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这表明晚年的唐太宗()A.基本上对自己的统治持否定态度B.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C.美化自己并掩饰统治期间的过错D.对最高统治地位已无兴趣【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白题干中材料的意思。从“若……则……”可以看出这是晚年唐太宗的自我反省。故选B项。【答案】B6.康熙帝和吴三桂斗智斗勇的故事曲折、艰难,至今在民间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康熙和吴三桂等三藩之间的矛盾斗争,从清朝初期国内的局势看应当属于()A.满汉民族间的矛盾B.清王朝与明王朝残余势力的矛盾C.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封建国家内中央政权与分裂割据势力的矛盾【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康熙和吴三桂等三藩之间的矛盾斗争,应当属于封建国家内中央政权与分裂割据势力的矛盾。【答案】D7.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年代福建莆田直隶宝坻湖北汉川康熙十五年(1676)192丁0丁康熙二十五年(1686)88丁22丁24丁康熙三十年(1691)58丁10丁14丁A.三藩之乱B.噶尔丹叛乱C.郑氏割据D.郑成功割据台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由表中“1676”可知当时正值三藩作乱时期,三藩之乱是指分别派驻云南、广东、福建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各据一方,抗衡中央。1673年康熙帝开始了历时8年的平藩战争。【答案】A8.康熙皇帝曾经写下一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该挽联称赞的是()A.吴三桂B.郑成功C.施琅D.戚继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材料中“两岛”指金门和厦门,“一隅抗志”指郑成功踞守台湾反清复明,故选B项。A、C两人的活动与对联不符,D项是明朝抗倭英雄,与“康熙”无关,排除。【答案】B9.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起来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C.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朝前期民族关系的理解。可以根据相关史实从对内——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对外——反侵略的角度作答即可。故选A项。【答案】A10.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以其卓越的领袖才能和超人的胆略智慧,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古代政治家。以下关于三人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们都是一个朝代的第二代皇帝B.他们都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C.他们都修建了庞大的历史工程,比如长城、大运河、避暑山庄D.他们在位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都非常融洽【解析】A项不符合秦始皇,他是开国之君;C项不是三人的共同点;D项的表述过于绝对。答案为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1.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于二世三年而亡。凡十五年,时亦促矣。而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甚至专制政体之流年,奏亦于此匆匆十五年间,尽演出之,诚天下之大观也。——夏曾佑《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材料二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致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唐太宗材料三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请回答:(1)材料一中,作者为什么发出“天下之大观”的感慨?请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加以说明。(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太宗的用人思想有哪些。(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的原因有哪些。(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及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专制政体”等内容归纳,感慨在于“统一中国”。第(2)问直接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归纳。第(3)问除根据材料三康熙大帝优秀品质的内容外,还得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回答。【答案】(1)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等旧制;创建以皇帝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虽统治短暂,但所创制度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2)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3)强化君主专制;固守重农抑商;推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欧阳修《新唐书》材料三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和约;重农治河,兴修水利;亲征朔漠,善治蒙古;移天缩地,兴建园林;兴文重教,编撰典籍;吸纳西学,学习科技。——阎崇年评康熙的功绩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6分)(2)依据材料三,概括康熙帝为解决民族矛盾而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3)综合上述材料,康熙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主要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及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信息点“依朕如父母”“平突厥”“置州县”“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等归纳。第(2)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整理即可。第(3)问在前两问的基础上,再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回答。【答案】(1)开朗平等;武力与怀柔并用;实行羁縻政策;重用少数民族首领。(2)三征噶尔丹;抗击沙皇俄国。(3)方式:唐太宗主要采取平等友好方式;康熙帝主要采取武力征服方式。时代特征:唐朝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中华文明世界领先;清朝时期封建社会渐趋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兴起。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2 中国古代政治家 岳麓版选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5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