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测试4 人民版必修2
阶段测试四(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8·浙江卷)《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解析:从材料中的“庚子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可知这指的是庚子年过了,还没有改变旧习俗,而这个旧习俗就应该是与女子的缠足有关,这从“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可看出来,故选A而排除C;题干没有提到社会启蒙,而是在说一种习俗改变的过程艰难,故排除B;D项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答案:A2.1894年7月2日,一家商行在《天津早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材料反映了()A.物质生活的时尚发生变化B.维新变法使生活观念转变C.报纸开始刊登商业广告D.市民衣食住行基本西化解析:材料中“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说明当时中国引进西方先进文明,物质生活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结合题干时间可知不是维新变法时期,故B项错误;C项无法体现“开始”;D项错在“基本西化”。故选择A项。答案:A3.建筑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在中国,从四合院到花园洋房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B.清政府的政策C.中国人自己的主动改造D.科技的发展解析: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民居,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西方人到中国定居,西式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立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故选A项;B项政府的政策影响不大;C、D两项都不是主要原因。答案:A4.(2019·江苏卷)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解析:题中歌谣劝卖脚带者弃行的原因是裹足对女性是一种凌虐,而不是脚带无销售市场,A项错误,排除;“普遍解放”说法以偏概全,B项错误,排除;材料信息“四乡八镇销场远”折射出女子裹足现象非常普遍,C项正确;歌谣的唱词可以反映一定的社会舆论方向,但并不一定说明已达成社会共识,D项错误,排除。答案:C5.“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A.交通工具近代化B.城市生活近代化C.物质生活近代化D.工业发展近代化解析:材料中提及近代文明成果:建筑、通讯、交通、城市、工业等,据此可知当时部分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近代物质生活的近代化,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B、D三项说法不全面,不符合题意,均排除。答案:C6.(2018·山西灵丘一中期中)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到2002年从未间断,成为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这一账本是上海()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B.政治巨变的见证C.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解析:从材料中“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故A项正确;B项中的“政治巨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C项中的“小康生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D项中的“市场经济”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A项。答案:A7.(2019·江苏卷)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A.1840~1894年B.1895~1911年C.1912~1945年D.1946~1949年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建立后的国人称“国民”,甲午战后中国人民痛恨日本侵略者才不拉倭奴,由此可知这一记载的时间是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故C项正确;A、B两项处于清朝晚期,国人称臣民,与材料中的“国民”不符,排除;1946~1949年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已经在此前无条件投降,退出中国,排除D项。答案:C8.(2018·广东翠园中学期中)促进了近代中国“断发放足”习俗变迁的是()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土地革命解析:据题干“断发放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巨变,“断发放足”属于其中之一,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与“断发放足”无关,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也没有主张“断发放足”,故B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不存在“断发放足”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C9.从“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到“出门坐车,购物上网”的变化说明了()A.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生活B.人们一味贪图享乐C.传统生活方式被完全抛弃D.网购成为唯一购物方式解析:题干反映的是中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的变化。“出门坐车,购物上网”是科技进步的结果,故A项正确;B项对材料理解错误;C、D两项表述绝对,错误。答案:A10.汪康年在《论铁路国有与民有》一文中指出:“各省筹旅之难,不能动工者,其总协理以下,坐耗薪水如故也。筹款易者,则争角剧烈,靡费尤甚。于是七八年之久,筹款一二千万,仅成路一二百里有之;筹款数百万,仅成路数十里有之;而用人之冗乱,采办之侵蚀,与官办无异。”材科反映出()A.近代铁路建设资金缺乏B.官办与民办均出现腐败C.民办铁路建设成效不佳D.近代中国铁路建设艰难解析:材料“各省筹旅之难,不能动工者,其总协理以下,坐耗薪水如故也”“而用人之冗乱,采办之侵蚀,与官办无异”体现了兴办铁路遭遇到了重重的阻力,故D项正确;A、C两项包含在D项之中;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答案:D11.(2019·福建华安一中月考)1878年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出任驻英法公使,出行前与法国沟通,提出公使女眷只能跟对方的女宾往来,不与对方男宾握手、同宴,指出这是中国“名教攸关”。法方表示接受,眷属往来,敬礼有加,而绝不干预跳舞宴会。这主要反映出()A.中外文化冲突中的“求同存异”B.政治斗争决定中外礼仪C.中国外交官对西方礼节缺乏了解D.纲常名教扼杀女性独立解析:本题材料提到,1878年,公使女眷只能跟对方的女宾往来,不与对方男宾握手、同宴,指出这是中国“名教攸关”。法方表示接受,眷属往来,敬礼有加,而绝不干预跳舞宴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反映出中外文化冲突中的“求同存异”,因此选A。B、C、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答案:A12.近代欧美国家的科技成就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较早。下表中的数据体现出()近代科技铁路天气预报电话电灯汽车无线电欧美技术发明年份182518561876188118831896上海使用年份187618731882188219011909武汉使用年份190619191912190619211925A.近代科技应用呈现地域不平衡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成果C.引进欧美科技的时差逐年缩短D.民族工业主导两地城市近代化解析:由题干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欧美技术在中国武汉出现的比上海晚,说明近代科技应用具有地区不平衡的特点,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发明都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C项说法与表格数据不符;D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也不符合史实。答案:A13.浙江卫视热播的《中国新歌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众多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与其相关的人和观点成为瞩目的焦点。这说明()A.该节目满足了所有人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求B.当今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达和不断进步C.电视节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D.中国的爱情婚姻观又一次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中国新歌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众多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可见当今电视节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故选C项;B、D两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A项“所有人”的说法过于绝对。答案:C14.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1932年7月8日中国奥运第一人、短跑选手刘长春在张学良将军资助下从上海搭乘轮船赴美参加奥运会。刘长春在洛杉矶受到当地华侨热烈欢迎,当时传播这一消息可运用的媒介有()①电话②电视③网络④电报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电话、电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46年电视研制成功,1969年互联网产生,②③时间不符合,故D项正确。答案:D15.《申报》创办于1872年,由英商美查创办,开办之初,即反复申明其与《京报》的区别:“新报是合朝野之新闻而详载之,京报仅有朝廷之事,而闾里之事不与。”此后朝廷要员也曾在奏折中引用过《申报》文章。这说明《申报》()A.是服务于外商意愿的经济类报纸B.具有广开言路、沟通朝野的作用C.是民办报纸,缺乏舆论监督作用D.符合民众需求并且宣传民主思想解析:从材料“合朝野之新闻而详载之,京报仅有朝廷之事,而闾里之事不与”可知,《申报》起到了广开言路、沟通朝野的作用,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均排除。所以答案选B项。答案:B16.(2018·陕西安康市期中)伶人杨月楼与广东富家女阿宝私定婚姻,但是女方家族恃强凌弱,利用与上海县令的同乡之谊拆散这段婚姻,并以拐骗良家女的罪名将杨月楼定罪。《申报》如实地对该案进行了跟踪报道,批评县令动用酷刑强迫杨月楼认罪。这主要说明《申报》()A.以新闻为本位的自觉意识B.不屈服于权贵的革命精神C.把为民请命作为办报宗旨D.即时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申报》如实地对该案进行了跟踪报道,批评县令动用酷刑强迫杨月楼认罪”,说明《申报》以真实、客观和维护社会正义作为办报宗旨,以新闻为本位的自觉意识,故答案为A项。“革命精神”不能反映,排除B项;C、D两项说法片面,均排除。答案:A17.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报纸纪事《申报》1918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中央日报》1932年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新民日报》1939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救亡情报》其发刊词说“抗战救亡”是全国人民的呼声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B.民国时期的报纸都以客观公允作为报道原则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价值解析:据材料“1918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可知,近代科技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央日报》属于国民党的报纸,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说明它站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立场,不是客观公允的报道,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新民日报》的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说明日本侵华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价值,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答案:B18.有人总结某种大众传媒的特点:第一,信息较为详细,可以获得比较系统的信息。第二,信息具有可选择性。第三,信息具有可保留性。第四,信息成本低廉,不必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这种传媒是()A.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测试4 人民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7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