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反思过去、立足现在、成就未来初三短短的一学年时间,不仅要完成世界史新课的讲授,同时还要全面复习初中历史的考点内容,所以,时间紧,任务重,是初三历史教学面临的重大问题。在2016年的中招考试中我校的历史成绩不错,但认真反思之后,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和不足正是以后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一、往年的经验:1、集思广益,落实教研我们九年级历史组的三个人除了参加学校每周安排的两节历史组大教研会外,还不定时的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小教研。比如:新授课教学中每节课的重难点,易错易混点,需要补充和拓展的知识,补充和拓展到哪一步为止,如何优化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如何简化某个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记忆:双休日的家作该侧重于练习什么;每一次考试结束之后我们还会结合考卷,交流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圈定讲评试卷的侧重点,探讨对学生做题方法的指导,然后再针对学生的情况,各自调整教学思路,把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每一次外出学习后,参加学习的同志还会在第一时间,把收集到的最新中考信息分享给大家等等,真正实现学科组内部信息互通,集思广益。2、整合教材,节省时间中考的历史复习,用六个字概括就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从刚接手新一届九年级学生的第一天起,我们就通盘考虑教学时间的安排,能节省的时间尽量节省。我们在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中,打破了常规,把后几课的科技、思想文化部分,整合穿插到前几课的教学中,这样就节省下了一周的教学时间。在复习时我们根据学情把以前一直流行的“复习三部曲”改为“复习二部曲”,即系统复习和专题复习合并,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时,要将世界近现代史的有关内容融入进去,比如:由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联系到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行复习;复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时,可以与英国的近代化历程进行对比,也可以顺便总结中外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等等,这样既打破了教材的局限性,打破了时空的分界,又实现了知识的重组,把局部的,零碎的知识整合成整体系统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紧扣课标,系统复习纵观近几年河南省的历史试卷,我们发现了这样的特点:首先,以基础知识为主设置题目,目的是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其次,考查学生从材料、表格、图片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归纳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历史小短文、大事年表等考查学生语言叙述、归纳、概括能力的新题型,深受出题者青睐。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复习时,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依据课本,分模块、逐单元进行系统的复习。同时还帮学生理清单元的基本线索、与学生一起明确《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每个考点的要求,讲清《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基本史实和概念,再强调学生读记单元的基础知识,也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本单元的大事年表,抓线索、抓重点。对于基础知识,尤其是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该让学生背会的,必须留出时间让他们背会、记准。对于主干知识中的易混易错点,教学时要反复地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甚至必要时可以提问与听写相结合。二、不足之处:1、学生的学情关注不够。中招成绩出来之后,总一些我们认为应该考好的同学历史成绩特别差,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这些学生平常的关注不够,没有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困惑、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最终导致中考成绩的不理想。2、学生解题技巧渗透不够。有很多同学在平常的学习中很努力,要求识记和理解的内容也都掌握的很好,但成绩仍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应试解题技巧,在考场容易手忙脚乱,不知所措。3、学生考前的专题强化训练不够。虽然在中考前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参加了数次模拟测试,做了大量的模拟试题,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很多时候只是在进行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真正的专题训练的力度却不够。三、今年的备考策略:1、把握考试内容的结构与比例,确定恰当的复习顺序,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自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以来,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世界历史、,其考点散布在初中各册里。所以,我们会紧扣历史《考试说明》,明确各部分考试内容的比例,安排恰当的复习顺序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首先用较多的时间复习考试内容占60%左右的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其次复习世界历史部分;对于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可以放在考前进行系统的复习。2、整合考点内容,重组知识,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炒剩饭”复习法。而是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整合各部分考点内容,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有机地重组知识,活化知识,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教材内容,我们都会习惯性的把复习内容分为五个模块,即:古代史(侧重于中外的科技思想文化、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复习时,教师先对每个模块内容进行总体的概述,以便于学生整体把握该历史时期的特征。比如:我们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就先向学生明确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1840年——1949年)、标志性事件(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时间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种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大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三条主线索(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化的探索史)等等,这样做之后,学生就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住很多知识,比如:辛亥革命、北伐战争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唯一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实现近代化的前提是维护民族主权的独立等等。3、充分关注和了解各班的班情和学生的个情。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会更主动的去了解自己所教班级的历史学习情况,明确问题所在,把握教学目标和努力方向。同时对个别学生的历史学习也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了解,明白他们的困惑和不足,并给与及时的指导和疏通,引导他们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4、强化训练,渗透技巧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可以说学生能力的提高,应试做题技巧的掌握,不是中招前做几套模拟题就能达到的,只有通过强化训练,把功夫下在平时方为上策。我们在逐单元复习时,结合《巩固提高》精选习题,保障每节课都能让学生训练相关内容,平时的做题训练中,一般选择题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评讲选择题时,既注重对知识进行辐射,要求学生弄懂相关选项,更要对学生进行做题方法的指导,比如抓准题干中的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排序类选择题运用首尾结合加排除的方法;在做非选择题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审清题是答好题的第一关。让学生明确审题的几个注意:一、注意关键词;二、注意提示语,注意看要求;三、注意分值数,能够根据分值大小决定答题内容的多少;强调学生用准确的历史学科语言叙述历史;另外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如材料分析题: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先浏览问题,再带着问题有意识的阅读材料,注意材料的出处,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紧扣题意,认真回答相关问题。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还要对学生的答题速度、解题格式,解题步骤以及书写做严格的训练,并有意识让学生了解试卷结构与要求,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高得分率。四、教学和复习的具体安排:1、加快教学进度,尽量在年前完成世界史下册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二,以保证下学期有足够的复习时间。2、复习时间安排:3月20日——4月27日完成第一轮的复习,4月28日——5月20日完成专题复习,5月21日——中考前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应试答题技巧,同时做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总之,面对初三历史比较繁重的复习任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兢兢业业,严格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精心组织,全面把握,系统复习,确保明年中考我们学校的历史成绩更进一步,也为我们学校的中考大业添砖加瓦。
本文标题:历史经验交流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8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