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论述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以诸暨市城东中心区市民公园种植设计为例
园林绿化2015年第36期·225·【摘要】生态园林其实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还为我们创造更良好的绿化环境。作为一个优秀的生态园林景观,要体现出和谐之美、生态之美就绝不能忽略生态园林中植物的作用。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生态学原理,也要遵循美学原理。只有充分了解植物,掌握植物配置这门艺术,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综合功能,为生态园林设计做贡献,为人类带来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享受。本文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生活环境1生态园林的定义生态园林是指以生态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适宜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尽所能,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园林有三个重要的内涵: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能创造景观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览和文体生活的环境;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性,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作用,调节小气候,吸收固定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衰减噪音、防风降尘,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它应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与周围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2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原则2.1植物配置“生态位”原则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在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点以及各地域的环境特征和人文需求,选择各方面适宜的植物进行科学的配植,防止种间冲突,力主达到结构完善、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使其相互之间互相依托,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达到优美宜人的效果。2.2风景调和的原则在生态园林的植物配比中,要注重植物之间的配比与联系,表现美感,突出其合理性与谐调性,使人享受到安静、平和、怡心、悦目的感觉。应熟悉各植物的景观特征,全局布控品种配置,掌握植物群落的动态属性与季节变化,使其达到适景、适地、适时的良好效果。2.3谐调统一的原则生态园林中植物的配设要求其形态、颜色、造型、质感和搭配比率都得达到一定的标准,不仅要呈现多样性还有要区别和差异性,还要达到自然过渡、和谐统一的效果。既要显得生机灵动,变化自如,还要避免繁杂无序、混乱无章;既不能单调乏味,更不能混杂冗乱,变化突兀,要的是谐调统一之美。2.4动感均衡的原则由于各类植物的生长姿态各各不同,有的生长比较整齐,例如:乐昌含笑、银杏等,有的则具有一种生命的动感,例如:合欢、松树等,所以在设计搭配时就要考虑物种之间的呼应以及与环境的融合。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到各种植物的生长期形态变化,达到其体貌、质地、以及色彩搭配,并根据园林的特点及风格来进行配植,适当的选择是规则式均衡还是自然式均衡。同时要注意空间的变化和立体效果的显示,避免布局呆板,力求高低、起伏、层次分明、有韵律感,令人赏心悦目。3实际工程分析根据诸暨市城东中心区市民公园的总体结构布局。种植设计引用生态学斑块理论,主体上也分为三个区域,即核心生态斑块区域、缓冲生态斑块区域、使用功能斑块区域。3.1核心生态斑块区域1)自然生境林:林木郁闭度设计达到0.8—1.0。采用丰富的高大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相结合,形成具有垂直郁闭的呈层结构背景,以及较为丰富的季相变化。林下配置一些观赏性的耐阴的多年生高大灌木及草本花卉。景观体现自然特征。主要包括栖息地型植物群落、环保型植物群落。2)半自然生境林:采用复层常绿落叶混交形式,形成垂直郁闭的呈层景观,在供游人观赏的林缘和路边,布置单纯大乔木以留出一定的风景透视线,使游人视线纵深透人林内,洞察林下幽遂深远的空间效果,并设置一定范围的色叶景观区、小型的草地以及简单的休息设施,供游人集散和休息。景观体现自然特征。主要包括保健型植物群落、科普型植物群落、观赏型植物群落。3)滨湖生态林:由湿地物种的多样性形成丰富的植被层次,创造自然原始的植被景观效果,融观光、游憩、认知于一体。围绕溪流湖泊,以自然式的园林布局,强调塑造自然优美的滨水植物空间。3.2缓冲生态斑块区域1)观赏性林地草地区:采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长健壮、姿态优美、树冠开张、枝叶疏朗的树种,以落叶乔木居多。林下草地应选择耐践踏的草种如狗牙根、百慕大草等,以利游人活动。要包括栖息地型植物群落、环保型植物群落。2)观赏性水体区:通过各种组成丰富、结构合理稳定的滨水绿带以及岸边湿生水生植物群落的培育、恢复,形成陆生——湿生——水生的生境、植物群落和生态景观连续过渡,体现具有水陆交融的自然优美的景观和生态功能健全的城市水系、园林水体的滨水地带。3)生态林业区:合周边绿地种植大片观赏经济林,以香榧等本地著名观果树种为主,搭配柿树、樱桃、梨树、杨梅、李树等树种。营造硕果累累、繁茂似锦的景象。3.3使用功能斑块区域1)建筑群区:a.建筑周边区域:建筑周边的绿化既要保持通透,又有一定的遮阴,设置常绿与落叶乔木混交林带,以起到隔音效果。b.地下广场出入口区域:作为地下广场的出入口,采用直生型大乔木;垂挂、枝叶舒展的灌木;以及耐阴植物营造规则、丰富、有层次的地下商业空间。c.采光井区域:运用小茶花、南天竹、迎春等灌木对其进行外部的景观软化处理,以达到和周边环境的协调一致。2)广场区:主入口广场是整个生态公园的起始之处。矩阵式树列弱化了广场的硬质景观,入口见林,大气壮观。种植上考虑视线的通透性,上层乔木绿量充足,中层通透,视线开朗。3)活动设施区:a.大草坪:在植物空间布置中,考虑草坪边缘配置树丛、树群或树林,并布山石,设计林缘线曲折有致,林冠线断续运伏,透视线有隐有透;背景树种选用树形良好的高大落叶乔木及常绿乔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昀理想的户外游憩活动场地,协调一致。b.疏林草地:林木郁闭度设计为0.4~0.6。采用自然式配置,林木三五成群,疏密相间、断续有致,前后错落,高低参差。树丛、孤植树疏散地分布在草地上。采用树形优美的树种如:合欢、无患子、罗汉松、马褂木、红枫等。以形成夏日可庇荫,冬日可晒太阳,草坪空地上游人可进行多种形式的游乐活动的活动空间。4结语总之,在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不是简单的植物排列和堆砌,而是在审美视角下体现出生态群落的艺术价值,是园林艺术的创新发展的新方向。因此,设计者需要汲取传统园林的设计经验,将生态学与景观学综合运用,从而构建起更为和谐优美的园林环境,全面提升公众生活质量,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参考文献[1]黄婷婷,高艳艳.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技术与市场.2013(09)[2]张国芬.浅析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3(04)[3]韩伟,冯蕴倩.浅析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J].园林植物资源与应用,2010,(9)[4]庄勇钢,毛桂英.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金华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2014,(19)论述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以诸暨市城东中心区市民公园种植设计为例蒋锋(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310000)
本文标题:论述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以诸暨市城东中心区市民公园种植设计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8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