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时分层作业(二)(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材料反映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A.以民为本思想B.休养生息思想C.严刑峻法思想D.和忍求安思想A[关键信息:必须先存百姓、犹割股以啖腹。题干材料反映唐太宗认识到百姓对统治的重要性,与以民为本思想最为接近,故A项正确;B项是道家思想,C项是法家思想,D项是墨家思想,都与题干材料言论不一致,均排除。]2.“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粟十余石。”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A.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价格下降B.丝织品质量提高,价格上涨C.农产品、丝织品大量投放市场D.唐政府奖励垦荒,轻徭薄赋A[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粮食价格的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A项。]3.唐太宗把各地都督、刺史及其他重要官吏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其目的是()A.压抑士族,广辟才路B.加强考察,赏功罚罪C.精简机构,提高效能D.惟才是举,用人所长B[根据材料“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可知将名字和事迹写在屏风上就是为了在官员职位升降和赏罚时,有一个参考,故B项正确。]4.“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做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D.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C[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故选C项。]5.封建史学家描述“贞观之治”时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此皆古昔未有也。”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史学家对“贞观之治”有夸大溢美之词B.反映出唐太宗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C.说明唐太宗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D.客观公正地反映出“贞观之治”的真实面貌A[由题干材料可知描述的“贞观之治”有些夸张,如“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等。]6.《中国通史》记载:唐(太宗)平东突厥后,设置羁縻府州,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仍以其酋长担任都督等职……吐谷浑平定以后,仍以慕容氏为可汗。后来又把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可汗。据此可见唐太宗()A.意在解决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B.未建立有效管辖民族地区的地方制度C.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武力与怀柔相分离D.为统一多民族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A[材料体现了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战而后和”的政策及“和亲政策”,由此可知唐太宗这些做法是为了同各民族和睦相处,因此本题选A项。B、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为客观上的影响。]7.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这表明晚年的唐太宗()A.基本上对自己的统治持否定态度B.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C.美化自己并掩饰统治期间的过错D.对最高统治地位已无兴趣B[从“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这一信息看,唐太宗是在反省及总结经验教训。]8.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魏征发现他“渐恶其言”。贞观十六年,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导致唐太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智力衰退又不愿虚心纳谏B.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C.骄傲自大,不思进取D.国力强盛且无外部威胁B[本题要结合唐太宗晚年的社会背景去思考,首先排除本身表述有错误的A、D两项,而C项符合他晚期“求治之心锐减而骄逸之心渐萌”的史实,但这只是表面原因,从唐太宗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的话来看体现了皇权至上的专制实质,故B项正确。][能力提升练]9.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C[两部史书都记载了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及其结果。《旧唐书》提及“我师败绩”“不利而旋”,《新唐书》谈到“败绩”“诸将为举所败”,二者在此问题上相互印证。因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C项正确。史书中对李世民有两种不同称呼,即“秦王”“太宗”,因此不能认定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与薛举战于泾州,A项错误。四处文献记载中,只有《新唐书·高祖本纪》中提到刘文静,因此不能认定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B项错误。四处文献记载中,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提到李世民患病,因此不能认定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D项错误。]10.贞观元年,唐太宗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这说明唐太宗()①尊重法律的独立性②认可皇权有限③主张法权高于皇权④重视法制建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法律实际上是皇帝意志的一种体现,故③错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jū:审问)案禁系”之权。——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摘编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jū:审问)案禁系’之权”的信息,从人数、部门、职权等角度作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提取材料中“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的信息从君、臣两个角度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的御史制度、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的信息,从决策、监察制度、个人等角度作答。[答案](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分析: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12.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订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分层次概括“君道”内涵。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经济方面说明客观因素。第(3)问以帝王政治为视角,辩证评价,既要肯定唐太宗“君道”的积极作用,也要指出其局限性。[答案](1)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2)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3)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2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9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