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时跟踪检测(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明清之际,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导致材料中“碰撞”“转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B.理学思想日益走向僵化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解析:选D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民主思想,出现了新的价值观念,如“工商皆本”,主张设“学校”限制君权等,因此出现了新旧思想的“碰撞”,有利于近代社会的发展,故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2.李贽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这反映了他()A.破除了对孔子思想的迷信B.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C.揭露道学家的虚伪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解析:选D题干中“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体现出了对“三纲五常”封建礼教的批判,故D项正确。3.黄宗羲曾赞颂古代学者著书立说“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盖未有空言无事实者也。”这说明黄宗羲()A.反对儒家思想B.倡导经世致用C.坚持以民为本D.批判君主专制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黄宗羲属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儒家思想,反对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盖未有空言无事实者”得出黄宗羲强调的是经世致用,强调为现实所用,故B项正确;题目中“小者以为民用”,并非以民为本,故C项错误;批判君主专制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政治思想,题目中表述的是文化思想,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4.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言:“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输九边以为兵食者乎?”这反映出顾炎武()A.萌发民本思想B.主张经世致用C.提倡轻徭薄赋D.倡导工商皆本解析:选D据材料,顾炎武强调商税在国家财政和国防中的重要性,提出应重新审视商业的重要地位,故D项正确。5.王夫之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对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理欲一致B.理先于欲C.欲先于理D.礼即天理解析:选A根据材料“礼……必寓于人欲以见”“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体现了理与欲的一致性,故A项正确;理先于欲是宋明理学的主张,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所学和材料均不符合,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礼在一定程度上是理的体现,故D项错误。6.李贽指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黄宗羲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从材料可以看出二人都()A.否定君主专制B.具有批判精神C.提出新的社会设想D.站在新阶级立场上解析:选B通过材料不难看出,李贽批判的是孔子思想,而黄宗羲批判的是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7.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解析:选D理学注重气节、品质,凸显人性的庄严,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清代三大儒倡导回归孔孟的本源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清初三大儒的进步主张,并不代表思想的主流,理学依旧占据主要地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扬弃或终结理学”“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可知它是面对现实危机的一种批判发展,故D项正确。8.黄宗羲曾提出“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顾炎武也说过“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下列对他们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A.推崇先秦时期封建制度B.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C.反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D.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解析:选D以顾炎武和黄宗羲等为代表的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8分)9.顾炎武是开清代实学风气之先的人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顾炎武对明代以来空谈心性,“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理学很不满意,他说:“百余年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然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孔子)所罕言;性与天道,子贡(孔子的杰出弟子)所未得闻。……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数十百人,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讲‘危微精一’;是必其道高于夫子,而其弟子之贤于子贡也。”——摘编自《清史稿·儒林传》材料二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摘编自《亭林文集·与友人论学书》材料三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郑许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夫既已复先秦之古,则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然其所以能著奏解放之效者,则科学的研究精神实启之。——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顾炎武抨击的现象及提出的主张。(8分)(2)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指出顾炎武的思想是复何古而得“解放”?(2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顾炎武在学术实践中“科学的研究精神”,并举一例说明。(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顾炎武对明代以来空谈心性,‘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理学很不满意”“是必其道高于夫子,而其弟子之贤于子贡也”可知其抨击的现象是明代后期陆王心学的空虚;明清之交文人的不知“耻”。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三“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夫既已复先秦之古,则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然其所以能著奏解放之效者,则科学的研究精神实启之”可知其为复先秦之古。第(3)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答案:(1)现象:明代后期陆王心学的空虚;明清之交文人的不知“耻”。主张:博学于文(或“好古多闻”、“多学而识”),行己有耻(或“知耻有耻”)。(2)解放:复先秦之古。(3)精神: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思想;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举例:通过实地考察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此著有很高实用价值。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70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