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9 新文化运动 人民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九)(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了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D[根据材料中的“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直接获取答案:唤醒国民的民主意识,故答案为D项。]2.“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三事,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这表明陈独秀()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B[从题干材料看,陈独秀认为西方社会发展主要依靠人权说和生物进化论,表明陈独秀推崇西方的民主与科学,B项符合题意。]3.陈独秀说,“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可见,陈独秀意在()A.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B.反孔批儒以开民智C.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治国之术D.否定孔子及其思想B[陈独秀不可能维护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中“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说明反孔批儒,传播新思想,故B项正确;科学与民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D项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目的,排除。]4.蔡元培提出“苟其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由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这反映的思想是()A.格物致知B.中体西用C.托古改制D.兼容并包D[从题干材料“蔡元培”“悉听其自由发展”可知反映的是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兼容并包”的思想,故选D项。]5.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B[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比较能力。A项是两者的共同点;C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不是作用;D项不符合史实,新文化运动当时回避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新文化运动相比维新思想而言,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6.有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说:“凡道理、知识、文学样样都该学外国人,才能生存于20世纪,做一个文明人。”这反映新文化运动()A.孕育了维新变法思想B.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C.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D.存在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倾向D[A项时间明显错误,B项传统文化题干未涉及,C项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第一步的是洋务运动,根据题干信息“样样都该学外国人”可推知D项符合题干意思。]7.“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C[根据题干可知,当时女学生的思想发生深刻的变化,抵制专为她们设置的修身课,同时出现了“抗婚”“逃婚”等现象,用实际行动反抗三纲五常,抵制封建礼教,这是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就是“民主与科学”,故C项正确。]8.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B.被全社会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A[由“1920年”可知是在新文化运动后,当时的北京政府是北洋军阀政府。题中现象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D两项说法太绝对;材料反映的只是北洋军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一个措施,不能说是政治改革,C项错误;故选A项。]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现代化(又名近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观念、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的系统工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确实也始终伴着多方面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来到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的演变历程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次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1)“器物”变革主要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哪些内容?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各有何影响?(2)“制度”变革是指哪些重大事件?它们在建立国家政治制度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3)“观念”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请简述它的主要内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不同阶段的特征。第(1)问,由“器物”可知是指洋务运动,期间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采用机器大生产,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第(2)问,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要求革新制度;其主张从器物深入到制度;其主张一是君主立宪制,一是民主共和。第(3)问,由制度再深入到思想,“观念”变革是指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其主要内容是“三提倡、三反对”。[答案](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实业方面,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开兴办近代工业之风;军事方面,创建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增强了国防力量;教育方而,创立了同文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外国书报等,培养了一批对西学有认识的人才;外交方面,创立外交机构,促进了与外国的交往。因此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2)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不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能力提升练]10.下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作无病之呻吟五、务去滥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文学改良刍议》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D[由材料“讲求文法”“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及《文学改良刍议》得知,涉及的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内容,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故D项正确。]11.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据此可知,此时的陈独秀认为()A.改造国民思想比政治变革更为迫切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C.政治斗争无益于现实问题的解决D.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A[中华民国的成立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反思中认识到要切实改造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陈独秀等人认为,改造国民思想比政治变革更为迫切,故A项正确。]12.伧父在《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中说:“新文化运动迎西学而弃传统……譬有一人,其始以祖宗之产业,易他人之证券,既而所持证券忽失其价值,而祖宗之产业已不能回复矣。吾人精神界破产之情状,盖亦犹有生活的意义。”可见,作者主张()A.全面认同传统文化B.彻底批判儒家思想C.理性对待传统文化D.大力吸收外来文化C[依据材料“既而所持证券忽失其价值,而祖宗之产业已不能回复矣。吾人精神界破产之情状,盖亦犹有生活的意义”可知应客观对待传统文化,故C项正确;A、B说法绝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D明显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13.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这表明陈独秀()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政体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C.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D.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B[从题干中的“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分析可知,陈独秀全盘肯定西学和否定中学,排除D项;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矛头直指的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儒家思想,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后期才开始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排除C项。]14.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己心。……则发达利己之心,实为完成人道主义之根本。人道主义其鹄的,利己主义其经程也;(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材料二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倘于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醒》材料三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青年的误会》(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道德标准”包含哪些内容?(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的主要思想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观点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直接原因。(3)材料三中陈独秀列举的“青年的误会”与新文化运动有怎样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试分析这场道德伦理革命在当时的积极作用。[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教材知识即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平等博爱”“人道主义”“自由思想”等关键信息概括即可。第(2)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共和立宪制”“保守纲常阶级制”“绝对不可相容”关键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学的历史地位与袁世凯的尊孔复古两个角度来组织答案。第(3)问中第一小问,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出发,思考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与材料三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第二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的“革除……旧道德”“平等博爱……人道主义……自由……”和材料二中的“独立、平等、自由”等信息进行概括。[答案](1)观念:儒家传统道德(三纲五常)。内容:人道主义,追求自由、平等、博爱。(2)观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与共和政治不能相容。历史原因: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维护统治。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3)关系:新文化运动存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导致材料三中“青年的误会”。作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传播了自由、平等、独立观念。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9 新文化运动 人民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704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