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6课美苏争锋[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自主学习夯基固本]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形成基础:□1雅尔塔体制确立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矛盾冲突:美苏在□2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3)实力对比: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3领导世界”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冷战序幕1946年3月,□4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3.冷战表现(1)美国的措施①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战略,即“□5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②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6马歇尔计划,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③1949年,美、加、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7《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2)苏联的反击措施①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九国共产党在波兰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②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了□8经济互助委员会。③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9对峙局面的形成。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全面冷战(1)德国分裂①背景: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②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2)朝鲜分裂①背景:日本投降后,美苏进驻朝鲜。②分裂: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裂。(3)古巴导弹危机①原因: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1古巴运送中程导弹。②结果:在美国的压力下,苏联撤走导弹,□2古巴导弹危机结束。2.局部“热战”(1)朝鲜战争①概况:1950~1953年,美国操纵的所谓“□3联合国军”,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②特点:这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4第一次大规模□5局部战争。(2)越南战争①概况:1961~1973年,美国在□6越南先后发动“特种战争”和“□7局部战争”。②特点:这是二战后持续时间□8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巧点妙拨云开日出][规律总结]“一战”前,世界格局的中心一直在欧洲;“一战”后,优势仍在欧洲;“二战”后,美苏两国在国际关系格局中取得主导地位,各自成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并形成两极对峙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微题助学1]材料思考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其说明了什么?提示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这种结果说明在美苏争霸中美国仍占据优势。[微题助学2]材料朝鲜战争作为冷战中的第一场热战……使冷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程度。——《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思考材料中朝鲜战争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提示美苏冷战的产物。3.评价(1)消极影响:美苏冷战,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2)客观影响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9世界大战的爆发。②不同□10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互相吸取经验和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③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11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误区警示]美苏之间以“冷战”对抗,并不意味着两国之间没有军事对抗。“冷战”是指两国不进行直接武装冲突。但两国军备竞赛相当激烈,同时“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热战”都以“冷战”为背景,都有两国军事对抗的影子。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形成,为战后两极格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美国首先挑起冷战,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组织。苏联采取反击措施,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和华约组织。3.美苏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局部“热战”,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局面。知识点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材料探究]材料一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讲话: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强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材料二下图为医生在给病人治病,病人身上贴着带“$”(美元)标志的药。(1)杜鲁门讲话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2)材料二中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图中“医生”为“病人”开的“药”指什么?“医生”所开“药”的实质是什么?提示:(1)观点:抵制苏联与社会主义。原因:杜鲁门主义既是美国对苏冷战开始的标志,也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宣言书。(2)“药”指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实质: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和对东欧、苏联的遏制。[要点归纳]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跟踪训练]1.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利益答案B解析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时期美国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目的是反苏反共,争夺世界霸权。杜鲁门主义是政治方面的措施,马歇尔计划是经济方面的措施。故B项符合题意。知识点两极格局的特点与影响[材料探究]材料一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材料二材料三美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1)材料一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2)上述图片反映出二战后的德国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提示:(1)含义:战争。办法: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德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德国,双方对抗。原因:美苏冷战。(3)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要点归纳]两极格局的特点与影响1.特点(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与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美苏冷战是主要斗争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2.影响(1)积极影响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世界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②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努力发展壮大自己,第三世界由此崛起。(2)消极影响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愈演愈烈。②分裂国家的做法,埋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③战后两大阵营逐渐演变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工具,为谋求霸权,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的紧张动荡。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跟踪训练]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这两个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故选B项。1.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答案C解析美苏两国属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国家根本利益是不同的,A项错误;美苏关系在两极格局时期,既有紧张也有缓和,B项错误;国家实力是国家推行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两极格局时期随着美苏国家实力的消长,美苏关系既有紧张又有缓和,故C项正确;美苏关系紧张时敌对意识强烈,而美苏关系缓和时敌对意识就淡化,敌对意识并不是一直是淡化的,故D项错误。2.下列各项出笼的先后顺序是()①“铁幕”演说②马歇尔计划③北大西洋公约④“杜鲁门主义”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答案B解析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B项正确。3.某西方学者说:“直到美国觉察欧洲普遍不满与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危险同时出现时,它才被迫制定了‘马歇尔计划’,答应为大规模恢复‘自由世界’的工业提供巨额资金。”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出台的目的是()A.履行“北约”成员的义务B.缓和两大阵营的紧张局势C.对抗“华约”集团的冲击D.扶持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欧洲普遍不满”“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可知,该学者认为美国出台“马歇尔计划”是为了扶持西欧与遏制苏联。故选D项。4.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华约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答案B解析“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建立一个旨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故选B项。5.1947~1948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发行新货币。苏联针锋相对,也发行了新货币并封锁了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从而引发第一次“柏林危机”。苏联这一做法()A.加剧了德国的分裂程度B.造成北约与华约的对峙C.表明苏联掌握战略主动D.促使“冷战”中“热战”出现答案A解析柏林危机中美苏尖锐对立,各自在西德和东德发行新的货币,使两德在货币发行等方面走上不同的道路,加剧了德国的分裂程度,故A项正确。北约成立于1949年,华约成立于195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苏联针锋相对,也发行了新货币”可知,苏联是战略反击,而非掌握战略主动,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杜鲁门1947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说材料二(1)材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2)材料一中杜鲁门的演说和材料二中柏林墙的修建体现了国际关系的什么特点?(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国际关系特点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两种生活方式”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2)特点:美苏“冷战”。(3)影响:积极影响: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两种制度相互借鉴和吸收,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为应对美苏“冷战”,亚、非、拉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消极影响:美苏冷战,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分裂国家的做法,埋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出处中的时间及人物身份即可判断两种生活方式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第(2)问,结合所学即可作答。第(3)问,实际是要求回答美苏两极对峙产生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即可作答,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6课 美苏争锋讲义 人民版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72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