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9课辛亥革命[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自主学习夯基固本]一、武昌起义1.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1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2.革命条件(1)清政府相继打出“□3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为□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2)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并在日本东京联合成立□5中国同盟会。(3)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尤其是□6黄花岗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巧点妙拨云开日出][微题助学1]材料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吴玉章思考此诗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提示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和清政府统治结束。(4)保路运动兴起后,清政府派□7湖北新军前往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造成□8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为起义提供了机会。(5)湖北革命团体□9共进会和□10文学社始终坚持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3.基本经过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11湖北军政府,推举□12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13中华民国。4.主要影响各省纷纷响应,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14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中华民国建立(1)准备: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1南京开会,选举□2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3中华民国成立,定都□4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随后,□5南京临时政府成立。(3)性质: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2.主要措施(1)颁布了一系列□6移风易俗和保护□7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2)制定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8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等权利。三权分立: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9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责任内阁制:□10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②性质:是中国第一部□11资产阶级宪法。③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12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13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3.最终结局1912年3月,□14袁世凯在北京就任□15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1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2.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2君主专制制度。3.传播了□3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误区警示]武昌起义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而不是同盟会的领导。因为在武昌起义前由于炸弹爆炸被清政府发现,革命领导人逃离了武汉。[微题助学2]材料1912年元旦的《申报》刊登的一条标语:“中华民囻万岁。”思考《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提示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特别提醒]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误区警示]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并非整个封建制度。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905年同盟会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成为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知识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探究]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指国务总理与各部部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原则?(2)材料二确立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目的是什么?(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大的历史意义。提示:(1)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三权分立。(2)责任内阁制。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3)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它以法律的形式否定封建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要点归纳]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目的: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2.特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3.性质:(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它确立的政治体制是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意在维护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这在中国尚属首例。(2)是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颁布的。其内容体现了革命性、民主性。4.局限性: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5.意义:(1)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的作用。(2)将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原则在中国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跟踪训练]1.在《临时约法》制定前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责任内阁制。进行这一改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B.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C.清政府的阻挠、破坏D.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共和制度答案D解析《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制。故选D项。知识点辛亥革命的评价[材料探究]材料一著名实业家张謇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材料二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吴冰心《新陈代谢》材料三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阿Q正传》(1)张謇之所以肯定辛亥革命,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开始出现于哪一历史事件之后,说明了什么问题?(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有什么局限性?造成局限性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国体之改革”。(2)辛亥革命。说明辛亥革命引发了社会习俗风尚的变革。(3)局限:大量旧势力混进革命阵营,投机革命;思想宣传严重不足,普通百姓对革命思想一无所知。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要点归纳]全面评价辛亥革命1.“成功”的革命(1)它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3)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同时促使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精神文明取得巨大成果。(4)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压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后的民族解放事业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2.“失败”的革命(1)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并且一些旧官僚,旧势力混进了革命阵营,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2)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而袁世凯是一个军阀,又是帝国主义扶植的新的代理人,为建立专制统治,不惜出卖民族利益。(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跟踪训练]2.1935年,林语堂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答案C解析据题干可知,该评论肯定了辛亥革命在民族、民权方面的贡献,排除A项;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中林语堂的评论是在表达对辛亥革命不彻底的惋惜之情,故选C项。1.陈天华(1875~1905)《警世钟》开头说:“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万丈风潮大逼人,腥膻满地血如糜;一腔无限同舟痛,献与同胞侧耳听。”该诗主要反映了()A.两次鸦片战争B.中华民族危机加深C.辛亥革命D.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题干中陈天华表达了痛感祖国主权、领土沦丧,希望国人警醒的思想感情。依据陈天华的生卒年份可推断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故选B项。2.孙中山总结黄花岗起义时说:“事虽不成……已震动全球。”主要是因为()A.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规模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C.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斗志D.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答案D解析题干说明黄花岗起义的意义重大,结合所学可知,D项正确。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D.实行责任内阁制度答案C解析“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是三权分立学说的主要特征,故选C项。4.某部历史作品写道:“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文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总统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C.孙中山就任中国同盟会总理D.孙中山就任海陆军大元帅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12年元旦”。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故选B项。5.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提供了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民主制度框架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后,人们的身份由等级差别走向平等,人们的思想意识由服从变为独立思考,体现了人们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故选C项。6.辛亥革命是一场城市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凤凰网“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材料二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地开展外,在其他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广州和武汉得票遥遥领先。如果请你增添两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两个城市?为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是什么?(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广州: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领袖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9课 辛亥革命讲义 人民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72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