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1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其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共同纲领》的颁布C.三大战役的胜利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的政府”可判断所报道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故选A项。2.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A.中共“一大”纲领B.中共“三大”纲领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C解析由材料“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可知该文献颁布于新中国成立前后。此时,我国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A、B两项都没有涉及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可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D项与题目中的“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不符,可排除;《共同纲领》颁布于新中国成立前夕,为新中国建设制订了纲领。故C项符合题意。3.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49年的《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B.1954年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D.二者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答案C解析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故答案为C项。4.《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指出:“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权利。”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答案A解析材料中“才真正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权利”是指人民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故A项正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属于政权领导方式,故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属于管理少数民族制度,故C项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与题意“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不符,故D项错误。5.下面是1954年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情况表。这组数据()工人机关部队党派农民妇女青年文化教育医务科技工商业者社会人士宗教少数民族归侨2468610502327225463213011172093①可以用来研究人大代表的广泛性②反映出人大代表构成的地域性③是研究当时中国阶级状况的第一手资料④是研究当时民主政治特征的重要资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代表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具有广泛性,①正确;表格不涉及人大代表的地域来源,②错误;从表格中无法直接判定社会人士的阶级属性,③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现,④正确。故选C项。6.“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②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故②错误;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故③错误;①④表述正确。故选C项。7.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族、珞巴族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C.人民当家做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D.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答案C解析从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保障,故C项正确。A项与题干内容不符;B项叙述错误,应该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D项错误,人大代表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8.山东某地进行“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用给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的形式进行了宣传。下列语句不可能出现在手机信息中的是()A.共同团结奋斗B.共同繁荣发展C.民族平等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答案D解析“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1956年党为处理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不符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的主题。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20分)9.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时期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材料二“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三“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教授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依据。(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即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的成就有哪些。(6分)(3)据材料三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8分)答案(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依据:中国地域广阔;以小农经济为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权力主体是人民(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普选产生人大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权力广泛(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国情和民情”概括观点;“依据”结合所学知识,从我国的地域特点、经济特点及民族特点等方面概括。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并抓住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成就概括回答。第(3)问,抓住材料三中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民主选举”“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从权力主体、权力范围等角度概括特色。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725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