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赣南特色古建筑围屋具有坚固的外围和严密的防御体系,对于天灾人祸都有着极其周密的应对之道。关上围门,里面俨然一座小小的城池,一个独立的王国。东龙村号称“江南第一宗祠村”,全盛时期,村里有大大小小上百座宗祠。宗祠的建设,象征着家族的团结,也是维系宗族的巨大纽带。三僚村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其风水文化的兴盛离不开一代风水大师杨筠松。赣南客家人喜欢称他为“半仙骨”、“信子口”,意思是说什么准什么。在赣南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大大小小约600座独特的建筑。它们多为方形,坚如磐石,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建筑技艺于一身,这就是被称作“东方古罗马城堡”的客家围屋。赣南地处赣、闽、粤、湘四省交界地带,宋元以来,这里不断有窃贼及盗匪骚扰,加上因战乱而迁徙至此的客家人骨子里本来就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不断加固自家房屋,形成了这种防御性极强的“堡垒”式围屋。围屋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此外,遍布赣南各地的宗祠也极富特色。而在这些建筑中,蕴含着深厚的风水文化。对于长期迁徙的客家人来说,安居乐业、宁静致远是他们渴望的生活状态,而风水暗含的天人合一理念,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围屋,独立的客家王国客家方围经典的关西新围赣南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等县,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共有370多座。最初,由于围屋造价太高,一般的穷苦人家建不起,因此围屋建造多以宗族为单位。明代中叶以后,客家人逐渐开始经商或外出谋生,经济实力增强后,他们的第一要务便是修建房屋,巩固宗族势力——在客家人心目中,建造大屋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在赣南众多的围屋中,最著名的要数关西新围,它是迄今国内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结构和功能最齐全的赣南客家围屋,堪称客家方围的经典。关西新围坐落在龙南县关西镇环抱的群山之中,这座围屋建于清朝嘉庆至道光年间,由赣南名商徐名均所建。整座围屋耗费了29年时间,花费百万银两才建成。围屋呈长方形,长约94.6米,宽约83.3米,为三层土木结构,占地总面积约7880平方米,规模极其宏伟。从高处俯瞰,整座建筑的结构像一个巨大的“回”字,中间的“口”字部位,就是围屋的祠堂。祠堂是整座围屋档次最高、装饰最华丽的地方,犹如“圣殿”一般。祠堂分为上、中、下三厅,即客家民居讲究的“三进”。以祠堂为中轴线,围内建筑对称布局,主房结构由“三进三开”扩大为“三进六开”,所以形成了九幢十八厅的建筑布局,共有14个天井、124间主房,是一座豪华大宅。高大的空间和富丽堂皇的装饰营造出一种庄严、大气的氛围,大量工艺精细的木雕、石刻、绘画,则尽显细节之美。除了主体建筑,围屋还配有花园、书院、戏楼等建筑,配套设施十分齐全。此外,关西新围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防御性极强。围屋的外墙高约9米,整个墙体是用巨石和青砖垒砌而成,坚固无比。围屋的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突出炮楼,上面密布射击孔。虽然外墙高大,但围屋的门却很小,且分为3层,可谓重重保护:第一层由铁皮制成,第二层是砖,第三层才是木板。不仅如此,当初建造者还在围屋的夹墙内存放有大量的粮食和物资,这就使得围屋中的人即便在被困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生活3年。由于客家先民因战乱而南迁,所以当他们来到新的地方生存时,保护家族的安全就尤其重要。因此,围屋具有坚固的外围和严密的防御体系,对于天灾人祸都有着极其周密的应对之道。关上围门,里面就俨然一座小小的城池,一个独立的王国。在赣南,和关西新围同样具有名气的还有燕翼围。燕翼围建于清朝顺治年间,为龙南县杨村镇的富商赖福之所建,名字取自《山海经》里“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的“燕翼”二字,有“深谋远虑、荣昌子孙”之意。这座围屋占地面积约1368平方米,4层楼高,层层环通。和关西新围一样,燕翼围也极具防御功能。不仅如此,围屋的墙面都是用糯米粉、红糖搅合了蛋清涂刷而成,一旦居民遭到围困而断粮,就可以剥下墙面来充饥。除了关西新围和燕翼围,在赣南还有许多特色围屋,例如流传着美好传说的乌石围,有着江南景致的栗园围,以及规模宏大的东生围……这些散布在青山碧水中的客家民居,承载着客家人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是他们勤劳智慧的结晶。江南第一宗祠村宗族力量的凝聚之地围屋堪称赣南最具代表的古建筑,然而,除了围屋,在赣南的村落间,还有一种数量非常庞大的建筑,那就是宗祠。在贛南,有村庄的地方就有宗祠。客家人在建村时,首先要建好宗祠,然后以宗祠为中心,各家的房屋依次建开,于是就逐渐形成了一大片连接在一起的民居群落。按照当地的说法,这样的地方称为一个“屋场”。通常一个姓为一个屋场,一个屋场至少有一座宗祠。当然,也有一些清末迁入的新客家,因人少财薄,没有能力建造宗祠,则几姓或十几姓合建一祠,俗称“客籍祠”。东龙村是赣南宗祠最为集中的村庄,号称“江南第一宗祠村”。东龙村始建于北宋年间,坐落在宁都、石城两县交界的一片山间盆地上,为李姓村落。全盛时期,村里有大大小小上百座宗祠,为什么一个村落会有如此多的宗祠呢?原来,东龙村处在从宁都东去的古隘口,是客家人从宁都县前往福建的捷径。而东龙人的商业意识又极强,村里许多人贩运白莲、烟叶、糯米等到福建各地,资本大一些的人,甚至在宁都县城和福建一些地方开设商号,这些人发家致富后,便回村大兴土木,建造豪宅和宗祠。经过风雨侵蚀,东龙村现存48座宗祠,在这些宗祠中,以李氏下祠最为突出。这座宗祠兴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宗祠门前种植有古杉,大门中间高悬“李氏家庙”匾额,两旁则安放着一对石狮。整座宗祠为府第式砖木框架结构,室内采用宫殿建筑的“梁挑介柱”技术,由75根杉圆木及纵横交叉的横梁支撑,斗拱及榫部均饰有鲤鱼、莲花、龙凤、麒麟等图案,大气而精美。东龙村的李氏先人十分重视教育,各宗祠对族中发奋读书的子弟还实行奖励。据史料记载,每年科考,几乎都有东龙人中榜。在明清两代,仅李氏下祠就出过文武举人5名,贡生40名,其中被授予官职者达80多人。这些人当中,最杰出的就是清代理学家李大集和著名文学家、“易堂九子”之一的李騰蛟。长久以来,客家人把宗祠视为宗族与姓氏的命脉。每一座宗祠也都有各自的堂号,较常见的是以祖先的尊称、封号或姓氏命名,也有用该姓氏世居地来命名的,但也有例外,在赣县白鹭古村,有一座王太夫人祠,即以女性名字命名。这是因为王太夫人乐善好施,她所设义仓的规模每年不小于1000担。不仅如此,她还在宗祠为赤贫子弟设立了私塾,所以深受白鹭人敬仰。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存需要,使得客家人一直通过强化宗族成员的崇祖观念,来凝聚家族的力量。每当宗族需要举办大型活动,或是修缮宗祠,宗族的人也都会丁捐,即使是远在海外的游子,也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宗祠的建设,象征着家族的团结,也是维系宗族的巨大纽带。中国风水第一村“救贫先生”的故事在赣南,人们无论是修建围屋还是宗祠,都十分讲究风水。长期的迁徙使得客家人对安定的生活尤为向往,而风水所蕴含的天人合一、趋吉避凶的理念,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客家人在建造房屋时,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察地理,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成败或家族的兴衰,都与风水息息相关。不仅如此,打灶、挖井、选坟地、婚丧喜庆等,也要请风水先生堪地利、择良辰吉日。在赣南,这种风俗自唐代以来便长盛不衰,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赣南客家风水文化。而赣南风水文化的发展和兴盛,和一个人密不可分,那就是一代风水大师杨筠松。赣南客家人喜欢称他为“半仙骨”、“信子口”,意思是说什么准什么。杨筠松通晓天文地理、堪舆秘术,至唐朝末年僖宗年间被册封为国师,掌管灵台地理事。后来,因为战乱,他流浪至赣南,从此在这里以堪舆之术谋生。在赣南,杨筠松的故事广为流传。据说他平素自奉节俭,怜贫恤苦,常常以风水地理之术,帮助贫苦百姓,扶危济困,在民间有口皆碑,所以,当地人喜欢尊称他为“救贫先生”。杨筠松以和善的为人与高深的堪舆技艺声名远播,而赣南风水文化的逐步兴盛,则是从他在兴国县三僚村授徒开始的。杨筠松之所以选择在三僚村发展堪舆事业,据说源于他的一位弟子曾文辿。曾文辿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偶然与杨筠松相识后,便跟随他云游天下,但是曾文辿一直想寻找一块吉地,世代定居下来。据说有一天,曾文辿发现三僚这个地方风水不错,就告诉师傅,说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好地方。杨筠松随他前去一看,果然是一块山环水绕的肥沃盆地。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底下卧着一块圆形巨石。在这位风水大师眼里,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盆地中间的长条形石峰酷似罗盘的指针,而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包裹。他说,住在这里,子孙后代便可以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于是,杨筠松和他的弟子便定居在此,开始授徒传艺。此后,风水术士成为赣南世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为历代风水术士共同尊奉的祖师。如今的三僚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在外替人看风水,因风水文化兴盛,三僚村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多少个世纪过去了,关于杨筠松的传奇故事,至今仍为赣南客家人所津津乐道,而那些存留在赣南大地上的古老建筑,则是这里悠久风水文化的最好见证。
本文标题:赣南特色古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784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