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考地理专题讲解——湖泊
高考地理冲刺讲座2021湖泊考查分值较高:考情分析近5年考题统计题号考查内容分值2019全国1卷综合题37(1)地形、气候等要素对湖泊的影响6全国1卷综合题37(2、3)湖泊的水文特征变化的原因122018全国卷1综合题37(1)堰塞湖与沼泽的对比14全国卷2选做题44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0全国卷3选择题6-8湖泊的成因及水文特征122017全国卷1选择题6-8湖泊的水文特征及湖泊变化的原因102016全国卷1综合题44虾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02015全国卷1综合题36(1)湖泊的水文特征6综合题36(4)湖泊对农业的影响4全国卷2综合题37(3)、(4)湖泊的水污染及治理10知识体系构建一、湖泊的类型及成因1.湖盆:指蓄纳湖水的地表洼地,湖盆是湖泊形成的基础。根据湖盆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湖盆有以下几类:构造湖盆、冰川湖盆、火口湖盆、水成湖盆、堰塞湖盆、风成湖盆和陨石湖盆。2.湖泊:指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由湖盆、湖水和水中所含物质(有机质、无机盐和水生生物)组成。3.湖泊类型类类型成因及特征典型地区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特点是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形狭长;水深而清澈。火山口积水而成。多为近圆形,湖岸陡,湖水深不可测由地震、滑坡或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滑坡体等堵塞河道,上游河段积水成湖。堰塞体往往不稳定,易垮坝黑龙江的五大连池、镜泊湖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构造湖堰塞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北美五大湖泊及芬兰、瑞典的湖泊长白山天池云贵高原的滇池,贝加尔湖及非洲维多利亚湖、一、湖泊的类型冰川湖堰塞湖火山口湖构造湖(2018·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6.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形状:狭长状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湖区降水量或是入湖径流量变化不大,不会对湖水深度产生明显影响会增加湖底沉积物,反而使湖水深度减小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索尔顿湖(位置见下图)原为一个地势十分低洼的低地,其形成以来,周边虽有多条河流汇入,但鲜少形成湖泊。(1)指出索尔顿湖谷地的成因,并说明判断理由。形状:狭长状(1)指出索尔顿湖谷地的成因,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成因: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陷落而形成的地堑谷。理由:①索尔顿湖谷地呈西北—东南走向,与板块边界走向一致;②谷地与周边高差显著;③湖面海拔低于海平面。二、湖泊特征1、湖盆特征:湖盆(内力与外力)形成、大小、坡度2、湖水(文)特征:(1)补给类型:湖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面径流和地下水,其次是冰川融水和残留海水。湖水来源深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位于高处的湖泊,如山顶的火山口湖,主要靠大气降水。如长白山天池,湖水主要来自降水。位于低洼处的湖泊,其水源除大气降水外还有地下水。温湿气候区的湖泊,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水与大气降水。干旱、冷湿气候区的湖泊,湖水来源于冰雪融水和地下水。(2)水位高低及季节变化大小——补给类型、流域面积、河流数量、蒸发、下渗、人为等。湖泊水位按变化规律分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A.周期性的年变化主要取决于湖水的补给形式,降水补给的湖泊,雨季水位最高,旱季最低;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最低在冬季;地下水补给的湖泊,水位变化一般不大。有些湖泊因受湖陆风、海潮、冻结和冰雪融化等影响产生周期性的日变化,如非洲维多利亚湖因海陆风作用,多年平均水位日间高于夜间9.9厘米。B.非周期性的变化往往是因风力、气压、暴雨等造成的。如中国太湖在持续强劲的东北风作用下引起的增减水,在同一时段中,能使迎风岸水位上升1.1米,背风岸水位下降0.75米。此外,由于地壳变动、湖口河床下切和灌溉发电等人类活动也可使水位发生较大变化。(3)盐度——降水量与蒸发量、地表径流、结冰与融冰、更新速度、封闭性水域;(4)冰情——气温、地形、盐度、水深、水量、离陆地远近、流动性、温泉(地热)等;(5)含沙量——植被覆盖率、流域内土质、降水强度、流量、人类活动等;(6)水质好坏、风浪大小——盛行风、温差大小(1)描述L湖湖盆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特点:L湖湖盆西部、北部缓,东部、南部陡。(2分)理由:(湖泊水位线就是等高线),湖泊西、北侧水位线稀疏,说明坡度较小;东、南侧水位线密集,说明坡度较大。(4分)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案例分析赛里木湖位于我国新疆博,湖面海拔2071.9m,东西长约30km,南北宽约25km,水域面积455~460km2,平均水深约46.4m,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赛里木湖是冷水湖,湖里没有植物,都是石头,水很冰冷,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赛里木湖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2010年以来,赛里木湖水体淡化明显。下图示意赛里木湖及附近地区。指出赛里木湖主要的补给类型,并分析2010年以来赛里木湖湖水淡化的原因。6分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降水补给。原因: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雪融水增多,使得入湖水量加大,淡水的稀释作用导致湖水淡化。天山山脉北麓的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1600余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8米(最深处702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读图,完成。分析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6分)答案:①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2分);②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2分);③湖泊面积和深度大,水量大,热容量大,冬季湖水降温慢。提供淡水调节气候生态效益调节径流减轻洪涝美化环境净化污染物湖泊的效益或价值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发展航运社会效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发展旅游三、湖泊的效益或价值休憩场所四、湖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湖泊对气候的影响(湖泊范围大者显著)①天然空调机的原因—分析“调节气候”由于湖泊水体比热容大,升温降温的速度慢,使湖面上气温变化较周围陆地缓和,导致冬暖(冬季湖水结冰释放热量)夏凉,夜暖昼凉。四、湖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②多风浪的原因——分析“湖陆风”(湖泊面积大小)白天陆面温度高于湖面,风向从湖吹向陆;夜间陆面温度低于湖面,风从陆吹向湖;形成以一天为周期的湖陆风,湖陆风对沿湖陆地的气候有调剂作用。(注意一般湖泊冬季结冰,基本无风浪,主要考虑夏季)对于更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而言:湖面狭长,两岸地势高,风经过湖面,狭管作用强,风力加大;(狭管效应)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遇地形阻挡,形成雨、雪、雾等现象。(大湖效应)四、湖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③夜雨湖面上湿度大,水汽充足。夜晚湖面温度比陆面温度高,气流以上升为主,夜雨多于昼雨。2.湖泊对生物的影响(以贝加尔湖为例)(1)物种独特的原因—分析“特有”。①周边人口较少,流出河流少,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②湖泊古老,经漫长进化形成独有物种。(2)鱼类丰富的原因——分析“丰富”。①湖泊面积大,提供广阔的空间;②湖水纯净,阳光透射率高,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充足;③入湖河流多,沿湖湿地多,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知识体系构建白洋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湖淀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下图所示),该湖经历了地质时期万年以来的演变而形成。由于众多河流入淀之势,犹如“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白洋淀是华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的一个浅水型淡水湖泊,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被誉为“华北明珠”。现在看来,白洋淀湿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到淀区本身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也与上游的水资源开发、植被覆盖以及水土流失情况都有很密切的关系。简述白洋淀湿地对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的主要作用。(10分)具有抵御水旱,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改善气候(温湿状况)及美化环境的功能;利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与保持生物多样性。五、湖泊萎缩咸水湖淡水湖成因自然全球变暖、蒸发旺盛;降水减少,气候变干人为引入湖的河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影响对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差。对周边: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蓄水防洪、供水等能力降低;旅游价值降低(若为旅游景点);发展灌溉农业,引发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对策统筹上、中、下游生产及生活用水,控制人口规模;节约和合理利用中上游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退耕还湖;疏通清淤(2015•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8-9题。8.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9.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湖泊面积缩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答案】8.C9.B8.艾比湖面积的缩小,注入淡水减少,蒸发水分增多,含盐量增加;水质变坏,出现鱼类死亡,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湖面缩小,湖水蒸发量减少;而湖水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故选C。9.湖泊面积萎缩主要是因灌溉用水增多,所以主要的措施应该是退还林,保护水源;而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人为调节径流可能会使湖泊断流;咸水湖也不适宜发展水产养殖;湖泊面积萎缩与水质无关。故选B.六、湖泊水污染及治理措施(2015年全国卷Ⅱ)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5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湖泊的水污染及治理(3)①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泊水量小,自净能力差;②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水体交换能力差;③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④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3分)⑤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3分)(2015年全国卷Ⅱ)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5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湖泊的水污染及治理(4)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境保护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思等。知识体系构建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专题讲解——湖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78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