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素能一常见地理图表判读技能学科素能培养第1课时•(2018·北京)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1~2题。考题调研——研真题、明确考向等值线的判读•1.据图推断()•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解析]B对:据图判断,甲地位于低压(气旋)中心,且等压线密集,气流上升强烈,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形成强降水天气。A错:北京位于高压(反气旋)中心的东部附近,等压线较稀疏,风速较小。C错:根据等压线数值可知,此时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北京的西北部,即亚洲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D错:由图中亚洲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是高压中心可推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而热带太平洋的台风主要生成于夏秋季节。B•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解析]由上题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四个选项中只有冬至是冬季的节气。A•1.等值线的共性特征•(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2)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按变化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递变间隔相等。•(3)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或重叠(陡崖除外)。•(4)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在局部图中受图幅所限不一定全部闭合,但一定在相邻的多张拼接图中闭合。•(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越大。核心突破——讲要点、突破核心•2.等值线的判读步骤步骤说明一看图名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地租等值线等二看数值特征看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数值的递变规律;计算差值等。如等值线数值增大方向,在等高线图中为山顶方向;在等压线图中则为高压所在区域;在等温线图中为向较低纬度(海拔)的方向三看疏密同一幅图中,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步骤说明四看延伸方向不同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反映不同地理事物的变化特征,如等高线延伸方向反映地形走向,也是山脉的走向;等温线延伸方向反映当地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如与纬线、海岸线、等高线平行的等温线表示影响当地气温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地形;局部地区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可以反映海岸线或地形的走向,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降水受海陆位置影响大,若形成多雨中心则可能位于山地迎风坡等五看弯曲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在判读等值线弯曲时可利用“凸高值低,凸低值高”规律来分析,也可通过作辅助线法来分析步骤说明六看闭合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如下图中有两条等值线,数值a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七看特殊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台风•(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图为“某时刻的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中P地该日的昼夜长短和日落时影子朝向正确的是()•A.昼=夜西北•B.昼<夜东南•C.昼>夜西北•D.昼=夜东南新题再练——练好题、备考通关B•[解析]图示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P地太阳高度是30°,与直射点的距离相当于60°纬度间隔的长度,P点位于直射点的东南方向,与北回归线的纬度间隔约30°,P点位于南半球,昼<夜。北半球夏季,日落西北方向,影子朝向东南方向,B对。A、C、D错。•(2019·全国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3题。考题调研——研真题、明确考向示意图的判读图1图2•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解析]D对:读图可知,2016年属于协调发展水平I型的城市有六个,即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其中宁波和苏州为地级行政中心,其余四个都是省级行政中心,因此协调发展水平I型中的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A错:南京、杭州、苏州和合肥都不属于海港城市。B错:合肥、苏州、杭州、宁波都不沿长江分布。C错:合肥、南京、宁波、杭州等不在长江口。D•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解析]B对:读图可知,属于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都远离核心城市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范围的边缘地区。A错:读图可知,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中,安庆、池州、宣城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西南部,盐城和滁州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分布不均衡。C错:安庆、池州、宣城相对集中,而盐城和滁州与之相隔较远,没有集中分布。D错:协调发展水平Ⅳ型城市的空间分布没有对称点,不具有对称性。B•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解析]A对: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扬州、嘉兴和舟山,其中多数城市在空间上邻近核心城市上海,说明上海对周边城市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很大,提升了这些城市的等级水平。B、C、D错: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可见,周边城市的发展模式、性质和产业部门与上海差别很大。A•地理示意图是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显示地理事物的结构或相互之间联系的图形,其特点是主题突出,清晰易懂。核心突破——讲要点、突破核心判读步骤具体内容第一步看图名明图例感知情境,明确核心。在分析、比较试题情境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筛选、认定、归纳,概括出情境材料的核心,明确试题解答的关键所在第二步看细节知原理依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关系或图例在图中的分布,可分析、推理、归纳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或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判读步骤具体内容第三步析联系明特点(1)理清因果关系:依据箭头顺承关系,可以理出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理清地理事象的形成过程(2)明确组合状况:不同的地理事物在图中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可以反映出地理事象的分布特点,由此可以分析其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特征第四步依联系解决问题依据示意图反映出的主题内容,用综合分析的策略,结合图示的主干知识,解答相关的地理问题•地理示意图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原理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2.地理过程示意图•地理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3.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该类图利用某种模式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空间分布规律)、地理事物发展变化(演变规律)、地理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空间联系规律)等。运用模式示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某一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分布规律。常见的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等。•地理事物分布模式图的判读技巧:•①概括地理因素分布的一般规律、成因及特点,掌握分布模式图的由来。•②把规律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4.地理关联示意图•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判读这类图的关键是读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分析其实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关联图的各构成部分都有对应的因果关系,分析图的关键在于地理原理、过程或规律的文字表述与关联图之间的互译,透析各部分的成图原理及因果推理,让整图“动”起来。在解读这类示意图时,应先弄清楚该图的中心思想,要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规律,然后根据图中的符号,如箭头指向以及箭头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各关联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顺序、因果关系等。•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个空框要求学生填空或者选择填空,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判读关联图时一定要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5.地理剖面示意图•地理剖面示意图是地理示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现象、规律和本质。剖面图主要有地形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地租剖面图、土壤剖面图、天气剖面图等,其中以地形剖面图最为常见。•(1)地形剖面图判读的基本方法:•(2)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方法①判断岩层先后顺序岩浆岩地层:被侵入的岩层应早于侵入岩。岩浆岩晚于经过的地层沉积岩地层一般下早上晚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被断裂的岩层形成于断裂之前②判断地质构造及成因据岩层弯曲方向或新老关系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看是否出现断层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因主要是内力作用;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主要是外力侵蚀作用•(2019·河北唐山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图甲)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地区,被称为“情人湖”,它们一大一小,靠一条小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这两个湖泊虽然相距很近,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图乙),但湖水性质却迥然不同。新题再练——练好题、备考通关•(1)指出巴音河的流向及其该河的流域类型。•(2)结合图示信息,描述由莲湖演变为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形成过程。•(3)说明托素湖成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4)有专家认为,随时间推移可鲁克湖很有可能变成咸水湖,请你为该专家提供合理的解释。•[答案](1)流向:自东南向西北。流域类型:内流区。•(2)阶段I至阶段II:莲湖中部地下岩浆开始侵入。阶段II至阶段III:湖底中部岩浆侵入规模加大乃至喷出,导致湖床抬升(包括喷发物堆积),莲湖最终一分为二形成可鲁克湖和托素湖。•(3)托素湖(地处盆地)为内流湖,可鲁克湖水中的盐分可通过相连的淡水河排入其中,随湖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而成咸水湖。•(4)(全球变暖背景下)流域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两湖之间的地壳继续抬升,可鲁克湖水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排泄。流域内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解析](1)湖泊海拔低,比较通过周边的海拔高度,可以判断,河流都流入湖泊,因此巴音河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因为河流注入湖泊,并未流向海洋,所以该河的流域类型为内流区。(2)莲湖演变为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形成过程,即要求学生把图片显示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阶段I至阶段II:莲湖中部地下岩浆开始侵入。阶段II至阶段III:湖底中部岩浆侵入规模加大乃至喷出,导致湖床抬升(包括喷发物堆积),莲湖最终一分为二形成可鲁克湖和托素湖。(3)根据第一问的答案,可知该地为内流区,所以托素湖为内流湖,可鲁克湖水中的盐分通过相连的淡水河流入其中,而无河流流出,随着湖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最终逐渐形成咸水湖。(4)自然原因:在全球变暖影响下,该地区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两湖之间的地壳如果继续抬升,可鲁克湖水可能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流出,盐分累积,湖水盐度越来越大。人为原因:流域内人口增殖,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生活用
本文标题: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600分冲刺第二部分学科素能培养素能一常见地理图表判读技能第1课时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5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