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迁移课件
第二讲人口的迁移-2-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的行为。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具体内容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的地方往往是人口迁入区政治因素表现为政治迫害、战争或国家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因素、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他因素心理和生理因素、距离等改变其定居地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宗教种族灾难性的变化-3-易错辨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一定总是经济因素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4-三、世界的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新大陆发现前:集中在新大陆发现后:出现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旧大陆跨洲外籍工人-5-四、我国的人口迁移1.我国的人口迁移(1)历史上:发生过大规模的由向长江流域、的人口迁移。(2)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闯关东”→东北地区“走西口”河南→、等地(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人口较少;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频繁,加大,流向以为主。2.重要形式:人口迁移。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河北、山东新疆甘肃自由迁移迁移规模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城乡间-6-(2018广东深圳二模)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下图示意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总量(2020、2030年为预测)。据此完成第1~2题。-7-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东南半壁趋向均衡C.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D.西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2.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全国人口数量减少B.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C.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图示信息显示,我国人口净迁出省级行政区域多位于中西部,净迁入省级行政区域多位于东部地区,因此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第2题,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答案解析关闭1.C2.D-8-据统计,2017年进入欧洲难民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对于整个欧洲而言,这显然不够。2018年2月21日,法国内政部长向内阁会议提交了庇护与移民改革法案,既强调管控,又重视行使庇护权,引发社会争议。据此完成第3~5题。3.欧洲移民潮产生的原因是()①资源开发②国内战争③宗教矛盾④自然灾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大部分难民以德国、瑞典为目的地的原因包括()A.两国居民总人数少B.发达的交通运输C.无限制的移民政策D.较多的就业机会5.难民拥入对欧洲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包括()A.增加社会保障负担B.加剧社会矛盾C.促进经济发展D.加大城市环境压力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读图可知,该次移民潮的移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叙利亚的宗教矛盾导致国内战争是此次移民潮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题,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大批难民首选德国和瑞典作为目的地,因为他们在那里能够获得良好的待遇和保障,包括免费的住宿、一些现金补贴和更好的就业机会。第5题,大量难民拥入欧洲会增加社会保障负担,加大城市环境压力,由于不同的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会加剧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属于有利影响。答案解析关闭3.B4.D5.C-9-“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上海市某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据此完成第6~7题。-10-6.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7.导致Q地区成为上海的人口倒挂区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6题,上海人口倒挂区主要为郊区,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由此可推知,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主要为加工业和制造业区。高档住宅集中区多为高收入者居住区;高科技产业园区工作人员多为高学历人员;加工业和制造业区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低。第7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对廉价劳动力需求量较大,而当地人口老龄化严重,当地劳动力价格较高,因此经济因素是导致Q地区成为上海市人口倒挂区的主要因素。答案解析关闭6.B7.B-11-考点考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1.分析我国及世界的人口迁移(1)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及特点。-12-考点(2)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流向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由旧大陆到新大陆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调整了人力资源空间分布格局-13-考点2.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两个变化”。①个人动机变化:个人对职业和生活需求的变化。②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2)“四个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14-考点①自然环境因素。因素影响举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水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15-考点因素影响举例矿产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迁入自然灾害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迫使人们“背井离乡”西非的环境难民-16-考点②经济因素。因素影响举例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民工潮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交通和通信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迁移困难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17-考点③社会文化因素。因素影响举例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大学生外出求学、“科技移民”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未成年人迁移到父母所在城市,老年人迁移到子女所在城市宗教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种族、民族种族、民族不同20世纪上半叶,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迁移-18-考点④政治因素。因素影响举例国家政策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三峡移民战争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国家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我国历史上人口重心南移政治变化政治独立,国家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19-考点(3)“一个转变”。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渐减弱,经济因素已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0-考点3.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影响。-21-考点(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22-考点方法技巧人口迁移效应的分析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方面的影响。-23-考点例题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24-考点(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经济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为迁出国,发达国家为迁入国,故A项正确。第(2)题,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人均收入低,而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就业率高,移民外迁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故C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1)A(2)C-25-(2018·全国Ⅰ卷)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第1~2题。-26-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CD-27-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户籍人口是指具有该行政区域户籍的人口,包括实际在住和流出的;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既包括有户籍且实际在住的,也包括无户籍但实际在住的,即“外来人口”。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少于外出务工人员,A项错误;由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B项错误;由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C项正确;图中只给了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涉及人口机械增长,故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项错误。故选C项。第2题,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故选D项。-28-(2018·海南卷)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第3~4题。-29-3.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4.2013年后该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故B项正确,D项错误;我国招生是有计划进行的,不会在某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故A、C两项错误。第4题,材料显示,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说明人口迁入率增加,而以前安徽省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因此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故C项正确,A项错误;图中没有信息显示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及老龄化问题,故排除B、D两项。答案解析关闭3.B4.C-30-5.(2019·天津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
本文标题: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迁移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6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