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一面教案1 苏教版
一面一、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二、教学难点学习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学生简介写作背景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作者与鲁迅只见过一面,但鲁迅的音容笑貌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鲁迅逝世之际,作者以满怀深情的语言,记下了四年前的这件往事。2.检查生字词地窖(jiào)赫(hè)嵌(qiàn)着窘(jiǎng)相颓(tuí)唐熏(xūn)黑憎(zēng)恶(wù)虐(nǖè)待揩(kāi)油抚(fǔ)摩抖擞(sǒu)嗤(chī)啦脑勺(sháo)踱(duó)恣(zì)情【目标展示】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2.理解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新知研习】(一)整体感知学生自己独立分层分段,小组讨论解决,然后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统一答案,只要有理就行,这有利于学生开放思维。第一部分(1-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次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以叙事为主。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第二层(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第三层(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第二部分(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二)进一步梳理课文脉络1.在文中标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法)。2.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总结】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较好地向读者展示了鲁迅的品格和风貌。表现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巩固拓展】背诵“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至文末。【预习指导】思考:如何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出人物性格。四、板书设计一面一(1-38)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以叙事为主。1(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2(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3(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二.(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五、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一面教案1 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8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