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亲爱的同学们!请珍惜每一次历练的机会吧!面对锻炼自己,施展才智的测试,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规范书写。相信你一定能按要求去做,在这张试卷上有创意的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的词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步履.(lǚ)怆.然(chuàng)决眦.(zì)惟妙惟肖.(xiāo)B.嘹.亮(liáo)喷.香(pèn)祈.祷(qí)如释.重负(shì)C.缄.默(jiān)炽.热(chì)取缔.(dì)潜.心贯注(qián)D.澎湃.(pài)哺.育(bǔ)剔.透(tī)乐此不疲.(pí)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伶仃花穗忧郁盘虬卧龙B.梦幻茏罩幽寂自做主张C.静穆沉淀嬉闹形影不离D.闪烁酝酿荆棘翻来覆去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风餐露宿....跑来告诉爸爸妈妈,在运动会上取得乒乓球第一的好成绩。B.一只大螃蟹在沙滩上挥动着它钳子般的爪子,颇有一番小心翼翼....的样子。C.再看黄英自己,那是连半个钟头的工都不肯耽误的,也从没见她吃过一口零食,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人。D.犯罪分子被执行死刑,大家都说他死得其所....。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得分评卷人B.春节晚会上,杂技演员表演的大型舞蹈节目赢得了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沉寂多年的“O”记录。②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O”。③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O”的空白。④中国的原子武器,又是一片“O”的荒原,邓稼先的一声巨令,蘑菇云开起遮盖了这个“O”的荒原。⑤这其中,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O”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O”,圈入了无数充实的色彩。6.判断下列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比喻)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比喻)C.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比喻)D.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比喻)A.③⑤①④②B.①④③②⑤C.③②⑤①④D.①④②③⑤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走在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继续向前,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还是左拐,穿过马路,就是图书馆。B.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C.顾名思义,驳论,就首先应该有可驳的载体,就像瞄准打靶一样,没有靶子,就不能瞄准。D.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只希望国联;现在,一味地求神拜佛。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貌全然了。我,却不大相信,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我慢慢发现我的,我的天真了。A.慌乱退却执着幼小B.慌乱褪尽执着幼稚C.慌张退却偏执幼稚D.慌张褪尽偏执幼小9.根据提示默写:(6分)(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杜甫《陋室铭》一诗中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以辞官,但仍心系国事的诗句是:,。二、阅读(45分)(一)阅读课内诗歌【甲】《游山西村》,回答问题。(10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0.《游山西村》一诗的作者是。(1分)1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诗,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一个“”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2分)12.从“丰年待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的特点,全诗表现的气氛。(2分)13.说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2分)14.这首诗赞美了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得分评卷人(二)阅读课外课外古诗【乙】《新晴》,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5.解释“唯有南风旧相识”中“唯”的意思。(1分)16.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分)17.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三)课内精读:阅读【丙】段文字,完成18—21题。(10分)紫藤萝瀑布①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③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⑤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8.“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19.第②段中作者回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这一内容从记叙的顺序看是属于________(A.顺叙B.倒叙C.插叙),其作用是:(3分)20.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什么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2分)21.选文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四)现代文选读:(15分)阅读【丁】段文字,完成22—26题。会思想的芦苇赵丽宏最近回到我曾经“插队落户”的故乡,一下船,就看到了在江堤上迎风摇曳的芦苇。久违了,朋友!芦苇,曾经被人认为是荒凉的象征。然而在我的心目中,这些随处可见的植物,却代表着美丽自由的生命,它们伴随我度过了艰辛的岁月。从前,芦苇是崇明岛上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芦苇的一身都有经济价值。埋在地下的嫩芦根可解渴充饥,也可入药。芦叶可以包粽子,芦叶和糯米合成的气味,就是粽子的清香。芦花能扎成芦花扫帚,这样的扫帚,城里人至今还在用。用途最广的,是芦苇秆,农民用灵巧的手,将它们编织成苇帘、苇席、芦篚、箩筐、簸箕,盖房子的时候,芦苇可以编苇墙,织屋顶。很多乡民曾经以编织芦苇为生,生生不息的芦苇使故乡人多了一条活路。我在崇明“插队”时,曾经和农民一起研究利用地下的沼气来做饭。打沼气灶,也用得上芦苇。我们先在地上挖洞,再将芦苇集束成捆,一段一段接起来,扎成长十数米的芦把,慢慢地插入洞中,深藏地下的沼气,会沿着芦把的空隙升上地面,积蓄于土灶中,只要划一根火柴,就能在灶口燃起一簇蓝色的火苗,为贫困的生活增添些许温馨。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件无比奇妙的事情。在艰苦的“插队”生涯中,芦苇给我的抚慰旁人难以想象。我是一个迷恋自然的人,而芦苇,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妙礼物。在被人类精心耕作的田野中,几乎很少有野生的植物连片成块,只有芦苇例外。没有人播种栽培,它们自生自长,繁衍生息,哪里有泥土,有流水,它们就在哪里传播绿色,描绘生命的坚韧和多姿多彩。春天和夏天,它们像一群绿衣人,伫立在河畔江边,我喜欢看它们在风中摇动的姿态,喜欢听它们应和江涛的簌簌絮语。和农民一起挑着担子从它们中间走过时,青青的芦叶掸我衣,拂我脸,那是自然对人的亲近。最难忘的是它们开花的景象,酷暑过去,金秋来临,风一天凉似一天,这时,江边的芦苇纷纷开花了,那是一大片皎洁的银色,在风中,芦苇摇动着它们银色的脑袋,在江堤两边发出深沉的喧哗,远远看去,犹如起伏的浪涛,也像浮动的积雪。使我难忘的是夕照中的景象,在绚烂的晚霞里,银色的芦花变成了金红色的一片,仿佛随风蔓延的火苗,在大地和江海的交界地带熊熊燃烧。冬天,没有被收割的芦苇身枯叶焦,在风雪中显得颓败,使大地平添几分萧瑟之气。然而我知道,芦苇还活着,它们不会死,在冰封的土下,有冻不僵的芦根,有割不断的芦笋。只要春风一吹,它们就以粉红的嫩芽,以翠绿的新叶为人类报告春天的消息。冬天的尾巴还在大地上扫动,芦笋却倔强地顶破被严霜覆盖的土地,在凛冽寒风中骄傲地伸展开它们那柔嫩的肢体,宣告冬天的失败,也宣告生命又一次战胜自然强加于它们的严酷。我曾经在日记中写诗,诗中以芦苇自比。帕斯卡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这比喻使我感到亲切。以芦苇比人,喻示人的渺小和脆弱,其实,可以作另义理解,人性中的忍耐和坚毅,恰恰如芦苇。在我的诗中,芦苇是有思想的,它们面对荒滩,面对流水,面对南来北往的候鸟,舒展开思想之翼,飞翔在自由的天空中。我当年在乡下所有的悲欢和憧憬,都通过芦苇倾吐了出来。我曾经担心,随着崇明岛的发展和进步,岛上的芦苇会渐渐消失。然而我的担心大概是多余的,只要泥土和流水还在,只要滩涂上的芦根还在,谁也无法使这些绿色的生命绝迹。我的故乡,也将因为有芦苇的存在而显得生机勃发,永葆它的天生丽质。这次去崇明,我专门到堤岸上去看了芦苇。芦苇还和当年一样,在秋风中摇晃着银色的花朵。那天黄昏,我凝视着落霞渐渐映红那一大片芦花,它们在天地之间波浪起伏,像涌动的火光,重又点燃我青春的梦想……文章第3自然段写到:“从前,芦苇是崇明岛上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芦苇对农民们而言有哪些实际用途。(3分)联系原文,请简析“抚慰”一词的含意。(3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2分)在绚烂的晚霞里,银色的芦花变成了金红色的一片,仿佛随风蔓延的火苗,在大地和江海的交界地带熊熊燃烧。文章的标题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3分)你认可本文作者对“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的另义理解吗?试作简述。(4分)(五)名著阅读:(5分)27.阅读下列名著,回答问题。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不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差呆了半晌,动弹不得。(1)这段文字选自《》这段故事叫做。(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8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