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0高考生物专题5细胞呼吸课件
专题5细胞呼吸高考生物(课标专用)考点一细胞呼吸的方式考点清单基础知识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材料 2.实验装置 (1)甲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②吸收空气中的CO2。(2)乙装置中,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目的是③让酵母菌消耗尽瓶中的O2。3.产物的检测产物检测试剂实验现象(颜色变化)CO2④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⑤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⑥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使用橙色的⑦重铬酸钾橙色→⑧灰绿色4.实验结果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1.分类 2.有氧呼吸(1)反应式: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依据细胞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气参与类型⑩ 有氧呼吸和 ⑪ 无氧呼吸 (2)过程(3)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 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 逐步释放的;这些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 ATP中。3.无氧呼吸(1)场所:全过程是在 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2)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酒精发酵丙酮酸→ 酒精+CO2植物、酵母菌等乳酸发酵丙酮酸→ 乳酸高等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乳酸菌等重难突破1.突破细胞呼吸的五个易错点(1)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原因:直接原因是参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2)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第二阶段不产生ATP。(3)呼吸作用中有H2O生成一定存在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不一定是有氧呼吸,但对人体而言,有CO2生成一定存在有氧呼吸,因为人体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4)葡萄糖分子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分解。(5)进行有氧呼吸不一定需要线粒体,如某些原核生物;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则需要线粒体,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蛔虫等。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丙酮酸、[H]和ATP的来源和去路来源去路丙酮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有氧呼吸:进入线粒体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H]有氧呼吸:C6H12O6和H2O无氧呼吸:C6H12O6有氧呼吸:与O2结合生成H2O无氧呼吸:还原丙酮酸ATP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用于各项生命活动3.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生物无氧呼吸产物植物大多数植物细胞酒精和CO2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乳酸动物骨骼肌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乳酸微生物乳酸菌等乳酸酵母菌等酒精和CO2考点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考点清单基础知识1.影响细胞呼吸的外部因素及应用项目温度氧气浓度水分影响原理影响酶活性决定呼吸类型和强度自由水含量较高时呼吸旺盛坐标曲线 实践应用在零上低温条件下贮存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适当增大昼夜温差以减少夜间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贮藏作物种子时,将种子风干,以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2.解读植物组织细胞呼吸曲线(1)图中各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Q点:不耗O2,产生CO2⇒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耗O2量=产生CO2量⇒只进行有氧呼吸QP段(不包含Q、P点):产生CO2量耗O2量⇒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R点:产生CO2量最少⇒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最弱(2)在保存蔬菜时,应选择R点对应的O2浓度,同时保持零上低温条件。方法一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与种类的判断方法技巧1.“实验法”判断生物组织的呼吸方式(1)装置 (2)原理: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红墨水滴左移。单位时间内红墨水滴左移的体积即表示呼吸速率。(3)结果分析①若甲红墨水滴左移,乙红墨水滴不动,则只进行有氧呼吸。②若甲红墨水滴不动,乙红墨水滴右移,则只进行无氧呼吸。③若甲红墨水滴左移,乙红墨水滴右移,则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4)物理误差的校正:设置丙装置,除将装置中生物材料换为杀死的等量同种生物材料外,其余均与乙装置相同。【名师点拨】(1)若所放生物材料为绿色植物,整个装置必须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组织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2)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装置及所测材料进行消毒处理。(3)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定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煮熟),其他条件均不变。2.“三看法”判定细胞呼吸的方式 方法二利用“等量关系”进行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方法技巧1.思路: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式中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化学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求解。2.技巧:明确以下几个等量关系。(1)CO2释放总量=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2)O2吸收量=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3)酒精产生量=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3.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各物质间的关系比(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1)有氧呼吸中葡萄糖∶O2∶CO2=1∶6∶6。(2)无氧呼吸中葡萄糖∶CO2∶酒精=1∶2∶2或葡萄糖∶乳酸=1∶2。(3)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1∶3。(4)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摩尔数之和的比为3∶4。
本文标题: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0高考生物专题5细胞呼吸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9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