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生物专题21种群与群落课件
专题21种群与群落高考生物考点一种群考点清单基础知识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数量特征 (1)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3)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4)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2.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2)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3.种群密度调查比较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程序 确定调查对象 捕获并标记个体,计数为M 重捕,计数为n,其中被标记个体为m 计算种群密度 = ()()NM个体总数初次捕获的标记数()()nm再次捕获个体数再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注意事项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不宜太少调查期间无大规模迁移、非正常出生和死亡现象,标记物对所调查动物的生命活动无影响二、种群数量变化及应用1.曲线A为“J”型曲线(1)形成原因:③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2)数学模型Nt=N0λt 0t::N::Nttλ种群起始数量时间年后该种群的数量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3)曲线特点:种群数量是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的。2.曲线B为“S”型曲线(1)形成原因:食物、空间有限(2)曲线特点 (3)应用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 改善大熊猫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保护大熊猫 /2,(),KK种群数量达到时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即值后 一般将停止增长(3)曲线特点:种群数量是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的。3.图中阴影部分为环境阻力,按自然选择学说,就是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1)“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差异:环境阻力的有无。(2)A、B曲线联系:“J”型曲线 “S”型曲线。重难突破一、“两看法”选择正确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二、K值与K/2值的分析与应用1.K值与K/2值的分析 2.K值与K/2值的应用 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流程 2.注意事项(1)本实验不需设置对照,但需做重复实验,以减小实验误差。(2)显微镜计数时,对压线菌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计数原则。考点二群落考点清单基础知识一、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生物群落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生物群落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①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4)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生物的种间关系1.生物种间关系类型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数量坐标图 营养关系图常见形式: 举例地衣,大豆与根瘤菌蛔虫与人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2.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1)“同升同降” 互利共生,如图甲(2) 说明:竞争关系中,在竞争力悬殊的两种生物中,一方会因竞争力弱灭绝,而寄生关系中,一般不会淘汰某一物种。(3)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1)表现: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2) (3)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水平结构(1)表现:水平方向上生物常呈镶嵌分布。(2)影响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1)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2)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三、群落的演替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3.演替的类型4.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③速度和方向进行。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特点时间长,演替缓慢时间短,演替快速实例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在火灾过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演替重难突破一、“两看法”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二、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 (1)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后进行采集。(2)诱虫器采集: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使土壤小动物远离光源、热源。(3)吸虫器采集: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说明: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入试管中。3.丰富度的两种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方法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分析与应用方法技巧一、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和“J”型曲线项目增长模型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K值联系“J”型曲线 Nt=N0λt 增长率=λ-1无 “S”型曲线 有,K值大小取决于环境二、“λ”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分析种群“J”型增长的模型公式: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1)λ1时,种群密度增大,如图中AB段(不包括B点)。(2)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如图中B、D点。(3)λ1时,种群密度减小,如图中BD段(不包括B、D点)。三、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A、C、D对应的种群数量即K值,A'、C'、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易错易混】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反之,K值会上升。
本文标题: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生物专题21种群与群落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9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