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苏教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二、教学难点:初步感知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的精神。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给加点的字注音:确凿()菜畦()桑椹()珊瑚()攒()敛()脑髓()秕谷()宿儒()蝉蜕()人迹罕至()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目标展示】通读课文,初步了解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新知研习】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过“金色年华”单元,看到了贾里的伟人计划的逐步破灭,知道了沈复的物外之趣和想象之乐,见识了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和作品:学生介绍鲁迅及其作品,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展示相关图片。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原名《旧事重提》)。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书。《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在烦扰的生活中,心情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写的,鲁迅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离奇和芜杂”的心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三、整体感知1.解题:根据题目,可以知道“我”的活动范围在哪里?“从……到……”表明文章主要是以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师展示相关图片,激趣)明确:空间顺序默读文本,思考: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写了哪些内容?明确:两部分。第一部分(1---9节)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第二部分(10---24节)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齐读第1小节,概括课文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明确:百草园是我的乐园。2.设问:既然是乐园,那么有何乐趣呢?(学生速读课文第一部分归纳总结)有趣的事物——百草园景物、动物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3.思考:“似乎”和“确凿”是否矛盾?(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启发)明确:貌似矛盾,其实是作者用词准确之处。“似乎”是因为时间已经相隔了七八年,对下面“确凿”的断定有些犹豫;“确凿”是写作此文时,作者用成人的眼光断定的。【归纳总结】1.以空间变换为顺序记叙事件。2.写景、叙事无不流露出对百草园的喜爱怀念之情。【巩固拓展】1.给下列景物选择合适的修饰词语光滑高大碧绿紫红的菜畦,的石井栏,的桑葚,的皂荚树。2.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确凿”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起是否矛盾?为什么?【预习指导】1.预习课文描写百草园的部分。2.背诵课文第二节。四、板书设计百草园(从)空间顺序三味书屋(到)五、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10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