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女娲造人教案 新人教版
女娲造人1.积累“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等词语。2.了解神话的特点及神话与现实的区别。3.复述故事,体会想象和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4.理解课文大胆新奇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1.通过速读课文,达到复述故事的效果。2.发挥联想、想象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3.进一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伟大母亲女娲勤奋、智慧的品质和远古人类的创造力。1.了解神话的特点及神话与现实的区别。2.复述故事,体会想象和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新课导入⇒知识积累⇒复述故事⇒赏析形象⇒感知想象⇒讲故事导入一:点题型[设计意图]直接点题——人类是怎样来的,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有趣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想象与推测。同学们能不能先谈谈你们了解了几种人类诞生的说法?(同学们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阐述给大家,如:伊甸园说、女娲造人说、海猿说、外星人说……)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女娲造人的神秘力量。《女娲造人》(板书课题)导入二:趣味型[设计意图]题目的解说引出板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黑板上方靠左板书“人”字)请同学们说一说,关于人类的起源,科学的解释是怎样的。在古时候,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出现神创造人的传说。(在黑板上“人”字前板书“女娲造”)那么,女娲为什么想到“造人”?她最初是怎样造人的?结果怎样?导入三:关联型[设计意图]由外国的神话“造人”引出我国的神话故事,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外国的神话传说中,普罗米修斯被称为“人类的大恩人”,因为他是人类的创造者。而在我们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创造人类的天神则是女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女娲造人》的故事。一、知识积累[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积累相关神话的常识和文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1.有关神话及其特点。【课件出示,学生体会神话特点。】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神话特点:(1)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2)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3)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2.列举我国远古比较著名的神话。【生发挥联想,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示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3.解释下列词语。【生独立完成,组内互阅,矫正巩固。】(1)莽莽榛榛:(2)神通广大:(3)生气蓬勃:(4)兴高采烈:(5)绵延不绝:(6)疲倦不堪:(7)一般无二:〔明确〕(1)草木丛生的样子。(2)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3)富有生命力和活力。(4)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5)延续不断,文中指世代相传。(6)形容非常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极深。(7)一模一样,完全相同。二、速读课文,复述故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梳理能力。1.比一比速度。速读课文,简要概括内容。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读得快,信息概括最全面。〔明确〕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2.试一试身手。请学生复述课文梗概,理清文章脉络,其他学生对复述情况作适当的点评。〔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开辟天地之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单单没有人类,世界显得荒凉寂寞,于是出现了女娲。女娲同样感到孤独寂寞,她用泥捏成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这个生物一触地便活了起来,而且还能叫“妈妈”。女娲非常欣喜,她把自己创造的这个生物取名叫“人”。接着又造出了许多这样的人,又想出办法把小人分成男女,让他们自己去繁衍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了。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明确〕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写开辟天地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单单没有人类,世界显得荒凉寂寞。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写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用黄泥和水揉捏了“人”,从此,女娲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女娲用藤条挥洒泥浆的方法创造出许多的小人儿,使大地布满了人类的踪迹。第四部分(第16、17自然段):写女娲把小人儿分成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使人类得以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三、研读神话,赏析形象[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鉴赏,旨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集体交流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引导品析文中的重要细节。1.探究主人公女娲的性格特点。【组内交流探究的结果。】〔明确〕聪明仁爱、富有智慧。2.“女娲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组内互相举例,教师适当点拨。】〔明确〕(1)“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2)“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3)“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4)“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3.女娲的仁爱表现在哪些细节?〔明确〕(1)“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2)“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4.师小结:神话中的主人公女娲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而在细节的处理上,作者又赋予了她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想象内容既显“神威”,又合人情事理。女娲之所以要造人,是因为她感到寂寞孤独,造人的愿望自然而真实;模仿自己的样子造出人形;“人”的产生,使女娲得到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娲的忙碌疲倦,正显露出一位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身影。四、感知想象[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学生感知文中的想象,指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1.默读课文中女娲造人的几个情节,看看哪里最见作者的想象力,谈谈你的看法。〔明确〕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象力。女娲作为“神”,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哭、会假装生气,甚至会灵机一动创造出人类,她得到了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哪里是神,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中我们看到了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的、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然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感受人类诞生的意义: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机;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孤独;有了人类,世间才有温情……从而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可贵、要珍爱生命等。2.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明确〕(1)全文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以现实为基础,又充满了神奇色彩,表达了人们对人类起源的探究热情,以及对人——这一聪明美丽的生物的自我赞叹。(2)文中通过对女娲心理、动作、神态等细节的细致刻画,表现了女娲的智慧与仁爱。(3)生动有趣的情节、通俗自然的语言、神奇丰富的想象,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五、拓展迁移——讲故事[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是为帮助学生丰富课下积累,培养其组织语言讲述故事的能力。1.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熟悉的神话故事。教师可以列举神话的题目: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2.组长推荐人选在班内交流讲故事。1.教师小结:女娲心怀仁爱,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创造了人类,并使人类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有了人类这种聪明而美丽的生物,大地变得生气蓬勃起来。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真是人类的好母亲啊!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或阅读的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进一步认识女娲,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女娲曾教给人们婚姻。如:女娲冒险补天为人类消除灾难。课外再阅读几篇神话故事,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女娲造人想象幻想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女娲造人教案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12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