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秋天的怀念(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秋天的怀念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形象。2.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1.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1.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忏悔、自责。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坚强成长的品质。【重点】1.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理解母亲为什么总是要“我”去看花,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第课时1.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形象。3.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忏悔、自责。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导入⇒梳理脉络⇒初读感受⇒概括内容导入一:设问型[设计意图]创设秋天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认为秋天是什么样的季节?是啊!秋天硕果累累,大地丰收,是多么美好。然而在作家史铁生的心里,秋天却弥漫着无限的伤感,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家史铁生走进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怀念》。导入二:关联型[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回忆母爱的话题,引起学生集中注意力,也为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做好铺垫。打开记忆的闸门,请同学们回忆学过的课文或者接触过的故事中,有没有表现母爱的?这些母爱具体体现在哪里呢?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感情,是千百年来永恒的主题,带着一份感动,一份崇敬,更带着一份期待,我们来欣赏《秋天的怀念》。导入三:意境型[设计意图]以歌曲将学生带到一个“感知亲情、理解亲情”的意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熏陶下进入课文的学习。【以歌曲《懂你》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同学们自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怀念的是什么,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一、了解作者,梳理脉络[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初步概述文章情节,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对文本情感的认知。(一)作者简介。【课件出示】史铁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县,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写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是人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地追寻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做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人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二)概括文章主要事件。【学生朗读课文。】文章围绕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写了几件事?〔明确〕(1)“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4)母亲临终嘱托。二、初读感知,体会情感[设计意图]让学生谈出阅读感受,在资料的帮助下感知作者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得以真正体验。作者已经54岁了。母亲离开他已经几十年了。多年来,他一直思念着自己的母亲。这是他写的一段话,请读一读,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课件出示】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明确〕示例:(1)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2)作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3)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4)作者欣喜于自己的成长,已能完全理解母亲了。师小结:正如作者说“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其实,还有许多复杂的情感构成一股苦涩的滋味,我们可以归结为一个词:怀念。三、概括内容,感知母爱[设计意图]通过顺读故事情节,初步认知母亲的形象和文中对母亲的刻画,以利于下一课时对母亲形象的分析感悟。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里写了几次北海菊花?〔明确〕第一次:母亲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我”说:“不,我不去!”第二次:母亲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我”说:“什么时候?”母亲喜出望外。第三次: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各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2.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标画出表现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3.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产生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明确〕母亲。4.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但她更爱儿子?〔明确〕“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而我们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面对挫折和灾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去面对,同时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生命是美好的,要好好珍惜、好好儿活才是;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瘫痪..()()侍.弄()鲜血..()()整宿.()2.辨字组词。(1)涣()焕()痪()(2)燥()躁()噪()3.《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代表作有小说《》,散文集《》《》等。4.用课文中原句回答。(1)表现病危中的母亲无限眷恋儿女的语句。(2)表现母亲虽重病在身却充满坚定生活信念的语句。5.这篇文章为何要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秋天的怀念(苦)“我俩”好好儿活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秋天的怀念(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125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