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语文上册 1 唐诗五首(第1课时)教案 长春版
唐诗五首(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音。在读时用心揣摩每一首诗的内容和情感。4.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以情真意深、清新自然见长的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的名篇佳作千古流传,魅力无穷,时至今日,仍被人们广为传诵。每一首诗中都有一个值得回味的故事或一种深入心灵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世界,从里面采撷几朵多姿的花朵。(教学设想:诗歌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文学体裁。学生背了很多诗歌,但对诗歌的内容缺少理解。在介绍唐诗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背后的故事和诗中的情感。)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朗读指导先由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读,再找学生朗读。要求: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音。在读时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教学设想: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荡涤、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2.作者、作品简介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朝初年的著名诗人。他幼年聪明过人,6岁能文。曾任沛王府修撰。在他20岁的春夏之交,诸王子斗鸡游嬉,王勃写了一篇《斗鸡檄》,假托沛王鸡传檄声讨英王鸡。高宗看了这篇檄文,认为是挑拨诸王子,于是将他赶出沛王府。26岁时前往越南看望父亲,途中游览南昌有名的胜地滕王阁,写下了震撼古今的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后渡海溺水,受惊而死。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在诗歌创作上,王勃反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提倡针砭时弊,有感而发,给人以刚健质朴之感。他擅长骈文,现流传下来有文20多篇,诗90多首。明人集为《王子安集》。3.品味赏析(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与其他送别诗相比有什么不同?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与其他送别诗相比感情比较达观,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2)你从诗中的哪句话感觉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不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这句话为什么会起到这种艺术效果?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朋友之间那种诚恳深厚的情感,情调积极乐观,给人以鼓舞的力量,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4)分析其他三联我们来看一下首联。作者通过这一联要表现什么?这一联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朋友上任地点。写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暗示了朋友间恋恋不舍的深情厚谊。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应怎样理解?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诗人为什么会在尾联写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句?二人同为宦游,即使分别也因感情相通而不感觉距离遥远,因此在分别之时才会不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三、学习《登幽州台歌》1.朗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再找学生朗读。在读时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24岁举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他曾在26岁、36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38岁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有《陈伯玉集》。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犯边,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出征,陈子昂随军参谋第二次来到边塞。武攸宜亲贵出身,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反遭贬斥,降为军曹,因而抑郁不得志。蓟丘是春秋时燕的旧都,燕昭王姬平曾在这里修碣石宫,筑黄金台,卑身厚币以招天下贤豪之士,乐毅、邹衍、剧辛等人先后到燕,助昭王大败齐国,称雄一时。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向前看,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再也见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呢?一种茫然与无奈自然涌上诗人的心头。4.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还包含着什么深层的精神?诗人立足于幽州台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眼观天地,空间无边无际,而个人何其渺小!神游今古,时间无始无终,而一生何其短暂!再加上明君贤臣、英雄豪杰难追难待。于是一种沉重和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禁“怆然而涕下”!诗歌中所表达的不只是客体的浩渺,更有诗人在怆然流涕后的抗争与进取,诗歌中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四、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朗读指导先由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读,再找学生朗读。在读时用心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托的情感。2.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便出生于那里。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因以自号青莲居士。早年读书学剑,游览名胜,写过许多才华横溢的诗篇。25岁时,出蜀漫游。42岁时,因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召入京都,供奉翰林。因蔑视权贵,放诞不羁,不到二年离开了长安,从此过着长期漫游的生活。“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参与永王幕府,但被唐肃宗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他走到四川奉节时,得到赦免。最后他病死在安徽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终年62岁。李白与杜甫齐名(比杜甫稍长),世称“李杜”。他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的诗歌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善于向乐府学习,形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的诗歌具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等特点,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大。3.诗的前两句通过写景、叙事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诗人选取两种富有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杨花,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怨的气氛。4.“愁心”原是悲伤而沉重的,但愁心寄月随风的形象所给予读者的,为什么不是沉重压抑之感?在这首诗里,明月成了传送友谊的使者,长风也成了吹度明月的凭借。这夸张奇妙而又天真烂漫的想象,使这首诗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和李白豪放天真的个性,而诗人对朋友的深挚情谊也真切地表达出来。五、合作探究设想王昌龄读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后,会有怎样的反应与表现。再结合王昌龄其人、其诗分析这些设想哪一个更合理。在探究中要注意结合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来评价这些设想,这样就可以知道他的反应与表现应是积极、乐观的。但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关键要能自圆其说。六、课堂小结诗歌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抒发情感,在学习诗歌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其中蕴含的情感。但这种情感有时候不是直接抒发的,这时就要抓住作者选择的事物和他的语言、动作来用心体会。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歌。2.课外积累王勃、陈子昂、李白的诗歌,比一下看谁背得多。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1 唐诗五首(第1课时)教案 长春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13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