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泸县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1.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卤族元素的原子半径:F<Cl<Br<IB.单质的沸点:F2<Cl2<Br2<I2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F2>Cl2>Br2>I2D.氢卤酸的酸性:HF>HCl>HBr>HI【答案】B【解析】A.卤族元素中,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随着原子电子层数的增大而减弱,所以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选项A正确;B.卤素单质结构相似且都是分子晶体,其单质的熔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选项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卤族元素非金属性F>Cl>Br>I,所以单质与氢气化合越难易:F2>Cl2>Br2>I2,选项C正确;D.卤素元素的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离子半径越大,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弱,对应的氢卤酸酸性越强,故氢卤酸的酸性:HFHClHBrHI,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溴水、铁粉和苯混合加热即可制得溴苯B.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反应混合即可制得硝基苯C.由苯制取溴苯和硝基苯其反应原理相同D.溴苯和硝基苯与水分层,溴苯在下层,硝基苯在上层【答案】C【解析】A.将液溴、铁粉和苯混合加热即可制得溴苯,选项A错误;B.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控制水浴在50℃~60℃,反应可制得硝基苯,选项B错误;C.由苯制取溴苯和硝基苯都是取代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选项C正确;D.溴苯和硝基苯与水分层,溴苯、硝基苯的密度都比水大,都在上层,选项D错误。答案选C。3.对于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都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和0.08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1∶3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和Y的转化率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答案】B【解析】分析浓度变化关系:X(g)+3Y(g)2Z(g)c起始/(mol/L)c1c2c3c改变/(mol/L)c1-0.1c2-0.30.08-c3c平衡/(mol/L)0.10.30.08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所以反应中X和Y必然以1∶3消耗,因为达平衡时X和Y浓度之比为1∶3,故c1∶c2=1∶3,选项A合理;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应该和化学方程式对应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故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选项B不合理;由于起始时反应物是按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配料,故X和Y转化率相等,选项C合理;运用极限法,假设Z完全转化为反应物,c1的极限值为0.14mol/L,而题设c1>0,反应又是可逆的,选项D合理。答案选B。4.下列有关Tl和Tl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l和Tl质子数相同B.Tl和Tl互为同素异形体C.Tl和Tl互为同位素D.Tl和Tl是两种核素【答案】B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苯甲酸的结构简式:【答案】D【解析】A.羟基中存在一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羟基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聚丙烯为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B错误;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故C错误;D.苯甲酸的结构简式:,故D正确;故选D。点睛: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注意掌握电子式、结构简式等化学用语的概念及正确的表示方法是解题关键,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①书写电子式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并注明电荷,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时,不得使用“[]”,没有成键的价电子也要写出来。②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时首先要明确原子间结合顺序(如HClO应是H—O—Cl,而不是H—Cl—O),其次是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该写出来。③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④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离子方程式中的电荷守恒、化学反应的客观性是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在判断时需要注意。6.CH3—CH===CH—Cl有下列反应或现象: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对于该有机物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⑦不能发生C.只有⑥不能发生D.只有②不能发生【答案】C【解析】对于有机物CH3CH===CHCl,其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能使溴水褪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有机物)和氯原子(能发生取代、消去),所以只有⑥不能发生,原因在于该有机物不溶于水,也无法电离出氯离子,不能得到氯化银的白色沉淀。选项C正确。7.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并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答案】A【解析】A.向a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冰醋酸,再加浓硫酸,防止浓硫酸溶解放热造成液体飞溅,故A错误;B.由于混合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易生产倒吸,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故B正确;C.反应加热提高反应速率,乙酸乙酯沸点低,加热利于蒸出乙酸乙酯,故C正确;D.试管b中Na2CO3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除去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溶解度,故D正确;故选A。8.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1)甲池中OH-移向__________极(填“CH3OH”或“O2”)。(2)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3)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4)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g,若此时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500ml,则溶液的pH是___________;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0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A.MgSO4B.CuSO4C.NaClD.AgNO3【答案】(1).CH3OH(2).CH3OH-6e-+8OH-=CO32-+6H2O(3).4Ag++2H2O4Ag+O2↑+4H+(4).1(5).BD【解析】(1)燃料电池中,投放燃料的电极是负极,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向负极移动,即向投放甲醇的电极移动,故答案为:CH3OH;(2)该燃料电池中,甲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故答案为:CH3OH-6e-+8OH-=CO32-+6H2O(3)电解硝酸银溶液时,银离子得电子生成银、水失电子生成氧气和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4Ag++2H2O4Ag+O2↑+4H+,故答案为:4Ag++2H2O4Ag+O2↑+4H+;(4)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设氢离子浓度为xmol·L-1,4Ag++2H2O=4Ag+O2↑+4H+;432g4mol5.40g0.5xmolx=0.1,则溶液的pH=1,阴极上析出金属,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元素处于H元素后,根据串联电池中转移电子数相等知,丙中析出金属元素需要的电子等于或小于乙池中转移电子数,据此确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析出5.40g时转移电子是0.05mol,A、硫酸镁中镁元素处于H元素前,所以阴极上不析出金属单质,故A错误;B、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阴极上析出1.60g铜需要转移电子0.05mol,故B正确;C、氯化钠中钠元素处于氢元素前,所以阴极上不析出金属单质,故C错误;D、电解硝酸银溶液时,阴极上析出1.60g银需要转移电子0.0148mol<0.05mol,故D正确;故选BD;故答案为:(4).1(5).BD点睛: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注意(4)题中,丙中析出金属元素需要的电子等于或小于乙池中转移电子数,为易错点.9.某校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冷凝回流蒸气,冷凝水从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III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I中的水倒吸入装置II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四个实验装置中能起到防倒吸的装置有___________。(5)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5%的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③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④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⑤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答案】(1).a(2).吸收溴蒸气(3).III中硝酸银溶液内有浅黄色沉淀生成(4).反应结束后装置II中存在大量的溴化氢,使I的水倒吸入II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5).III、IV(6).蒸馏【解析】(1)冷凝管采用逆向通水,即从a进水,使气体与水充分接触,冷凝效果好,故答案为:a;(2)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中的溴蒸气,避免干扰溴离子检验,故答案为:吸收溴蒸气;(3)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故答案为:Ⅲ中硝酸银溶液内有浅黄色沉淀生成;............(5)加入无水CaCl2粉末干燥,然后通过蒸馏操作,获得纯净的溴苯,故答案为:蒸馏.点睛: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本题主要考查了苯的性质实验,掌握反应的原理、各物质的性质以及操作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10.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反应大气固氮N2(g)+O2(g)2NO(g)工业固氮N2(g)+3H2(g)2NH3(g)温度/℃27200025400450K3.84×10-310.15×1080.5070.152①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②分析数据可知:现代工业生产不采用“大气固氮”原理的原因:_______。③从平衡视角考虑,工业固氮应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500℃左右的高温,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2)工业固氮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N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图所示的图示中,正确的是____(填“A”或“B”);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3)20世纪末,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高温常压下的电化学合成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其实验简图如C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4)近年,又有科学家提出在常温、常压、催化剂等条件下合成氨气的新思路,反应原理为:2N2(g)+6H2O(l)4NH3(g)+3O2(g),则其反应热△H=________。(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2H2(g)+O2(g)2H2O(l)△H=-571.6kJ·mol-1)【答案】(1).吸热(2).K值小,正向进行的程度小(或转化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3).从反应速率角度考虑,高温
本文标题: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219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