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二战略管理战略是什么?明茨伯格(H·Mintzberg)的战略定义(5Ps)•(1)战略是一种计划(Plan)–战略是在企业发生经营活动之前制定的,以备人们使用;–战略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的。向前看明茨伯格(H·Mintzberg)的定义•(2)战略是一种模式(Pattern)–战略体现为一系列的行为,这些行为不是设计的结果,而是自然形成的。如图(行为流):•作为模式的战略战略是一种模式,体现的是长期行动的一致性(行为惯性)。一家公司在其行业内一直销售最昂贵的产品,它执行的是一种通常被称做高端市场的战略;就像一个人总是接受挑战性的工作,他可能会被认为在实行高风险战略。参考过去的行为联想明茨伯格(H·Mintzberg)的定义•(3)战略是一种定位(Position)–这一定义强调企业或组织应该明确其在自身环境中或市场中的地位,即通过战略使其与外部环境相匹配和融合。这种定位从战略意义上讲有两种含义:一是企业经营的领域选择,应定位在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中;二是在行业中竞争地位的选择,依靠有意识地开发出来的竞争优势,创造出有利的竞争地位。明茨伯格(H·Mintzberg)的定义•(4)战略是一种观念(Perspective)–战略是一种观念,体现组织中人们对客观世界固有的认识方式,做事的方式,即“企业理念”。–这种理解的重要实质在于,同价值观、文化和理想等精神内容为组织成员所共有一样,战略的观念要通过组织成员的期望和行为而形成共享。即,战略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应当符合绝大多数员工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明茨伯格(H·Mintzberg)的定义•(5)战略是一种策略(Ploy)–指在特定的环境下,企业把战略作为威慑和战胜竞争对手的一种“手段”。–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所采取的计策一定要符合企业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明茨伯格(H·Mintzberg)的定义•战略的五种定义的关系–这五种定义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有时是某种程度的替代,如定位型战略定义可代替计划型战略定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使战略趋于完善。设计学派•设计战略制定的模型以寻求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匹配。“你提供给我概要,我提供给你战略。”这实际上否定了战略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艰苦的学习过程。如果设计学派的模式鼓励管理人员将思考从行动中分离出来,并且只呆在总部而不下工厂,不去会见顾客,不到这些能真正能得到信息的地方去,那么这个模式就是现在组织受到某些问题严重困扰的根本原因。计划学派•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规范化的过程。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GE取消计划部门•计划学派的谬误计划学派的谬误•预测的谬误。为了进行计划,组织必须能够预测他未来环境的动态变化,并能控制它。•分离谬误。战略应从战术中分离出来,战略规划应当从战略实施中分离出来。•过程化谬误。分析不等于综合。定位学派•定位学派在否定了设计学派战略独特性的同时,发明了一套分析方法,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所处行业的赢利能力,即行业吸引力和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因此,战略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最有赢利潜力的行业,其次还要考虑如何在已经选定的行业中自我定位。评价•定位学派为战略管理学术研究开辟了许多条途径;为战略实践分析提供了一套强有力的理论工具。•定位学派同样存在着思考与行动的分离,同时以对目前的形势判断展望未来,强调行业的稳定性和把战略制定过程和内容过分地正规化和通用化,因此,定位学派偏爱“呆在那儿”,而不是“去那儿”。企业家学派企业家学派•将战略形成过程绝对地集中在个别领导人身上,而且强调某些与生俱来的心理状态和过程,如直觉、判断、智慧、精盐和洞察力。•如何延续?认识学派•战略制定不仅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而且也包括一定的非理性思维,并且后者常常更为重要。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精神活动过程。认识学派认为如果要去具体了解战略的形成过程,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研究战略家的思想。学习学派•环境是复杂并不可预测的,通过学习,尤其是组织学习,企业才能应对不确定性。高层管理者的职责不是制定战略,而是管理组织学习的过程。因而,战略是一个学习及自然形成的过程。注意学习是很重要的,但它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一个真正的学习组织有时也会担心自己的学习是一种徒劳。更重要地是必须知道该学什么,或许这才隐含着“战略”方向的意味。权力学派•企业内外存在着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利益团体,他们会用各自的权力和政治手段对企业战略施加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权力谈判及平衡的过程。文化学派•认为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对于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基于企业成员共同的信念和理解的社会交往过程。•文化学派引入了社会过程中重要的集体思维,确立了组织风格和个人风格的同等地位,并且便于建立整体性的观念。但是,他使战略陷入模糊的难以把握的境地。并且,由于文化是凝重的、稳固持久的,它赞成保持管理的连续性并将管理保持在一定的轨道上。环境学派•为环境对于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就是企业积极地理解并适应环境,结果使企业形成了某种群落。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反应过程。结构学派•认为企业战略应从两个角度来认识战略,一方面战略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相对稳定,形成某种需要从多个角度认识的架构;另一方面战略变革穿插于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战略状态之间。因而,战略是架构也是变革。盲人摸象续明茨伯格的总结•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蜘蛛•松鼠•水牛•狼•猫头鹰•猴子•狮子•孔雀•鸵鸟•变色龙战略管理英文:StrategicManagement简称SM战略管理(Strategicmanagement):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管理三性•科学性——运作高效•艺术性——心情舒畅•战略性——方向正确《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项保华——傻帽式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无非是从企业整体角度思考,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这三个问题。战略管理趋势•组建新型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战略利益的企业,为共同开发或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从而实现加强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合作模式。战略联盟模式•海尔:“共同创造”联盟《新时代的创新》•绿盛: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森和:准股田制模式最成功的公司不再是独自发明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公司,没有任何公司拥有或可能拥有足够的资源向每位用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所以公司必须组织一个不断转变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网络来做这件事。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考虑的是如何让一方的资源为另一方所共享,并在共享的基础上让资源拥有双方都享受到共享带来的额外收益,实现资源的效用最大化“准股田制”实质就是农民以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和其它生产要素作为“股份”,公司以产品和技术服务作为“股份”,进行以特定产品的联合生产和按“股本”比例分红的阶段性经营合作。战略管理趋势•差异管理差异管理就是要根据事物的特性和发展规律,运用差异性思维和差异化的方法,使控制与配置达到最佳或满意。差异管理•吉利汽车模式12-345购买力人口规模未开发私人消费市场和未满足的庞大的低端用户市场。吉利收购沃尔沃战略管理趋势•中国式管理中国文化中的“整体”力量能突破战略管理的发展困境。战略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买椟还珠楚王谓田鸠曰:“墨于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文衣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参考书目•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亨利·明茨伯格•中国经营报
本文标题:专题二:战略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2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