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邻水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邻水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高2019级语文组命制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二、文言文(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夫晋,何厌.之有厌:嫌弃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类的一组是(3分)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其一犬.坐于前B.朝.济而夕设版焉吾日.三省吾身C.烛之武退.秦师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D.越国以鄙.远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B.词依字数多少来划分,分为小令、中调、长调。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D.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7.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4分)★(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左忠毅公逸事方苞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叩:询问B.汝复轻身而昧.大义昧:轻率、鲁莽C.无俟.奸人构陷俟:等候、等待D.漏鼓移则番.代番:更替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B.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C.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D.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光斗注意了解民情。他曾在风雪严寒中“微行”入古寺,深入民间考查,并意外发现了史可法。B.左光斗爱才惜才。他在古寺为史可法“覆衣、掩户”,“叩之寺僧”,又“面署”史可法为第一名。C.左光斗刚毅不屈。他被诬下狱,在狱中遭受种种酷刑,却从不屈服,人们评价他是“铁石肺肝”。D.左光斗一心为国。他收史可法为门生,狱中怒斥史可法,都是为国着想,史可法也深受其精神感染。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4分)★(2)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6分)★三、诗歌鉴赏(1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12~13题。(7分)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12.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借鉴民歌的特点,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音韵和谐,一唱三叹,富有音乐美。B.诗歌中的意象色彩浓烈,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如海棠红、雪花白,富有绘画美。C.全诗共四节,排列整齐,回环呼应,每一节相对应的句子字数相同,富有建筑美。D.全诗运用对比、拟人的手法,围绕乡愁展开联想,丰富了乡愁的内涵,强化了情感。13.有人说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无理而妙,富于别趣”,如按照表达习惯,“红”不能用“张”修饰,“白”不能用“片”限定,“香”不能用量词“朵”衡量。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14~15题。(7分)最后的飞翔宫玺一只受伤被缚的鹰终于挣脱绳索奋力飞上天空然而绳索撕去了它的一条腿鲜血淋漓心肝如迸为了最后的飞翔它聚集起周身的力量忍受着难以忍受的剧痛盘旋着,盘旋着一圈,一圈,一圈……向大地倾洒着无尽的柔情山河将收留它的毛羽和血肉蓝天将拥抱它不死的魂灵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的第一节极力营造悲凉沉郁的氛围,一只鹰受伤而又被缚,让这只鹰的命运显得凄惨而令人怜悯。B.“绳索撕去了它的一条腿”运用比拟手法,展现了绳索对鹰的摧残,体现出鹰为了飞翔,付出了惨重代价。C.挣脱绳索的鹰最终的结局是其残躯被山河收留,其魂灵被蓝天拥抱,主要体现了山河蓝天对鹰的情意。D.本诗中的鹰,之所以能强忍身体的剧痛,挣脱绳索,一圈一圈地翱翔于蓝天,原因是它有执着的追求。15.请分析全诗主要表达了哪些感情?(4分)★四、名句填写(9分)16.按要求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每空1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比喻新事物不断涌现,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富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陆游《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荆轲刺秦王》中,借自然环境表现诀别时慷慨悲壮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__
本文标题:四川省邻水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24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