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三地理微专题——沉积地貌.ppt
高三地理微专题——沉积地貌1近三年全国卷相关考情分析:考卷题号分值考查内容(沉积地貌)2018全国卷16、7、8(12分)河流阶地地貌,河床沉积物垂直剖面,粗、细沉积物分布、成因。2017全国卷29、10、11(12分)贺兰山冲积扇地貌,沉积物颗粒大小、空间分布差异及成因。2016全国卷17、8、9(12分)贝壳堤,海水沉积物的时间、空间分布变化及成因高考命题探究1:(2016课标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命题特征:新、活、难!小切口:沉积物(贝壳堤、泥沙)位置时空变化大纵深:用动态思维考查了河流沉积作用、海浪侵蚀及沉积作用对海岸地貌的影响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时间、空间高考命题探究2:(2017课标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面三题。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命题特征:小切口:洪积扇位置分布、沉积物颗粒大小大纵深:洪积扇地区环境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空间、时间高考命题探究3:(2018·课标Ⅰ卷)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命题特征:小切口: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大纵深:河流阶地地貌的形成过程、形成原因体现的学科核心素养:尺度、时间、空间探究感悟:6一.高考地理试题答案一般有三个方面来源:一是试题中文字和图像材料;二是地理教材中原理规律等核心知识;三是考生生活中地理感悟。二.高考命题特征:以小见大,难易结合,链式追问,逻辑演绎。三.二轮复习要体现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尺度、时间、空间尺度即宏观与微观,很多地理试题,由于视角不同,同一地理现象得出的结论(答案)可能不同。本专题以沉积地貌内容为例:•从宏观角度,思维侧重点是沉积地貌与地理环境、人地协调等。•从微观角度,思考侧重点是沉积物的类型、颗粒大小、颗粒分布位置等。时间:沉积过程,前期与后期沉积特征及原因等的变化空间:沉积物分布,上游还是下游,迎风处还是背风处,顶部还是底部。夯实基础:沉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7沉积类型形成地貌分布地区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山前形成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处形成三角洲、沙洲、冲积岛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海浪沉积海积地貌,如沙滩、潟湖、沙坝、沙嘴等海岸线附近风力沉积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黄土层也是沙尘堆积形成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河流沉积地貌: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图示洪积—冲积平原山前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水流出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搬运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河口地区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特别提醒: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从空间角度看,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从时间角度看,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枯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分层分布。另外,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下,径流量的大小对沉积物的搬运能力不同,从而导致颗粒大小也不同。专项训练:冲积地貌绿道(GL)是具有生态、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兼顾生态和经济平衡的完整线性空间,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图为南京市西部江心洲及滨江带绿道系统规划图,读图完成10-12题。10.江心洲是河水周期性涨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同部位的沉积砂砾颗粒特征是()A.洲尾部沉积物的粗细分选性好B.东西侧翼的沉积物多以淤泥为主C.迎水侧的洲头沉积物颗粒较粗D.从洲面垂直向下沉积物颗粒逐渐加粗11.关于江心洲滨江带绿道的规划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侧要与市区隔离开避免市区的干扰B.码头、船坞等工业遗址需要彻底清理C.滨江堤岸需要生态化、景观化改造D.西侧破碎的湿地应保持其相互独市性12.江心洲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可能是A.长江三峡蓄水后江心洲面积有扩大的趋势B.南水北调东线实施调水后江心洲面积缩小C.大量农业开垦导致江心洲内部湿地锐减D.造船、沙场等产业的退出使江心洲的发展趋于衰落此题组从不同尺度,考查了沉积物颗粒大小与流速、空间分布的关系,第一题关键词是“周期性”,与时间相关,易错点为D,答案应为C。第二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社会阅历、生活地理知识,答案为C。第三题从地理要素整体性思考,为大尺度角度思考,答案应为C。专项训练:海积地貌海南省东部玉带滩是由砂质颗粒物组成的沙滩半岛,南北长8.5千米,其北部为狭长的沙嘴。在河流与海洋的共同作用下,玉带滩及其周边海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下图示意2001年和2009年玉带滩周边海陆分布。据此完成3-5题。3.与2001年相比,2009年九曲江河口发生明显变化的地貌类型是A.洪积扇B.冲积扇C.河漫滩D.三角洲4.2009年玉带滩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A.东岸大于西岸,北部大于南部B.西岸大于东岸,南部大于北部C.西岸大于东岸,北部大于南部D.东岸大于西岸,南部大于北部5.为避免玉带滩沙嘴消失,应该在A.万泉河中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万泉河中上游兴建水库,防止洪水侵蚀C.沙嘴建护岸工程,减小海水的侵蚀D.沙美内海西岸网箱养殖,减缓水流速度这是一个有梯度的题组,第一题是基础题,直接可以从沉积物空间位置的不同名称得到答案是D,第二题从小尺度角度考查了影响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水流速度的不同,陆相沉积物与海相沉积物的空间位置等方面思考,得到答案为A。第三题上升到大尺度视角思考人地协调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海岸地理环境的影响,它其实也是整体性的反映,答案是C。专项训练:洪积地貌11辫状河三角洲是辫状河推进到水体中形成的一种粗碎屑三角洲,其上发育有分汉河道、河岸、席状滩等更小单元。下图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岱海(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式断层构造内陆湖)一辫状三角洲沉积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岱海现阶段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有()①风力侵蚀②风力堆积③流水侵蚀④流水堆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在图中①处,每一次洪水宣泄()A.沉积物颗粒为砾石B.沉积物颗粒为砂质沉积物C.砂质沉积物比砾石先沉积D.砂质沉积物比砾石后沉积8.若该辫状三角洲近年来明显缩小,则造成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有()A.岱海附近耕地面积迅速扩大B.岱海流域农业实施节水措施C.岱海周边植被破坏日趋严重D.岱海水严养殖业迅速发展小区域离不开大环境,内蒙古气候较干旱,读图可知岱海是湖泊沉积地貌,第1题答案为D。第2题从小尺度角度考查了沉积物颗粒大小与时间、空间关系的问题,结合图例可知答案为D。第3题上升为大尺度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答案为B。专项训练:湖积地貌库赛湖的年纹层是一种由冬季冰面颗粒物质沉积形成的粗颗粒层和夏季沉积的细颗粒层两者交替形成的。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库赛湖湖底粗颗粒层的沉积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库赛湖东南部和西北部等深线疏密差异大的原因可能是A.东南部地壳下陷更加剧烈B.东南部流水沉积作用较强C.西北部风力沉积作用较强D.西北部冰川沉积作用较强5.湖泊年纹层是进行古气候环境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若湖底某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A.春季风力偏大B.夏季气温偏高C.秋季降水偏少D.冬季光照较强第一题易错点是BD,直接考查审题能力,也可从时空角度判断,冰面与湖底是不同的空间位置,冬季冰面粗颗粒在春季融化而沉入湖底,答案A。第二题可以从坡度与沉积物的关系进行思考,答案为B。第三题考查了外力作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答案B。此题组涉及了尺度、时间、空间等学科核心素养专项训练:冰碛地貌13第四纪地质时期约从260万年前开始至今,在这段时间板块运动很小,但气候不断变化,冰河期与间冰期交替,且会影响海面高度。冰期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间冰期是两次冰期间气候变暖的时期,读我国江南某三角洲第四纪堆积剖图(图4),回答10—11题。10.图中堆积物地质年代由老到新排列正确的是()A.Q1Q4Q3Q2B.Q1Q2Q3Q4C.Q4Q1Q2Q3D.Q4Q3Q2Q111.图中显示,冰期最长的是()A.Q2前冰期B.Q2期冰期C.Q3前冰期D.Q3期冰期12.关于Q2层颗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颗粒大小向下递增B.颗粒大小向上递增C.颗粒比Q3的大D.颗粒杂乱堆放这组题设问是时间问题,但必须结合空间位置来思考时间对冰碛地貌的影响,因为从空间位置角度来看,沉积在下部的,如果没有地形倒置,是先于沉积在上部的形成,所以容易得到第一题的答案是D;第二题从沉积物的厚度来判断时间问题,因为Q3最厚,所以当它没融化之前的冰期应该最长,答案为C,易错点是D。第三题据冰碛物沉积特征可知答案为D。专项训练:风积地貌14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图Ⅰ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图Ⅱ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回答下面问题。图Ⅰ:8.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9.图中A、B两处颗粒大小最可能的情况是()A.ABB.ABC.A=BD.无法确定10.风影沙丘()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11.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风力沉积物一般与风速、气压梯度、地形等因素相关,第一题有一个小细节:指向标,答案为D。第二题从风速考虑,答案应为A。第三题从小尺度的角度考查了沙丘高度与灌丛高度、迎风面积呈正相关而不是成正比,答案为D。第四题从时间角度考查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微专题——沉积地貌.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27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