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成都石室中学高2020届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做选择题时,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要超出答题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阅读题(共74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郢爰,世称印子金。最早记载见于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及沈括《梦溪笔谈》中。它的制法是在一块金板上划出许多规则的小方格,格内有篆文“郢爰”二字,形式似印章,故称为印子金。安徽博物馆收集的郢爰可分三种:一种是金质,黄色,格子稍大,边宽字粗,“郢”字反书,宽长均为1.5厘米,厚0.3厘米,重为市秤六钱三分三厘,背有斜形方格纹。沈括《梦溪笔谈》说“背有五指及掌痕”当是指此。这种郢爰是合肥西门外出土的。第二种是金质,赤黄色,格子稍小,“郢”字也是反书。宽长均为1.4厘米,厚0.38厘米,重为市秤四钱六分七厘。这种郢爰是在庐江出土的。第三种是金质,赤色,格子与第二种大致相同,字体稍细,“郢”字也是反书。宽长均为1.4厘米,厚0.4厘米,重为市秤六钱四分。这种郢爰是在广德出土的。在币上记以地名是战国时的一种特殊风格。如赵国有“中都”“晋阳”,魏国有“山阳”“安邑”,韩国有“屯留”“郑子”,齐国有“即墨”,燕国有“渔阳”等币。《史记》:“周封楚子居丹阳,文王熊赀始都郢,考烈王二十二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徙都寿春,名曰郢”。郢是楚都,郢爰一般被认为是在楚国郢都制造,与其它各国以地名命币用意相同。曾经有人把“郢爰”二字释为“刘主”,又因在寿县八公山(刘安墓所在地)出土,故传为淮南王刘安的药金。但是,清吴大徵《权衡度量实验考》说:郢爰是黄金币,出安徽凤台县,古郢都地;顾震福《郢爰陈爰考释》指为楚考烈王迁都寿春时所作;王国维考证郢爰是战国时楚国金币。这些史料更为可靠。据李石与沈括的记载,郢爰大的有二十多个印(方格),重七两多;小的一个印重五钱。杨宽《战国史》说:是十六格子、重半斤。1953年湖南长沙战国墓中也发现陶制郢爰,是十六格子。1954年春,合肥西门外发现金版一块,上有二十方格和“郢爰”篆文,但被切开分散了。安徽博物馆收集的郢爰皆是切碎小块,多数皆是这批东西。以前各种记载皆说郢爰出于寿县、凤台两地,这次出土的有合肥、庐江等处。楚国在战国时代,地方五千里,占有今湖南、湖北等地区。郢爰既是楚国行使的金币,无疑问地也会流通到这些地区,不只凤台、寿县两地。郢爰含纯金成分约90%以上。从这里可见战国的冶金术的成就,同时可以了解战国时代楚国的经济制度和商业发展情况。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郢爰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节选自白冠西《郢爰考释》,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郢爰被称为“印子金”的原因是它的形式和印章非常相似,而且是黄金质地的。一般情况郢爰上面都印有篆文“郢爰”二字。B.目前出土的郢爰分为三种,除了材质基本一样,颜色却不尽相同,其大小、形状和重量也都各异,相同点是上面的“郢”字都是反书。C.郢爰被传为是淮南王刘安的药金,并且有人将“郢爰”释为“刘主”,因为郢爰曾经在寿县八公山出土。D.战国的冶金术的成就和战国时代楚国的经济制度和商业发展情况,只可根据已经出土的郢爰的含纯金成分来推断。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考古类的文章,文章运用了精确的数字(包括郢爰出土年份、大小、尺寸等)与详细的史料和出土文物来论证考古成果。B.文章认为最早研究郢爰的历史考古学家是宋代的李石和沈括的依据应该是查遍了所有相关的历史资料之后确定的,应该没有人比这两人更早。C.文章通过战国时期在钱币上标记地名是该时期一种特殊的风格和郢爰上面的“郢”指楚国的都城郢都这两点判定郢爰是楚国制造的。D.文章通过1954年春在合肥西门外发现有二十方格和“郢爰”篆文的金版来佐证李石与沈括关于郢爰大小和形状记载的真实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前各家对郢爰的研究论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说法是汉淮南王的药金,另一种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金币,前一种说法信度不高。B.郢爰应是在郢都制造的一种金币,不过郢都不只是一个地方,可能是几个地方都被命名为“郢”,有人考证郢爰是楚考烈王迁都寿春时所制。C.因为郢爰是楚国行使的金币,自然也会流通到别的地方,所以在别的地方出土的郢爰完全可以判定是楚国郢都制造的。D.楚国在战国时期地方五千里,占地面积比较大,凡是属于楚国的地方都可能出土郢爰,关于郢爰的考古还远远没有结束。(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丢失的小巷朱成玉○1狭长狭长的小巷是城市的咽喉,咽不下大悲大喜,吐不出豪言壮语。只有锅碗瓢盆碰撞到一块儿,交织出普通人的命运交响。○2狭长狭长的小巷是城市的脉管,里面蠕动着质朴本真的生命。有宁静浸你肌肤,有祥和润你肺腑,阳光在巷子里穿梭,像一条晶莹的小溪,涌在我们的面颊和脊骨上,试图与我们的血液汇拢。○3巷子里的人,多是穷人。为了省一毛钱和小贩们斗智斗勇婆婆妈妈,为了那点儿微薄而又经常迟到的工资把自行车累得腰肌劳损哼哼唧唧。○4巷子里的人,多是俗人。他们不懂小资情调,不懂波希米亚,不懂小资女人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大价钱买化妆品,在他们眼里,那个价钱是半年工资,一百斤猪肉。○5明天,这个热闹的小巷就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的楼房。巷子里的人们都将住进一个个精美的鸽笼,彻底断绝与这巷子的血缘关系。巷子,这贯彻整个城市的浅浅的河流,就这样中断了。我们再不用担心骑着单车下零点班时路过这黑漆漆的“隧道”,再不用担心在黑暗的掩护下,滋生出罪恶的念头。但是巷子没了,我们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像嵌入我们生命中的某种东西忽然丢失了一样,让人多少生出些莫名的惆怅来。○6巷子没了,邮递员绿色的影子莫名其妙地也跟着失踪了。今天,我们是否还有书信在路上?城市在变迁,变得日新月异,变得五彩缤纷。楼房公共汽车大排档以及音像店,那是从前的城市,今天的城市有更新鲜的东西,网吧迪厅健身房,按摩桑拿泡脚屋。只有我没有改变,依然如喑哑的蓝天那般忧伤,透明的水晶石般冷冷地搁浅在城市的橱窗里。任外面下着雨还是飘着雪花,任外面的人是衣衫褴褛还是披着婚纱。当忧伤把漫天的雪花都变成信笺的时候,一切欲望,虚荣和疼痛便都在我的手心里融化了。○7巷子没了,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忧郁的姑娘不见了,拎着灯笼满巷子疯跑的孩子也没了。那些在风中“咿呀”作响的厚重的木门没了,一家人兴高采烈手忙脚乱地贴春联的场面便没了,跟在一长串鞭炮后面炸出来的欢叫声也没了。董桥说,这是个没有童谣的年代。我真想找个罐头瓶子,在里面点上半截蜡烛,拎着这个再普通不过的灯笼在巷子里重新奔跑一回。○8怀念巷子,是因为它流淌着真实的风。阳光是真实的,笑脸是真实的,柴米油盐嬉笑怒骂都是真实的,这里的一切因真实而可爱,他们热爱生活,比太阳起得早,在城市的海面不停地翻卷着激情的浪花。○9怀念巷子,还有一个原因来自于对楼房的恐惧。在那些高高的办公楼里,我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戴着面具的人,精心策划着一幕幕闹剧。防盗门越来越厚,防了贼也隔绝了人心,人们守着各自的鸽笼,拒绝交流也囚禁了自己。○10巷子没了,记载着我的出生,童年以及恋爱和婚烟的一本手册就要被撕毁,我却无力阻止。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它厌弃古老陈旧的东西。○11巷子没了,城市拥挤不堪,人心却空阔了。○12在与巷子相依相偎的最后一夜,从街头到巷尾,再从巷尾到街头,我不停地走动。没有人看见我溅洒在风中的泪水。甚至,我是偷偷摸摸出来踱步的,深更半夜像做贼一样,怕别人看见。我做错事了吗?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怀念,怀念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包括爱,包括憎恨。我想把儿子叫醒,给他做一个灯笼,陪我最后一次把巷子的血管疏通,又怕被家人讥笑为神经质。儿子的玩具太多了,变形金刚,蜡笔小新,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游戏卡,他是不会懂得那个普通的灯笼对于我的意义的。○13我只有一个人不停地走动,月亮躲到远房亲戚那里,不肯给我一支烟。我想,明天的黎明对于一个怀旧者来说是一个黑夜,但是它必然来临,无可阻挡。(摘自《辽宁青年》)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咽喉”“脉管”“河流”等意象比喻小巷。不仅符合小巷狭小悠长的特点,更表明了小巷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B.作者在怀念小巷的时候想要儿子陪着,希望儿子记住这终将消失的小巷,理解自己对小巷的深情,并和他一起缅怀这份美好。C.那个罐头瓶里放上半截蜡烛做成的灯笼,虽然普通,但是承载着作者的童年记忆,承载着小巷文化的美好,是怀念之情的一个寄托物。D.本文语言形象,画面感强,第七段“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忧郁的姑娘不见了”,巧妙化用了戴望舒《雨巷》的诗句,引人联想,耐人寻味。5.简要分析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答:▲6.文末划线句看似矛盾,却极富深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三)实用类文本(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驯火者火箭如喷着火舌的莽兽巨龙,梁思礼这些第一代中国“驯火者”就要为这头巨兽套上笼头,绑上马鞍,驾着它从战争的废墟驰向航天的大门。中国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出生在“文革”最乱的年代。“生于乱世,先天不足”,注定了这枚火箭多舛的命运。那时,留美归国的梁思礼担任该型号火箭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远程运载火箭要求精度更高,控制系统也要更进一步,原有的分离元件组成的计算装置,体积、重量过大,必须做出小型弹上计算机。这在当时,是个棘手难题。梁思礼大胆决策,决定采用“惯性平台—计算机方案”。但这种方案必须用到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在当时技术成熟度并不高,对于导弹研制和发射来说,这块神秘莫测的区域虽然诱人却少有人染指。当时只有美国的一款洲际导弹用过,但元器件经常出问题。梁思礼和负责制导控制的同志,决定从系统设计上解决集成电路稳定性问题。他们重新推导了制导方程和关机程序,最后拿出了一个方案,减少了三分之一集成电路,不仅为计算机“瘦了身”,还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然而,与政治上的压力比起来,技术上的压力还只是小儿科。1969年底,军管会与北京市联合组织“705”大会战,提出了“改革研制程序,不搞烦琐哲学”的口号,用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抓科研。大会战虽然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但是以群众运动方式研制导弹,使大部分设备在试验时问题百出,有的不得不回厂返修,甚至重做。梁思礼被逼无奈,想出了另一个对策。他说:“当时我留了一个后手,我没敢把弹上所有的东西拿去会战,仅仅同意把地面设备、电源设备,这些不是太重要的东西拿去会战了。结果会战表面轰轰烈烈,其实回来以后还得返修整顿,搞得非常被动。”就在这样的闪转腾挪中,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步步进行着。1971年春天,远程运载火箭各个分系统完成,送到211厂做总装测试。测试中,梁思礼发现笔录仪上出现了一个不应该有的“毛刺”干扰,而且时有时无。为了查明原因,梁思礼带领技术人员“守株待兔”等了几个小时,最后发现是相邻车间用电载荷瞬间突变造成的。还有一次,因为脱落插头里的一颗小钢珠不见了,梁思礼就要带着大家趴在厂房里找上几个小时。总装阶段中,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后来,在解决航天的可靠性问题上,梁思礼提出了“十倍理论”,意思是在概念设计阶段,花一块钱能解决的问题;拖到方案设计阶段,就要花十元钱才能解决;到了出样阶段,要花一百元钱……而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中,最后的问题又何止十倍?为了搞掉这些“毛刺儿”,梁思礼带着同事在211厂不分昼夜拼命干,一干就是五十天,最后把自己累得尿血住院。1977年,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走上正轨,连续六次试验都取得成功。1980年,梁思礼带领九人精度小组,对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的设计、工艺、环境和可靠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精度分析工作。1985年,他摘取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桂冠。倘若时空能像纸张一样轻松折叠,用
本文标题: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0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