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上海市格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格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1)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苏幕遮》)(2)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3)苏轼在《江城子》中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诗句,在柳永的《雨霖铃》中意境与之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侵晓窥檐语(2).周邦彦(3).梧桐更兼细雨(4).执手相看泪眼(5).竟无语凝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两者兼有。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在柳永的《雨霖铃》中意境与之相似的一句”。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窥”“梧桐”“噎”。【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二、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大数据”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陈慧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为了写出超越李白的诗篇,拥有神迹般的强大技术的外星生物悍然采用了一种极端而蛮横的方式:把所有诗歌都写出来,也即把所有汉字一网打尽,按照古诗的格式进行排列组合,这样就穷尽了过去、未来的一切诗歌———那些超越李白的诗自然也包括在内。然而,这场“终极吟诗”完成后,当事人却发出了沮丧的喟叹:诗人的心灵感受是如此独特,即便掌握了穷其所有的“大数据”,也无法将那些超越李白的诗篇从中挑选出来。小说想要表达的是,技术是反诗意的,对于依赖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的诗歌来说,技术永远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日前,《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写了论文》的报道引发众人关注。可想而知,“清华附小”、“小学生”、“大数据”等要素的组合,足以引发人们的好奇和艳羡,获得广泛关注也就不足为奇。师生家长的全情投入,十分令人感佩,毕竟,认认真真地共同做好一件事情,已很不容易。然而,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这一方法导向是否合理?第二,让小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进入诗词,这一教育行为是否合适?换言之,小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诗词教育?先看第一个问题,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二者各自的特质说起。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正所谓各言其志,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而诗作的水准则由诗人的才性神思所决定。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需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化处理:如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活泼泼的整体———这不啻为对诗词的解构。正如刘慈欣《诗云》里举的例子,唯有从整体来看,一个美女才是美女;用一把利刃将其切开,取出每个脏器、剔出每块骨头,把肌肉和脂肪分门别类,再把血管和神经拣成两束,还能是美女吗?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无异于对一个美女进行肢解,与诗词的审美相违。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止步于搜罗求全,传统集部之学是一门“别裁伪体亲风雅”的学问,其要义在于“选”。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选”的功夫需要在浸润式的细读品味中获得。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体察涵泳,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义旨。通过对“归来”一词的统计,的确能够指向苏轼被贬这一事实,但却可能因此错过全篇没有“归”字,例如《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深刻的“无归”感;同样,通过大数据固然不难得出苏轼的兄弟情深,然而当我们吟咏“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这样的句子时,对苏轼笔下手足之情的感受,难道不会来得更真切、更直观吗?由此也引出第二个问题,小学生使用大数据会不会为时尚早?小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诗词教育?事实上,我国古代一直有绵延不绝的“诗教”传统,古典诗词的关键功能在于涵养人的性情,使之归于温厚。“诗可以兴”,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将诗教作为成人教育的开端。正如钱穆所说,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的全部人格,它对读者的劝诫安慰如朋友兄弟般亲切。伟大的诗人修辞立其诚,吐露真性情,读者阅读其诗,不仅会为其真情感动,也很容易为其人格及人生境界感动,而心向往之。小学生使用大数据固然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与诗词的教育旨趣相异。拿苏轼诗词来说,让孩子们将其看作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从具体作品中感受苏轼的悲欢离合、开朗豁达与家国情怀,并进一步培养起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不是比作为大数据视野下的客观对象而得出粗浅认知,要更有意义吗?传统诗教所包含的情感教育,应当在中小学阶段得到提倡。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对知识理性和思想品德的强调相当充分,而在感性启发方面则似有不足。就笔者在高校开展诗词教育的经验来看,不少大一新生在古典诗词面前或多或少地丧失了“感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急于展开的研究若非难令人信服,便是冷冰冰地欠缺生命的厚度。语言文字的隔阂固然是导致“感动”能力衰退的一个因素,情感上的疏离却更为关键。伟大的诗人往往哀乐过于常人,诗词又是对人类个体感思与共通情怀的高度凝练。想要获得对诗词的深层理解,首先应该让自己能够“被感动”,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深切体会诗词的精妙所在与诗人的魅力所在。从古典诗词中获得对人类自身的感性认识,与诗词内外岁岁枯荣的自然生命发生共鸣,当从娃娃抓起。小说《诗云》的结尾,不可一世的外星生物和细腻敏感的地球诗人最终达成了和解:诗人表达了对伟大的技术文明的由衷赞叹,天外来客则承认了技术与艺术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本文并非持一种简单的“反技术论”,只是想强调技术方法与古典诗词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之间存在根本差异———用大数据研究诗词,并非一无是处,但总归显得舍本逐末、买椟还珠。《庄子·天地》篇中激烈地拒斥技术,认为技术的滥用会导致心灵的遮蔽。那么小学生使用大数据,有没有技术的“滥用”之嫌?这个问题姑置不论,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蓬勃诗心不要就此遮蔽。2.第一段中所揭示的诗词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第二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第五段以“归来”一词的统计为例,如何证明作者提出“对诗词的席上研究.其要义在于选”的观点?5.对全文结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答案】2.表达作者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3.引出了下文对两个问题的讨论,引起了读者思考,承接了上文技术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4.作者表达出苏轼被贬的这一事实,但是却没有归字。却很深刻的表达出真切与痛彻心扉,以一种浸润式的细读品位之间才能获得。5.D【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及概括段落中心的能力。概括段落的中心类试题,要注意抓住文段的主要内容进行筛选和概括。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通读第一段,在理解举的事例的基础上去分析诗词的本质。根据对第一段的理解和筛选,可以从如下内容进行概括:诗人的心灵感受是如此独特,即便掌握了穷其所有的“大数据”,也无法将那些超越李白的诗篇从中挑选出来。小说想要表达的是,技术是反诗意的,对于依赖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的诗歌来说,技术永远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考生可以从以上文本内容中进行对诗词本质的概括。【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作用的分析的能力。句段作用题考察,做题时句不离段,段不离篇,需要注意考虑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本题可以从内容的作用和结构的作用两个角度来回答,例如从内容的作用来讲,是说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运用大数据的现象,说明了大数据时代对当今的生活的丰富。从结构上的作用本段是承接上文和引起下文的作用,承接上文的数据时代,引起下文对问题的探究。【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观点的理解的能力。证明文章观点的考察,其实质还是考察学生们的内容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学生做这类题,首先要明白观点是什么意思,其次才能用事例去进行证明。根据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文本的观点是: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义旨。通过对“归来”一词的统计,的确能够指向苏轼被贬这一事实,但却可能因此错过全篇没有“归”字,例如《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深刻的“无归”感;同样,通过大数据固然不难得出苏轼的兄弟情深,然而当我们吟咏“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这样的句子时,对苏轼笔下手足之情的感受,难道不会来得更真切、更直观吗?【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段落层意的划分的能力。对文章思路结构的考察,要做对这题,必须从整体上理解全文内容,并且明白段与段之间的关联。本文结构:①⑧是首尾两段说明大数据时代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②③④⑤大数据和传统的结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⑥⑦说的是文中的第二个问题。故答案选D。【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相思贾平凹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可爱了,上边装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是你的珍藏了。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者要睡觉去,这盒子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专注地凝视,高度的近视使你不得不贴得盒子那么近,以至口鼻的热气在玻璃上哈出一层水珠。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长长的腿,细细的触须,但比蟋蟀小多了,小到了五倍,十倍,浑身金黄,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于是,你不自觉地就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空气的流通是没有任何阻碍的,评弹调就游丝一般的,铮铮飘远。唉,你是个粗糙的人,那额角,那鼻头,那方方的下巴颏子,使人想象着本不是长出的,是用斧子砍出来的,除了两个眼镜片子,你身上还有闪亮的物件吗?头发总是乱的,胡子被剪刀铰得七长八短,你应该是一个放形骸外的角色,竟偏偏玩这种玩意儿?!你说,这是黄蛉,是你从老家带来的。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何等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生在那里,长到十九岁,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帆布做成的偌大的地质挎包在肩上,你已经奔波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帐篷,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是能“夜半到客船”吗?妻子,那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的一颗爱的心。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一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
本文标题:上海市格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2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