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项目3-1 多种液体混合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三菱FX2N系列PLC教学课件模块三步进顺控指令的使用项目3-1多种液体混合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南京技师学院PLC精品课程课题组定时器有哪几种?其工作条件和定时时间有什么关系?有两种:普通型定时器和积算型定时器.普通型定时器的工作条件满足时,定时器的当前值加1,当前值=设定值时,定时器为ON。工作条件不满足时,当前值=0。积算型定时器工作条件满足时,定时器的当前值加1,工作条件不满足时,当前值保持不变,工作条件又为ON时,当前值继续加1,当前值=设定值时,定时器为ON。必须用RST指令复位当前值。置位复位指令的助记符和两者的关系是什么?置位指令的助记符为SET,复位指令的助记符为RST。一般两者是配套使用。复习提问多种液体混合在化工、冶金、造纸和环保等行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其按照工艺要求对阀门组进行周期性开闭控制,实现原料配比。本任务用单流程SFC编制多种液体混合的程序。情景模拟MCGS组态软件制作的动态画面1)初始状态:容器是空的。电磁阀YVA,YVB,YVC和YVD,搅拌电机M,液面传感器S1,S2,S3,加热器H和温度传感器S4均为OFF。2)按下启动控制开始操作:①按下启动按钮SB1,打开阀门YVA,使液体A进入;②液面达到S3,关闭阀门YVA,同时打开阀门YVB,使液体B进入;③液面达到S2,关闭阀门YVB,同时打开阀门YVC,使液体C进入;④液面达到S1,关闭阀门YVC,同时启动搅拌器电动机,搅拌10秒;⑤搅拌完毕,加热丝开始加热;⑥温度达到S4,打开阀门YVD,开始排液;⑦液面降达S3,继续排液5秒;⑧排液时间到,关闭阀门YVD,一个周期结束。3)工作方式:循环工作方式。①如果没有按停止,排液完成后打开阀门YVA,如此循环……;②如果按下停止按钮SB2,必须一个周期结束自动停止。一、设计要求类别元件编号点数用途及特点初始状态S0~S910用于状态转移图(SFC)的初始状态返回原点S10~S1910多运行模式控制当中,用作返回原点的状态一般状态S20~S499480用作状态转移图(SFC)的中间状态掉电保持状态S500~S899400具有停电保持功能,用于停电恢复后需继续执行停电前状态的场合信号报警状态S900~S999100用作报警元件使用FX2N系列PLC的状态元件注:1.状态的编号必须在指定范围内选择。2.各状态元件的触点,在PLC内部可自由使用,次数不限。3.在不用步进顺控指令时,状态元件可作为辅助继电器在程序中使用。4.通过参数设置,可改变一般状态元件和掉电保持状态元件的地址分配。8知识准备RET1步进程序结束返回RET步进返回指令1步进接点驱动STL步进接点指令程序步梯形图符号功能指令助记符、名称步进顺控指令功能及梯形图符号9知识准备STLS步进顺控指令的意义STL指令的作用一是将上一状态复位,二是激活本状态,将步进接点接到左母线。RET指令的作用是在步进程序结束后返回主母线,使子母线回到原来主母线的位置。知识准备图3-3GX软件编制的状态转移图与状态梯形图对照[STLS20](Y005)(Y004)[SETY010][SETS21]X001M100X003[RET]主母线子母线驱动负载转移条件转移方向GX软件编制的状态转移图与状态梯形图对照步进接点FX软件编制的状态转移图与状态梯形图知识准备图3-3FX软件编制的状态转移图与状态梯形图对照RETSTLS20知识准备状态转移图与指令表SETY010OUTY005OUTY004LDM100LDX001LDX003SETS21驱动负载转移条件转移方向步进接点状态转移图的三要素驱动负载转移条件转移方向编程原则先进行负载驱动处理,再进行转移处理。知识准备负载驱动处理就是该状态的输出处理。转移处理就是根据转移条件和转移方向实现向下一个状态的转移。知识准备将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工作状态,明确各状态的任务、状态转移条件和转移方向,再依据总的控制顺序要求,将这些状态组合形成状态转移图,最后依一定的规则将状态转移图转绘为梯形图程序。状态编程的一般思想:输入输出I/O分配表启动按钮停止按钮SB1SB2高液位传感器中液位传感器低液位传感器S1S2S3温度传感器S4热保护FRX1X0X4X2X3X5X6电磁阀YVC电磁阀YVB电磁阀YVA电磁阀YVD搅拌机KM加热丝HY3Y2Y1Y4Y5Y0思考1、电磁阀采用交流220V,接触器和加热丝都采用交流220V,如何分配输入输出接口?一、I/O接口分配表任务实施X000X001X003LNY000Y001COM2FX2N-48MRCOMY002X005X002Y003Y004COM1Y005X004X006SB1启动按钮S4温度传感器高液位传感器S1中液位传感器S2低液位传感器S3液体AYVAYVB液体B液体CYVC排液YVD电机接触器KM加热PT220V~FULN~220VFU1SB2停止按钮二、PLC输入输出接线图和主电路图任务实施M3~QFKMU1V1W1U3V3W3L1L2L3PE搅拌机主电路U2V2W2FR输入输出I/O分配表启动按钮停止按钮SB1SB2高液位传感器中液位传感器低液位传感器S1S2S3温度传感器S4热保护FRX1X0X4X2X3X5X6电磁阀YVC电磁阀YVB电磁阀YVA电磁阀YVD搅拌机KM加热丝HY3Y2Y1Y4Y5Y0FR热保护三、多种液体混合布局线板实物及工艺要求四、SFC编程输入输出I/O分配表启动按钮停止按钮SB1SB2高液位传感器中液位传感器低液位传感器S1S2S3温度传感器S4热保护FRX1X0X4X2X3X5X6电磁阀YVC电磁阀YVB电磁阀YVA电磁阀YVD搅拌机KM加热丝HY3Y2Y1Y4Y5Y0分解工作状态明确任务(三要素)状态转移图任务分解为8个工序,状态负载条件状态负载条件S20Y0=1X3=1S21Y1=1,Y0=0X2=1S22Y2=1,Y1=0X1=1S23Y4=1,T0=10S,Y2=0T0=1S24Y5=1,Y4=0X4=1S25Y3=1,Y5=0X3=0S26Y3=1,T1=5ST1=1S27Y3=0SB2=1?初始化S0:Y0~Y5=0,X0=1对应8个状态如下:M8002S0S20X0启动(Y0)A液体进入X3低液位(Y1)B液体进入X2中液位(Y2)C液体进入X1高液位(Y4)(T0K100)电机搅拌10秒T0时间到(Y5)混合液体加热X4温度到(SETY3)混合液体排出(T1K50)排液延时T1时间到S21S22S23S24(RSTY3)排液阀关闭M0S0停止S27M0S20不停止则循环RETEND激活SFC状态转移图加梯形图X005(M0)X000M0M8002[SETS0]X3低液位S26S25SFC状态转移图四、编程SFC的特点:1、按照预定的动作执行顺序控制的流程;2、每个状态有其激活的条件,一旦后一个状态被激活,其前一个状态就会自动关闭。初始化[ZRSTY0Y5][ZRSTS20S27]输入输出I/O分配表启动按钮停止按钮SB1SB2高液位传感器中液位传感器低液位传感器S1S2S3温度传感器S4热保护FRX1X0X4X2X3X5X6电磁阀YVC电磁阀YVB电磁阀YVA电磁阀YVD搅拌机KM加热丝HY3Y2Y1Y4Y5Y0X006五、系统安装及调试设计元件布置图,检查元器件的好坏,按照图的要求,正确安装元件。根据PLC外部接线图完成PLC的输入输出接线,并检查有无断路及短路现象。给PLC上电,用GX软件输入状态转移图程序并下载到PLC。将运行模式选择开关拨到“RUN”位置,使PLC进入运行方式,按下启动按钮SB1和停止按钮SB2,以及模拟操作行程开关SQ1、SQ2、SQ3、SQ4的动作,观察交流接触器KM,电磁阀YV1、YV2、YV3、YV4和加热器的线圈是否按要求动作。接入主电路的三相电,并接上电动机进行调试运行。在电动机运转状态下,手动按下热保护继电器动断触点,模拟电动机过载,观察电路是否能够立刻停止运行,具有过载保护作用。六、评分标准项目内容考核要求配分评分标准扣分PLC系统设计1、按要求设计电气系统图(主电路图及PLC接线图)2、设计状态转移图和梯形图30电气系统图设计不符合规范,每处扣2分。最高20分。SFC和梯形图设计不符合规范、程序不优化,酌情扣2~10分。PLC安装接线1、元件选择、布局合理,安装符合要求2、接线符合工艺要求,接点牢固、接触良好20元件选择、布局不合理,不牢固扣2分/处,接点反圈、露铜过长、松动、压绝缘层,未套编码管,扣1分/处。PLC程序调试1、编制PLC程序及通过调试实现控制功能2、操作步骤正确3、接负载试车成功40第一次调试不合格扣10分第二次调试不合格扣20分第三次调试不合格扣30分电气保护每少一项扣2分安全文明生产按照国家安全要求规范生产过程中的行为10时间240min,每超时5min,扣1分得分小结讲解了状态寄存器的分类及其用途重点强调状态的三要素,明确状态转移图(SFC)的特点重点讲述单流程状态转移图的编程原则(先驱动负载,再转移条件,后转移方向)详细介绍了单流程状态转移图的编程方法演示了GX编程软件进行状态转移图编程的方法总结多种液体混合PLC控制的设计步骤I/O分配表I/O接线图按图安装接线工艺要求编程调试分解工作状态明确任务(三要素)状态转移图作业和思考题状态元件的分类和用途?状态转移图的三要素?设计多种液体混合PLC控制系统,绘制I/O分配表,I/O接线图,状态转移图和梯形图、指令表。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如果热保护动作,所有输出停止后,排除故障后重新启动,应继续原来的工序.编制程序完成其功能.
本文标题:项目3-1 多种液体混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