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黄陵中学高新部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政治试题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最近西安奔驰研究生女车主维权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广大网友一边斥责西安利之星4S店的所作所为,一边为奔驰女车主的高素质高情商维权方式点赞。女车主维权现场视频和后续理赔录音,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处处体现哲学思辨。由此可见,哲学是: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B.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本义、哲学的任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并非综合科学,A错误。B: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但并非科学之科学,也不是最高概括的科学,B错误。C:“女车主维权现场视频和后续理赔录音,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处处体现哲学思辨。”说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C符合题意。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有正误之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总结,D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排除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逆向选择题除外),可以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本题可排除ABD,选C。2.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被誉为“见义勇为专业户”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徐州夏爱民.感动并激励着更多的人用心回报社会,把见义勇为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这表明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世界观和方法互相转化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答案】B【解析】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把见义勇为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B符合题意;A错误,应该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错误,世界观和方法不能互相转化;D错误,世界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方法论不具有相对独立性,要由世界观决定。故本题答案为B。;3.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意识C.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D.源自人们的主观想法【答案】C【解析】【详解】A:哲学智慧源自于实践,不是古典文献的流传,A错误。B:哲学智慧不是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意识,B错误。C: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符合题意。D:哲学智慧不是源自人们的主观想法,D错误。故本题选C。4.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首要问题的原因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A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在一些新建办公大楼内外,常见大理石.花岗岩或金属等材质的“镇邪兽”.“转运石”和“风水球”。将事物的发展寄托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将事物的发展寄托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适合题意。考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6.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唯心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故排除D选项;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③②④,故本题选择C选项。7.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心外无物⑤存在即被感知A.②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③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上一切事物当做是主观感觉或者意识的产物,认为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等是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①④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C符合题意;②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不选。故本题答案为C。【点睛】注意掌握判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技巧:(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2)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3)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之外有神、上帝。8.唐代和尚慧能评论“时有风吹幡动”时认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楚国有一个人剑落水中,留下了“刻舟求剑”的故事。慧能和尚和“求剑”的楚国人都错在A.离开物质谈运动B.不懂得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离开运动谈物质D.不懂得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慧能和尚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认为运动不是物质在运动,而是人心在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刻舟求剑,否认了事物是绝对运动的,是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错在没有正确认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D;A、B、C均与题意不符。故选:D。9.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A.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只有保持静止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C.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事物促进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A:“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符合题意。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只有保持静止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说法错误,排除B。C: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但不能改造,C错误。D: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事物促进的发展,D是不科学的。故本题选A。10.“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A选项错误,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B选项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选项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该句诗体现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选项入选。11.近年来,很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大搞知识教育、“神童”教育,幼儿园“小学化”趋向愈演愈烈。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其错误在于没有看到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答案】A【解析】规律是具有普遍性,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揠苗助长”的做法没有看到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故A选项符合题意,应选;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全面把握规律的客观性:(1)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存在着。(2)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条件存在,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条件不存在,规律就不再发挥作用。(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12.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D.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答案】B【解析】题目中,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其观点看到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故B选项入选。A、C、D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点睛:全面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联系①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割裂二者的关系会陷入形而上学或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13.近年来,贵州省长顺县巧用山地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探索出了“一业为主、多品共生、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长顺做法”,形成了山上种果林,山下种葡萄,果林下养鸡,葡萄园观光的生态高值农业模式,使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长顺发展生态高值农业模式,使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这说明①主观必须符合客观②能否转变思维方式决定事情的成败③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④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使农民脱贫致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相关知识。贵州省长顺县巧用山地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探索出了“一业为主、多品共生、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长顺做法”,使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这说明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主观必须符合客观,①③正确;能否转变思维方式会影响我们实践的效果,但不会决定事情的成败,②说法错误,排除;只有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农民脱贫致富,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原因:①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客观性。②重要性: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发挥
本文标题: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3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