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水解B.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C.自然状态下,叶绿体内光反应生成的ATP不能用于细胞的主动运输D.ATP的组成中与脂肪酶相同的元素只有C、H、O【答案】D【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细胞的吸能反应是指细胞内部发生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系列生化反应,这些生化反应需要ATP的分解来获得能量,A正确;酒精发酵过程进行无氧呼吸有ATP的生成,B正确;自然状态下,叶绿体内光反应生成的ATP只用于暗反应,不用于细胞的主动运输,C正确;脂肪酶的组成元素有C、H、O、N,组成ATP的元素有C、H、O、N、P,故相同的元素有C、H、O、N,D错误,故选D。2.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或底物种类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答案】D【解析】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或底物的种类,A项正确;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高,若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B项正确;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C项正确;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最适PH三组,D项错误。【考点定位】探究酶的特性的实验设计【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知道酶的特性的含义及实验设计的原则等是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解答此题应依据实验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通过实验目的或步骤(具有单一因素不同)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在此基础上来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而对相应的组别进行设置。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均含有RNAB.葡萄糖、神经递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均为被动运输C.胰蛋白酶和性激素都需要以mRNA为模板进行合成D.抗体、激素和酶发挥相应作用后均能保持活性【答案】A【解析】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均含有RNA,A项正确;细胞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B项错误;性激素的化学成分为脂质,在酶的作用下合成,不以mRNA为模板进行合成,C项错误;酶发挥相应作用后能保持活性,抗体、激素发挥相应作用后会被灭活,D项错误。4.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反应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反应物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不释放能量D.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H],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常用的能源物质都是葡萄糖,A项错误。无氧呼吸也有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项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的释放,C项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产生丙酮酸和[H],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5.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答案】D【解析】【分析】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3、能量流动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4、能量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5、能量散失途径: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代谢过程)。6、能量散失形式:热能。由于题图中③④分别是兔和狐的粪便,可知①②分别代表的是兔和狐的摄入量而非其同化量,据此分析各选项。【详解】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草)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以热能散失,绿色植物利用的是太阳能,B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同化量的比值,“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应是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而非②/①的比值,C错误;③是兔的粪便,是未能消化吸收的草的部分,④是狐的粪便,是未能消化吸收的兔部分,因此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正确;选D。【点睛】此题考查对能量流动的理解,深刻理解能量流动的概念、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提醒: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6.下列与ATP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中A代表腺苷B.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断裂时会释放大量能量C.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均有ATP的合成D.呼吸作用产生的ATP与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结构不一样【答案】D【解析】【分析】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详解】A.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中A代表腺苷,A正确;B.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代表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断裂时会释放大量能量,B正确;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把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细胞中稳定的化学能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其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中,因此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均有ATP的合成,C正确;D.呼吸作用产生的ATP与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结构相同,D错误。7.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物的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B.蓝球藻和伞藻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其各项生命活动C.颤藻和念珠藻细胞中均有拟核,拟核区域有一环状DNA分子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答案】A【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详解】A.原核细胞没有核仁,其核糖体形成与核仁无关,A错误;B.蓝球藻和伞藻都是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其各项生命活动,B正确;C.颤藻和念珠藻都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均有拟核,拟核区域有一环状DNA分子,C正确;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D正确。8.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A.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B.我国科学家完成首例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C.德国的魏尔肖认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模型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是对细胞学说的补充。【详解】A.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A错误;B.1965年首例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由我国科学家完成,B正确;C.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是由先前存在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C正确;D.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细胞”,D正确。9.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避免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B.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C.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常使用灼烧灭菌法D.试管、烧杯、培养基等可以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答案】A【解析】【分析】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火焰附近存在无菌区域,在此区域进行操作可以防止杂菌污染;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为凝固剂;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用灼烧灭菌法,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用干热灭菌法,培养基、无菌水等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紫外线灭菌法。【详解】A.为避免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A错误;B.琼脂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它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B正确;C.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法,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常使用灼烧灭菌法,C正确;D.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试管、烧杯等也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D正确。10.下列与腐乳、泡菜的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是兼性厌氧菌B.需要控制温度,温度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的效果C.豆腐上长出的白毛、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都与霉菌有关D.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钠,可用比色法检测其含量【答案】B【解析】【分析】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详解】A.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A错误;B.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明显影响,B正确;C.制作豆腐乳时,豆腐上长的白毛叫菌丝,是毛霉菌丝充分繁殖生长的结果,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成膜酵母不是霉菌,C错误;D.可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致畸等作用,亚硝酸钠本身不致癌,D错误。11.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体DNA数目、同源染色对数的相对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B.c表示核DNA数目C.1时期染色体的形态最清晰D.2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也会导致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但DNA数目不变,故可判断图中1表示有丝分裂中期,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a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b表示染色体数目,c表示DNA数目,据此分析。【详解】A.据分析可知,a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A正确;B.c表示染色体上DNA数目,B正确;C.1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最清晰,C正确;D.2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仍以染色体形式存在,D错误。12.在传统的破伤风疫苗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向马等大型动物注射破伤风杆菌类毒素来制备抗血清,而不是直接注射破伤风杆菌外毒素,以避免受体动物的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获得的抗血清中仅含一种抗体B.类毒素具有与外毒素相同抗原特性的低毒或无毒物质C.注射抗血清可以使人获得对破伤风杆菌的长期免疫能力D.类毒素直接引起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分裂分化【答案】B【解析】【分析】制备抗体的传统方法是用抗原多次接种于适当的成年健康动物,激其产生免疫应答,血清中含有大量特异性抗体,又称抗血清或免疫血清;外毒素是细菌毒素的一种,
本文标题: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4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