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项目3正确把握知觉做到知己知彼
项目三正确把握知觉做到知己知彼•感觉和知觉的定义•感觉: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知觉: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一片白色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一声巨响一声春雷•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客观存在的信息为前提,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由知识经验加人脑加工,形成整体的反映。•知觉不是单纯的感觉的综合,还要依赖于知觉者对事物的兴趣、爱好或一般的其他知识经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感觉知觉•对象个别属性与特征整体属性与联系•途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加主观选择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没有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就没有知觉,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知觉的分类•根据对知觉起主导作用的器官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根据知觉反映事物的特征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根据知觉印象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幻觉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定义:从背景中把少数事务区分,从而对他们做清晰反映•举例: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对象的流动性•刺激物的新颖性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整体性•定义: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他们看做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即把多种属性统一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举例:知觉的整体性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知觉整体性的几个组织定律: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知觉的整体性不仅与对象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知觉者的主观状态有关。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理解性•定义: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把该事物看成某种熟悉的类别或确定的对象的过程。•举例:知觉的理解性影响知觉理解性的主要因素•①知识经验: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前提,过去的知识越丰富,理解越深刻、精确、完整。•②言语指导:生动的讲解,身临其境,加深理解。•③个人的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爱好饥饿的人与饱餐一顿的人知觉的恒常性•定义: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印象仍然相对保持不变,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举例:•对过去认识的人不因服装、发型改变而改变,一首歌不会因高、低八度而生疏。•一扇门•3、类型•①大小的恒常性:对物体知觉的印象,不会因为距离远近的不同而改变,远处看建筑物小,近处看建筑物大,但心中的建筑物大小一定。•②形状的恒常性:•③明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不变。如在强烈的阳光下看黑板和在黑暗的夜幕下看白粉笔,人们仍然会把黑板知觉为黑色,粉笔知觉为白色。•④颜色恒常性:不论在黄光照射下,还是在蓝光照射下,总是国旗知觉为红色,橘子知觉为红色,室内的家具在不同灯光照射下,它的颜色相对保持不变。影响知觉的因素•一、知觉者——主观因素•过去学习经验的影响•暗示的影响•从众的影响•动机和需求的影响•情绪的影响•注意力的影响影响知觉的因素•二、知觉对象——客观因素•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性•刺激物的新颖性•刺激物的重复性•三、情景错觉及其应用•定义: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歪曲的知觉。•种类:•1、视错觉•①垂直水平错觉②箭头错觉③锐角错觉④线条干扰错觉⑤对比错觉•2、听错觉•3、嗅错觉•4、时间错觉•5、运动错觉•6、形状错觉错觉错觉错觉错觉错觉错觉错觉错觉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其实它们是由一组同心圆构成。方向错觉运动错觉错觉在管理中的应用•1、错觉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2、错觉有利于管理正确决策•3、错觉有利于通过环境设计提高效率•日本大阪府有一座长750米,宽阔平直的淀川大桥,过去因事故不断,被称为“杀人桥”。自1991年12月26日,在此桥面的双向车道上漆上对称的箭形图案,该桥变成了无人伤亡的“安全桥”,原因在于箭形图案会给驾驶员一种错觉:桥面及行车道变窄,自己与前方车辆距离变小。在这种错觉效果下,放慢车速,产生无车祸的奇效。社会知觉的含义及特点•(一)定义•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主体:•客体:•方式和方法:(二)特点•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认知对象本身是有意识的人,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且处于相应复杂社会关系中。故人们的社会直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具有一定的“文饰性”。•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动时,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故相互间的期望影响其社会知觉。•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人们对这些知觉对象的认识又是通过一些特殊介质而进行,如言行、语言、态度,但都有掩饰自己的内在动机。社会知觉的类型•(一)对他人的知觉•1、定义•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去认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对他人的知觉。•2、对他人知觉的内容•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4)对他人人格的知觉知人者智智人乃善任的前提•3、影响对他人知觉的因素•1)知觉者的特征•个体对他人进行认知时,受自身态度、观点、需要、动机、判断能力的影响。•例:怀疑邻居偷斧子的故事•2)知觉对象的特征•面貌端庄,举止文雅的一般被认为是才高八斗的学者;其貌不扬,举止轻浮的一般被认为是小偷或坏人。•例:法国一家珠宝店被偷(二)自我知觉•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得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那?“•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得不快.所以要有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说:毛毛虫妹妹没有骨骼,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那?“•妈妈:因为毛毛虫妹妹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的.“•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骼,也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那?“•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的.•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二)自我知觉•1、定义•自我知觉是指个体通过对自己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认识。•2、自我知觉的内容•1)生理状况:体重、身高、胖瘦、健康状况•2)心理特征:性格、能力、气质•3)人际关系:自己的行为与表现,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东施效鼙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自我知觉的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三)人际知觉•1、定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生活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都会与他人发生联系,表现为接纳、拒绝、喜欢、讨厌等态度,这体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即相互间的感知,除此之外,彼此之间会形成不同态度,即他人与他人的关系。即所谓的人际知觉。•2、人际知觉的内容•人们不仅要相互感知(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且彼此之间会形成不同的态度(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外延十分广泛:朋友、同事、家庭、师生、干部与群众、买方与卖方、原告与被告、上级与下级、正式和非正式、和谐与非和谐、友好与敌对、正常与非正常。假如你感到自己尊高,你眼前看到的一定是渺小;假如你感到自己渺小,你眼前一定是看见了崇高。•3、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1)人际知觉本身特点•2)知觉者本身的性格特点知识经验情绪状态•3)人与人之间交往频率,相处程度(四)角色知觉•1、定义•人生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个出色的演员,随时随地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每个人必需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角色模式去规范和支配自己的行为,这就需要角色知觉。•2、角色知觉的内容•一是根据个体行为表现推断其角色。•二是对角色的行为标准的认知。•领导:谈吐稳重、精明干练•外交官:沉着冷静、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演员:感情丰富、喜形于色•商人:追求利润,唯利是图•医生:救死扶伤,白衣天使•教师:献身教育,春蚕、蜡烛3、影响角色知觉的因素•1)社会角色的期待:•2)社会角色的冲突:•3)社会刻板印象:社会知觉的类型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定义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去认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对他人的知觉个体用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的观察认识自己,并形成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状态、个性特征的知觉个体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个体根据自己、他人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来认识自己或他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及相应的行为规范的知觉知觉内容1、面部表情2、身体表情3、言语表情4、人格知觉1、生理状况2、心理特征3、人际关系人与人心理上的关系和距离,如亲密友好、疏远冷淡、敌对关系1、根据个体行为表现推断其角色2、对角色的行为标准的认知影响对他人的知觉因素1、知觉者本身特征2、知觉对象的特征1、自我认识2、外界环境1、人际知觉本身特点2、知觉者的性格特点3、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频率1、社会角色的期待2、社会角色的冲突3、社会刻板印象备注*通过表情认识他人固然重要,但人的真实表情是可以掩饰,不仅察其颜,更要观其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自我知觉的主客体是统一的,即自己是知觉的主题的同时,又是知觉的客体*人际关系的外延十分广泛:朋友、同事、家庭、师生、干部与群众、买方与卖方、原告与被告、上级与下级、正式与非正式等。*一个完整的角色知觉包括: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期望、角色评价社会知觉效应及应用•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对比效应•投射效应•第一印象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国家刻板印象美国人印度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迷信,懒惰,落伍,骑墙派保守,狡猾,善于外交,有教养,严肃有科学精神,进去,爱国,聪明,勤劳好艺术,轻浮,热情,潇洒,乐观善于模仿,爱国,尚武,进取,有野心狡猾,欺诈,有野心,残酷,唯物刻板效应•《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悦情绪,这实际上也是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在发生作用。社会知觉效应及应用定义举例1、选择性知觉是指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只是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为知觉的内容1、舞台追光灯2、无边大海上视线被船只海鸥吸引3、黑板上的文字作知觉对象,其他东西背景2、晕轮效应是指由知觉对象的某一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类比对象的效应1、甲乙两个学生上课睡觉2、情人眼里出西施3、对比效应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的现象1、演出节目的顺序2、批评中的对比效应4、投射效应将对自己的感觉倾向或动机投影到你对别人的判断中《天下无贼》中的傻根5、刻板印象根据某人所在的团体知觉为基础判断某人时1、民族刻板印象调查2、相貌丑陋之人无才能6、首因效应将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1、新官上任三把火2、应聘工作的着装、语言7、近因效应指人们认识一系列事物的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奖金的发放自我意识与管理•定义:就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性质:1、社会性2、形象性3、能动性人贵有自知之明;欲胜人者光自胜,凡是治本必先之身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自我要素形成时间自我意识的途径自我意识的内容正确自我认知生理自我出生—3岁通过活动、接触,用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分化抑制过程形成与发展身体、衣着、物品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客观自我评价社会自我3岁—青春期13—14岁与外界
本文标题:项目3正确把握知觉做到知己知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4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