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两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类,共35题,每题1分)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回忆教材中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同时结合题干可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反映的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古代农业经济特点。故答案选择D项。A项表述不全面,B、C项与题意无关。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点评:中国自古就以农业立国,至今仍是农业大国。针对本考点,高考一般从小农经济、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改进等角度命题。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耕作制度和小农经济,且生活气息浓郁,是一道结合现实生活的好题。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下列生产工具中,符合史书记载的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提花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结合所学得出指的是唐朝的筒车,用于灌溉高处的农田。故应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水利3.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间是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两汉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鲁国在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可以说是在认可了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税赋。也就是说,初税亩更接近于现代的税收,所以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把鲁国的初税亩作为我国农业税征收的起点。应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税4.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A.都江堰B.白渠C.大运河D.赵州桥【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天府之国可以看出,这是指都江堰,故选A项;白渠是在关中地区,而不是在四川,排除B项;大运河不涉及到四川地区,排除C项;赵州桥是在河北排除D项。【点睛】本题主要考察都江堰,解答本题需要结合都江堰的作用和影响来分析即可。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注意从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分析,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官营手工业。故选D。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BC项错误,民营手工业或者说是私营手工业在封建社会很长的一个时期里规模较小,只是在明朝中后期才超过了官营手工业。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手工业发展·官营手工业【名师点睛】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质量高,但是不进入市场,在西周时期官府垄断了手工业和商业;私营手工业进入市场,在明代后期占据着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补充。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都是在春秋时期以后出现的。6.《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从中得出的信息最确切的是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B.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C.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时间限制D.江南经济的繁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夜市直至三更尽”“通晓不绝……”反映当时的夜市和晓市繁荣,说明打破了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城市布局的变化;B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属于无关项。故应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市7.考古工作者从一艘打捞的沉船中整理出青铜器、开元通宝、珐琅瓷瓶和青瓷碎片等文物,由此判断该沉船最有可能是A.商朝B.唐朝C.宋朝D.清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青铜器是夏商之后出现的,开元通宝是唐玄宗年间的货币,珐琅瓷瓶是清代才出现,青瓷是宋代出现。综合各个时代我们可知,这艘货船最可能是清代的货船,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8.下列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稀疏而微弱B.发展非常缓慢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到了清朝仍然是缓慢发展,但是主导中国经济的仍然是传统的自然经济。故应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9.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掌握了茶、丝市场D.茶、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是因为中国已经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中国的生产已经取决于世界市场需要而造成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是附庸、是处于劣势的而不是逐渐取得优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只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中国不掌握茶、丝市场,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茶、丝出口在本质上是对中国的掠夺,价格低廉,不会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0.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了“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②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③代表性企业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福州船政局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排除①;洋务运动所创办的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②正确;轮船招商局和福州船政局是前期所创办的军事工业,排除③;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正确,故选C项;排除ABD三项。11.“传奇品质,百年张裕”,成立于1892年由爱国侨领张弼士投资兴办的张裕葡萄酒厂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当初他选择在19世纪末投资创业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C.为了抵制外商企业D.政府的鼓励与推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主要原因应该从内因考虑,排除B;C是目的,排除;结合所学,甲午战后,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A符合题意,排除D。故应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2.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A.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B.公有制经济由21.3%上升为92.9%C.国营经济由19.1%上升为32.2%D.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不足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生产资料由私有到公有,并且公有制占绝大部分,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社会主义改造13.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3年已达到11.67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B.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C.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开放,到2003年经济取得迅速发展,D符合题意。故应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成就14.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上马车夫”——荷兰B.“日不落帝国”——英国C.珍妮机的问世——阿克莱特D.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时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能力,要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结合所学知识,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阿克莱特发明的是水力织布机。故应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珍妮机15.1925年,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有A.报童叫卖《申报》创刊号B.握手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C.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D.摩登女郎身着旗袍吃西餐【答案】A【解析】【详解】《申报》创刊号创立于1875年,此时不是创刊号,A错误,符合题意;握手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民国时期出现,B正确;轮船1872年来到中国,C正确;西餐是鸦片战争之后来到中国,D正确。16.下列对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一位普通女市民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利用假日逛商场,看时装表演B.通过“安居工程”住上了宽敞舒适的住房C.穿着草绿色的军装,起着自行车去上班D.周末在家用移动电话和人聊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以阶级斗争为纲,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穿着草绿色的军装”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自行车”符合“文革”时期较低的物质生活水平。故C项正确。A项,该项描述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时装表演”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文革”时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B项,该项描述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安居工程”和“宽敞舒适的住房”体现了社会保障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故排除。D项,“移动电话”等通讯技术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故排除。17.粮票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它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作用,仅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之物。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工业、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票证是我国进行计划经济的表现,票证失去原本作用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生活物资的丰富,所以ABC项是导致变化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票证失去原本作用说明国家不再对相关物资进行统一管理,故D项不是导致变化的原因,故选D。18.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据材料“16世纪……对东方的探险……而黄金提供动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寻金热”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材料反映了当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追求黄金,故B正确;寻找黄金的目的不是传播宗教,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反映了资本主义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黄金是外交政策的
本文标题: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93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