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美学考试大纲来源:自考3652014-12-0210:39打印|收藏|大|中|小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要求考生能够了解美学学科的概况,系统掌握美学学科的性质和定位、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美学的诞生和发展、美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问题,以及审美与人生的关系等基本内容,尤其对于美学学科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美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问题、审美与人生的关系等问题应当深刻理解。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一、美学史上的几种看法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四、美学研究的方法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一、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二、鲍姆加登与美学学科的诞生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一、美学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第四节审美与人生一、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二、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第五节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二、美与审美形态三、美感与审美经验四、艺术和审美教育三、考核知识点1.美学的学科性质2.美学的研究对象3.美学学科的发展4.美学的哲学基础5.美学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的方式6.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四、考核要求1.识记(1)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2)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3)“美学”的原初意义和现实变化(4)实践概念的含义(5)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人生实践之一(6)审美活动、美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艺术活动、审美教育等基本概念的内涵2.领会(1)美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全面、准确地理解审美活动(2)美学学科研究的研究方法(3)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4)美学理论应当以实践存在为哲学基础(5)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6)审美境界的主要特点3.应用(1)结合实例谈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2结合实际分析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审美活动第二章审美活动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地认识审美活动的存在机制、基本性质与内涵。对审美活动对于人生的意义,审美活动的内在过程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树立起健康而合理的审美观。在理解审美活动的性质的同时,掌握审美活动的内在机制与构成审美活动的诸环节。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二、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第二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一、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二、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第三节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一、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二、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三、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第四节审美活动的发生一、审美发生理论概述二、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三、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三、考核知识点1.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2.审美活动的性质3.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4.审美作为人的基本己的存在方式5.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6.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主体的基本存在状态7.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及其向审美对象的转化8.审美对象的基本性质9.四种审美发生的理论10.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四、考核要求1.识记(1)审美需要及其特征(2)审美理想及其特点,审美理想对于审美活动的作用(3)审美趣味的特点,审美趣味的标准是什么(4)审美体验及其特点(5)审美惊异的特点(6)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原则,色彩、线条、形态的审美特性(7)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8)审美活动的特殊性(9)审美活动与一般价值活动的特殊性(10)关于审美发生的诸种理论:游戏说、生物本能说、巫术说、劳动说2.领会(1)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2)审美活动是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3)审美活动的自律性与他律性(4)审美活动为什么是一种价值活动(5)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有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6)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7)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8)事物的物质因素成为审美的条件(9)审美对象具有客观性的原因(10)为什么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对象的审美条件才能实现地向审美对象转化(11)掌握劳动说的意义与不足(12)审美发生的条件和标志3.应用(1)举例说明审美活动是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2)为什么说趣味无争辩的观点是有害的(3)举例审美活动是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4)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什么是审美体验,并概括其特点(5)结合具体作品谈一谈审美对象的形式规律的多样性统一原则第三章审美形态论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提供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审美形态理论的性质和特点、审美形态的历史发展,重点掌握悲剧与喜剧、崇高与优美、丑与荒诞等审美形态的只要特点,六种审美形态概念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为本章考核的重点。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审美形态的性质和特征一、审美形态的界定二、审美形态的特征第二节审美形态的历史发展一、审美形态的历史性二、审美形态和思维三、审美形态与语言四、审美形态与文化第三节优美与崇高一、优美二、崇高三、优美和崇高的比较第四节悲剧与喜剧一、悲剧二、喜剧三、作为人生存在的悲剧与戏剧第五节丑和荒谬一、丑二、荒谬三、丑与荒谬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三、考核知识点1.审美形态的性质和特征2.审美形态的历史发展3.优美与崇高的内涵、特点和比较4.悲剧与喜剧的内涵、特征5.丑和荒诞的内涵、特征6.作为人生存在的悲剧与喜剧7.作为特殊审美形态的抽与荒诞四、考核要求1.识记(1)审美形态、审美情趣的定义(2)审美形态的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的内涵(3)审美形态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和历史基础(4)崇高、优美的概念及特点(5)悲剧、喜剧的概念及特点(6)丑、荒诞的概念及特点2.领会(1)审美形态的基本特征(2)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审美形态与人的语言的关系,审美形态与文化精神的关系(3)美学史上的崇高与优美,作为两种审美形态的崇高与优美(4)悲剧理论了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戏剧理论的历史考察(5)丑和荒诞的产生,丑与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基本原因3.应用(1)举例说明审美形态的人生实践性质(2)举例说明审美形态的主要类型及其关系(3)举例说明优美和崇高的关系(4)论述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喜剧与人生实践的关系(5)论述丑与荒诞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的原因(6)论述荒诞与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的关系第四章审美经验论一、基本要求学生应该了解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发展状况、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审美心里机制的建构与调节方式,掌握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与特征、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二、审美经验基本性质三、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一、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二、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三、审美经验的心建构第三节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一、呈现阶段二、构成阶段三、评价阶段三、考核知识点1.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过程2.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3.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4.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5.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6.审美经验的心理结构7.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四、考核要求1.识记(1)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过程(2)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审美心理机制的形成和调节方式(4)直观、想象、审美态度等概念的基本内涵2.领会(1)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2)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3)审美经验各种构成要素的特点和作用(4)审美经验各个阶段的内在特征3.应用(1)结合实例分析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2)结合实例分析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3)结合实例分析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的作用(4)结合实例分析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第五章艺术论(一)一、基本要求学生应该对历代学者从与众不同角度对艺术所下的定义有所了解;弄清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和区别,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重点掌握艺术品的意象和意境,艺术的功能等。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艺术与艺术品一、几种对艺术定义的简要考察二、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三、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第二节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一、物质实在层二、形式符号层三、意象世界层四、意境超验层第三节艺术品:创造意象世界一、什么是意象二、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第四节意境一、什么是意境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第五节艺术的功能一、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二、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三、审美在艺术诸功能中的首要地位三、考核知识点1.几种有代表性的艺术定义2.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与联系3.艺术作品的四层次及其关系4.意象的结构与类型5.艺术的意象的审美特点6.意境的内涵与类型7.艺术的多元功能与核心内容四、考核要求1.识记(1)八种流行的艺术定义(2)艺术品的四个结构层次(3)意象的定义与结构(4)意象的四种主要类型(5)意象的四个基本特征(6)意境的内涵(7)艺术品的多元功能2.领会(1)为什么说给艺术下定义是困难的(2)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与联系(3)意象的物态变化的过程(4)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5)意境和意象的关系(6)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3.应用(1)具体分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艺术是如何想非艺术领域渗透的(2)以一件艺术品为例说明其四个结构层次及其关系(3)结合具体作品说明意境的存在形态(4)结合具体作品说明审美功能在艺术作品中的首要地位第六章艺术论(二)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系统了解艺术的存在方式,把握艺术创造中天才的创造发挥的状态及其特征,重点掌握意象的创造及其接受的过程。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艺术的存在方式1.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2.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3.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第二节艺术意象的创造与生产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2.意象的孕育3.意象的生产第三节艺术创造力与艺术技巧1.艺术的天才是客观存在的2.艺术敏感3.艺术想象力4.灵感5.艺术技巧第四节艺术的形态1.艺术形态的划分标准2.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五节艺术意象的重建与接受1.艺术接受的核心仍是意象生成,即重建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3.艺术品的鉴赏过程三、考核要求1.识记(1)作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品的三个基本特征(2)艺术天才、灵感等范畴及其特征(3)艺术的敏感及其特征(4)艺术分类的原则(5)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6)艺术鉴赏过程中的艺术鉴赏过程中的观、品、悟三个阶段及其特征2.领会(1)领会艺术存在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2)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3)意象孕育、创造、生成过程(4)艺术操作在意象生产中的作用(5)划分艺术类型有哪些标准(6)艺术接受的核心、本质和过程(7)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特征3.应用(1)举例说明艺术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中的原因(2)举例说明意象物态化和生产过程(3)举例说明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的作用(4)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5)举例说明在鉴赏过程中艺术意象是怎样重建的第七章审美教育论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西美育思想的源流,明确美育的内涵,区分美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异同点,领会美育诉诸干性、潜移默化、能动性的特点,理解美育怡情养性、化性起伪的功能,并结合实例阐述美育与人生境界的关系,谈谈美育如何造就审美的人。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中西美育观的源流一、中国美育思想简述二、西方美育思想简述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第三节美育的特点一、诉诸感性二、潜移默化三、能动性第四节美育的功能一、移情养性二、化性起伪第五节美育的目的三、考核知识点1.中西美育观的源流2.美育的内涵3.美育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的特点4.美育移情养性、化性起伪的功能5.美育的目的四、考核要求1.识记(1)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历史线索(2)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的美育观(3)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席勒、马克思等人的美育观(4)美育的内涵(5美育诉诸感性、潜移默化与能动性的基本含义(6)移情养性、化性起伪的基本含义(7)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造就审美的人2.领会(1)中国美育思想的深厚渊源(2)中西方美育思想发展的异同点(3)美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区别(4)儒、道、禅美育的“化育”
本文标题:美学-考试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9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