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试化学试题1.化学点亮生活,下列对生活中的化学理解正确的是A.节日燃放的烟花,利用了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燃放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B.古代合成颜料中国蓝的化学式为BaCuSi4O10,可改写成BaO·CuO·4SiO2C.MnO2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作H2O2分解的氧化剂D.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使用烧碱对玻璃刻蚀而成的【答案】B【解析】【详解】A.烟花是碱金属、锶、钡、铁等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呈现的颜色,由于大多数金属都是重金属,所以对环境有害,故A错误;B.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时: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含氢元素的H2O最后写,所以BaCuSi4O10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4SiO2,故B正确;C.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双氧水分解速率,故C错误;D.雕花玻璃是HF与SiO2反应形成,故D错误。故选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l2O3、MgO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铝、铁、铜相比较,在自然界中铜元素的含量最低、铁元素含量最高C.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态Al2O3、MgO的方法冶炼Al、MgD.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用氨制碳酸铵的反应都会产生温室气体【答案】A【解析】【详解】A.氧化铝和氧化镁的熔点很高,所以可以作高温材料,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是二氧化硅,故A正确;B.自然界中元素的含量高低依次是O、Si、Al、Fe等,所以铝、铁、铜相比较,自然界中含量最低的是Cu,最高的是Al而非Fe,故B错误;C.MgO的熔点很高,电解熔融态MgO冶炼Mg会增大生产成本,工业上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来冶炼镁,故C错误;D.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都会产生二氧化碳,用氨制碳酸铵,制备原理为:2NH3+CO2+H2O=(NH4)2CO3,不产生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A。3.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答案】B【解析】【详解】A.漂白粉的成分含有氯化钙、次氯酸钙,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都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漂白粉的成分是氯化钙、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Ca(ClO)2,故B正确;C.氢氧化钙溶解度小,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来制取漂白粉的,故C错误;D.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故D错误。故选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和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鸡蛋白水溶液中滴加硫酸铵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D.煤的干馏是指高温下煤在空气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变化,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答案】A【解析】【详解】A.油脂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氨基酸含有羧基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正确;B.棉、麻是植物纤维,只含有C、H、O元素;丝、毛是蛋白纤维,蛋白质由C、H、O、N元素组成,还可能含有S、P等,N、S、P燃烧会生成其各自的氧化物,故B错误;C.硫酸铵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故C错误;D.煤的干馏是指煤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B.SiO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是一种两性氧化物C.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D.H2SO4、NaOH、K2CO3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它们均为离子化合物【答案】A【解析】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故A正确;B.SiO2与氢氟酸反应不是生成盐和水,所以SiO2不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C.CO2的水溶可以导电,是由于碳酸电离产生离子,所以CO2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故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难点是选项B,解答选项B需要明确相关概念。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6.在标准状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体积CH4和HF所含的电子数相同B.pH=12的Na2CO3溶液中c(OH-)=1×10-2mol/LC.2.4gM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为2.24LD.由H2O2制2.24L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A【答案】C【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HF是液态,所以无法计算所含电子数,故A错误;B.0时水的离子积为:1.2×10-15,pH=12即H+浓度为10-12mol/L,则c(OH-)=mol/L,故B错误;C.2.4gMg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化学计量关系Mg——2HCl——H2,可知n(H2)=0.1mol,即标况下,氢气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故C正确;D.双氧水生成标况下氧气2.24L,即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反应方程式2H2O2=2H2O+O2↑可知,双氧水中的2个O原子从-1价升高到0价,即转移2个电子,0.1mol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故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水的离子积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数值不同。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SO2与0.5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B.含1molCl-的NH4Cl溶液中NH4+数目小于NAC.10gD216O和10gH218O中含有的中子数均为5NAD.向2mL0.5mol/L硅酸钠溶液中滴入适量盐酸制硅酸胶体,所得胶粒数目小于0.001NA【答案】A【解析】【详解】A.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所以1molSO2和0.5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小于2NA,转移电子数小于2NA,故A错误;B.含1molCl-的NH4Cl为1mol,NH4Cl溶液中的NH4+会发生水解,故NH4+数目小于NA,故B正确;C.1个D216O分子含有10个中子,10gD216O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10=5mol,1个H218O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10gH218O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10=5mol,个数均为5NA,故C正确;D.胶粒是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将2mL0.5mol/L硅酸钠溶液滴入盐酸中制得硅酸胶体,所含胶粒数目小于0.001NA,故D正确。故选A。【点睛】A项为易错点,注意可逆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达到100%转化。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2I-+2H++H2O2===I2+2H2OB.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D.用铁棒作阴极,碳棒作阳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2H2OH2↑+Cl2↑+2OH-【答案】C【解析】【详解】A.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故A正确;B.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HCO3=BaCO3↓+NaOH+H2O,所以离子方程式为:HCO3-+Ba2++OH-═BaCO3↓+H2O,故B正确;C.Al(OH)3与过量的氨水不反应,故C错误;D.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所以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H2↑+Cl2↑+2OH-,故D正确。故选C。【点睛】C项为易错点,注意氢氧化铝只能溶于强碱不能溶于氨水等弱碱。9.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单质是最理想的燃料,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1/3,E与C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F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B.元素D与A一定形成共价化合物C.元素B可能与元素A形成多种共价化合物D.若元素D是非金属元素,则D的单质可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答案】B【解析】【详解】A的单质是最理想的燃料,即A元素是H元素,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1/3,说明C只能是第二周期的元素即C是O元素,E与C同主族即E是S元素,由于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能确定F是Cl元素,B可能是Li、Be、B、C、N几种元素中的一种,D可能是F、Na、Mg、Al、Si、P中的一种。A.元素F是Cl元素,C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ClO4,是一种强酸,故A正确;B.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所以与A元素即H元素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F,也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H,故B错误;C.元素B可能是C元素,能够与H形成多种碳氢化合物,故C正确;D.D元素可能是非金属元素Si,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故选B。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和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并干燥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混合液C.焰色反应时,铂丝需用稀硫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D.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答案】D【解析】A、具有塞子或活塞的仪器使用前需要查漏,容量瓶和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均不需要干燥,故A错误;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错误;C.焰色反应时,铂丝需用稀盐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故C错误;D.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配得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D正确;故选D。1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金属钠投入到烧杯中的FeCl2溶液中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NaHSO4溶液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A.全部B.只有①②⑤C.只有②③⑤D.只有③④⑤【答案】D【解析】①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再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遇到空气沉淀被氧化为红褐色沉淀;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生成偏铝酸钾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NaHSO4溶液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生成碳酸氢钠固体;③④⑤选项符合题意,正确答案:D。12.汽车尾气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CxHy)、碳等,直接排放容易造成“雾霾”。因此,不少汽车都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处理过程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尾气造成“雾霾”与汽油未充分燃烧有关B.尾气处理过程,氮氧化物(NOx)被还原C.PtRh催化剂可提高尾气净化反应的平衡转化率D.使用氢氧燃料电池作汽车动力能有效控制雾霾【答案】C【解析】【详解】A.汽油未充分燃烧可增加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CxHy)、碳等的排放,可造成“雾霾”,故A正确;B.尾气处理过程中,氮氧化物(NOx)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故B正确;C.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平衡转化率,故C错误;D.使用氢氧燃料电池作汽车动力能减少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CxHy)、碳等的排放,能有效控制雾霾,故D正确。故选C。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A.分液时取出下层液体B.存放浓硝酸C.收集NO气体D.吸收尾气中的SO2【答案】D【解析
本文标题: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3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