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卷(含解析)一、语法知识及课文基础1.“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A.主谓短语B.联合短语C.偏正短语D.同位短语【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短语的类型。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分析所给例句,结合短语各类型特点确定答案。本题例句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明代医药家”和后一部分的“李时珍”指的是同一人,也就是说前后两部分词语不同,但复指同一个人物,所以应为同位短语。答案为D项。【点睛】短语是又叫词组。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简单的短语可以充当复杂短语的句法成分,短语加上句调可以成为句子。短语基本类型有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其他的短语类型还有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同位短语、量词短语、介词短语等。考生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掌握各种类型短语的特点,答题时对号入座。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他这会还在.足球场上,怎么办呢?(动词)B.你应该朝.那边走的,否则就错了。(介词)C.通过..这件事,我懂事多了。(动词)D.新建成的金丰大厦比.旁边那栋楼高多了。(介词)【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词性知识。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所考查的词语放回到句子中,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C项,“通过”可以做动词,义项有:从一端或一侧到另一端或另一侧,穿过;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征求有关的人或组织的同意或核准。“通过”还可以做介词,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如“通过老艺人收集民间故事”。C项中,“通过这件事”,“通过”应为介词。故此题答案为C项。3.“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A.近宾语B.定语C.远宾语D.补语【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句子成分。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分析例句,划分句子成分,确定答案。本题所给例句是一个双宾语句,主语省略了,谓语为“问”,“他”是“问”的对象,“一件事”是“问”的内容,“他”和“一件事”都是“问”的宾语,其中“他”是近宾语,“一件事”是远宾语,故此题答案为C项。4.“这条鱼,往少里说,也有二斤”中的“往少里说”是A.宾语B.同位语C.复说语D.插说语【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句子成分。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分析例句,划分句子成分,确定答案。本题所给例句,“这条鱼”是主语部分,“有二斤”是谓语部分,“往少里说”是句子中的独立成分,不与其他句子成分发生结构关系,同时既不起连接作用,也不表示语气,但在表达上起到了辅助作用,属于插说语。故答案为D项。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应该一起抓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这件事情的经过。B.这座房子朝.南他朝.北跑掉了。C.他在.学校里你是没看见吧,他不在.那里吗?D.运动会上,他得.了百米冠军他的字写得.很漂亮。【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词性知识。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所考查的词语放回到句子中,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A项,前一个“和”是连词,后一个“和”是介词;B项,前一个“朝”是动词,后一个“朝”是介词;C项,两个“在”都是动词;D项,前一个“得”是动词,后一个“得”是助词。故此题答案为C项。6.下列词中都是..兼类词的两组是A.导演领导标准认为床B.讨厌突出便宜困难漆C.策略必须决定回答画D.内行工作秘密壮大眼【答案】B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兼类词知识,兼类词是指一个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所考查的词语放置到一定的语境中来分析。A项,“认为”只能做动词。B项,“讨厌”既可以做形容词,又可以做动词;“突出”既可以做动词,又可以做形容词;“便宜”既可以做形容词,又可以做名词,还可以做动词;“困难”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形容词;“漆”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动词。C项,“必须”只能做副词。D项,“内行”既可以做形容词,又可以做名词,“工作”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动词,“秘密”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形容词;“壮大”既可以做形容词,又可以做动词;“眼”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量词。故此题答案为BD两项。7.“教育局打电话通知办公室派人下午到局里开会”是A.连动句B.兼语句C.连动兼兼语句D.紧缩复句【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句式知识。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分析所给例句,结合各类句式的特点确定答案。本题所给例句,主语为“教育局”,谓语为“打电话”“通知”,宾语部分为“办公室派人下午到局里开会”,其中“办公室”既是受“打电话通知”支配的宾语,又是“派”的主语,而“人”既是“派”的宾语,又是“到局里开会”的主语,故此句为连动兼兼语句。答案为C项。8.下列两个词组分别是动宾结构、动补结构的是A.有人、吃饭B.进城、很新鲜C.说清楚、拿了去D.洗衣服、洗干净【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词组的类型。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分析所给词组,结合词组各类型特点确定答案。A项,“有人”和“吃饭”都是动宾结构;B项,“进城”是动宾结构,“很新鲜”是偏正结构;C项,“说清楚”“拿了去”都是动补结构;D项,“洗衣服”是动宾结构,“洗干净”是动补结构。故此题答案为D项。9.下列与其他三个句式不同..的是A.唱一个歌给我听B.炒一个菜给我吃C.倒一杯茶给我喝D.拿一支笔给我用【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句式知识。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分析所给选项,确定每个句子的句式特点,找出答案。A项,“给”是介词,表示引进对象,“我”不做“给”的宾语。BCD三项中“给”都是动词,其中B项,“我”既是“给”的宾语,又是“吃”的主语;C项,“我”既是“给”的宾语,又是“喝”的主语;D项,“我”既是“给”的宾语,又是“用”的主语,故BCD三项都是兼语句,A项不是兼语句,故此题答案为A项。10.下列成语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君入瓮有目共睹指鹿为马引狼入室惹火烧身B.望而生畏凿壁偷光登堂入室缘木求鱼抛砖引玉C.愚公移山郑人买履两小无猜壮志凌云茅塞顿开D.后起之秀孜孜不倦瞠目而视一见钟情明知故犯【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成语的结构类型。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分析所给成语的结构特点,确定答案。A项,所给成语都是兼语式结构,B项,所给成语都是连谓式结构,C项,所给成语都是主谓式结构,D项,“后起之秀”“孜孜不倦”“瞠目而视”都是偏正式结构,“一见钟情”“明知故犯”是连谓式结构。故此题答案为D项。11.下列句子的划线部分全部属于....补语的一项是①他写了三篇②他唱了三遍③他休息了三天④他浪费了三天⑤他买了二米⑥线长二米⑦工作了半夜⑧工作到半夜才下班⑨新书买了两次⑩新书买了五本A.①③⑤⑦⑨B.②④⑥⑧⑩C.①④⑤⑧⑩D.②③⑥⑦⑨【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句子成分中的“补语”。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阅读题干要求,明确考查方向,再分析所给句子,分别划分句子成分,找出答案。①“三篇”是“写”的宾语,④“三天”是“浪费”的宾语,⑤“二米”是“买”的宾语,⑩“五本”是“买”的宾语,因此凡是选项中包含这几个句子的,都不符合题干要求。此题答案应为D项。12.选出全是..偏正短语的一组A.报纸杂志多么自豪他们的朋友保持安静B.我的祖国非常疲乏皎洁的月光破格提拔C.雄伟壮丽果子成熟美丽的风景表达清楚D.打量一番紧张不安悠扬的笛声刻苦钻研【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词语的结构类型。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分析所给词语的结构特点,结合短语各类型特点确定答案。题干要求找出“全是偏正短语”的一组,首先要明确,偏正短语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本题中,A项,“报纸杂志”是联合短语,“保持安静”是动宾短语;B项,所给词语都是偏正短语;C项,“雄伟壮丽”是联合短语,“果子成熟”是主谓短语,“表达清楚”是动补短语;D项,“打量一番”是动补短语,“紧张不安”是联合短语。故答案为B项。13.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C.东欧国家看不上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句的语意不明是由“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即“禁止取缔”有两种语义关系:其中一种是动宾关系的意义,即“禁止做某事”;另一种是并列关系的意义,即“禁止和取缔某事”。为消除歧义,可在“禁止”和“取缔”之间加上“并”等连词。C句的语意不明是由“多义词组”造成的。即动补结构“看不上”的一种意思是“看不起”;另一种意思是“看不着”。为消除歧义,可将“看不上”改为“轻视”等表意明确的词。D句的语意不明是由“成分指向不同”造成的。即肯定都是警方“表示愤慨”,但“愤慨”的对象,一种是“报案者”,一种是“围观者”;或者说“愤慨”的原因,一种是因为“报案人说了些不实的话”这件事情,另一种是因为“围观者坐视不管”这件事。为消除歧义,本句可在“称”后面加上“的”。【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这一题主要是辨析“语意不明确”这一类语病。一般都有语义不明确(歧义)的毛病,不过其中造成语义不明确的情况又不同。如D句的语意不明是由“成分指向不同”造成的。即肯定都是警方“表示愤慨”,但“愤慨”的对象,一种是“报案者”,一种是“围观者”;或者说“愤慨”的原因,一种是因为“报案人说了些不实的话”这件事情,另一种是因为“围观者坐视不管”这件事。为消除歧义,本句可在“称”后面加上“的”。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艳影彳亍冷漠凄婉B.颓杞寂寥彷徨迷惘C.凄清惆怅榆荫浮澡D.船蒿沉淀峥嵘笙箫【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可通过语音辨析、字形辨析、语义辨析、结构辨析、语境辨析等方法判断用字是否正确。B项,“杞”应为“圮”,颓圮:倒塌,堕落,败坏的意思。C项,“澡应为藻”,“藻是水中植物。D项,“蒿应为“篙”,船篙是船桨。故此题答案为A项。15.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及词语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落笔,诗人便将自己置于长天秋水的大背景之中,当然也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意境中。“独立”“湘江”“橘子洲”三词,点明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属于写实兼写虚手法。B.“看”这一动作,其对象包括“万山”“层林”“漫江”“百舸”——这是近观和远眺;还包括长天的鹰、水底的鱼——这是仰视和俯瞰。“红遍”“尽染”“碧透”,则展示出物象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C.“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不仅是对上述各物象的总结,也是将物象提升为意象的一个概括。“万类”中,无论是静态物,还是动态物,诗人均赋予它们灵性,一个“竞自由”,便使“万类”鲜活起来。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百侣”们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一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的各路军阀看得如同粪土一般。万户侯——本为汉朝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此处指代大军阀、大官僚。【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再对比选项得出答案。A项,“点明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分析不正确,“独立”“湘江”“橘子洲”三词
本文标题: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卷(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44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