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体和染色体的复制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B.有丝分裂间期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细胞增殖实现了染色体和细胞质的均等分裂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使染色单体数目加倍【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真核生物细胞增殖通常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为(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3)中期:染色体均匀排列在赤道面上;(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各自形成染色体并均匀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细胞分裂间期负责染色体的复制和细胞分裂所需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也包括中心体的复制,A选项正确;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但着丝粒数量没有发生变化,故染色体数不会加倍,B选项错误;细胞增殖实现了染色体的均等分裂,但雌性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当中存在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C选项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使得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故染色单体数目会归零,D选项错误。2.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分裂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之比都为1∶2∶1C.甲细胞进行中心粒复制,发出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不规则地分布于细胞中,故其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由纺锤丝牵引至细胞两极,故其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故其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选项正确;甲、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1:2:1,但乙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故B选项错误;中心粒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但甲细胞为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中心粒的复制已经完成,C选项错误;根据题图可知,该生物细胞含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应属于动物细胞,故D选项错误。3.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C.蜜蜂没有经过受精作用的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峰D.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但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也体现了体细胞(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孤雌生殖是有性生殖中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是指卵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不能体现全能性,C错误;人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但该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关于细胞衰老、凋亡与坏死的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体积都缩小B.青蛙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属于细胞坏死现象C.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病原体感染D.细胞衰老与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理过程【答案】D【解析】A.衰老细胞的体积的缩小,细胞核体积增大,A错误;B.青蛙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现象,B错误;C.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的主动性的编程性的死亡过程,C错误;D.细胞衰老与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理过程,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衰老、凋亡与坏死5.近日,浙江大学胡汛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了“用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小苏打水,去除癌细胞中乳酸分解产生的氢离子,使癌细胞更少地利用葡萄糖,从而加速癌细胞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后细胞生命活动不再受基因控制B.癌细胞中氢离子越少,越有利于对葡萄糖的利用C.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代谢增强D.该疗法与常规治疗中的化学疗法的原理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后形成的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并且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而易在身体中转移的细胞。【详解】细胞癌变后,细胞的生命活动依然受到原有基因的控制,A选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去除癌细胞中乳酸分解产生的氢离子会使癌细胞利用的葡萄糖减少,故癌细胞中氢离子越少,越不利于对葡萄糖的利用,B选项错误;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增殖快,故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需要的能量越多,代谢增强,C选项正确;化学疗法的原理是抑制DNA的复制,从而导致癌细胞无法增殖,故该疗法与常规治疗中的化学疗法原理不同,D选项错误。6.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C.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为: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详解】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选项正确;孟德尔提出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未提出“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选项错误;孟德尔认为生物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C选项正确;孟德尔认为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选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B。7.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遗传因子(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性状表现为晚熟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C.F1自交后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EE、Ee和ee,其比例为1∶2∶1D.F2的性状表现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纯合的晚熟水稻EE和早熟水稻ee杂交,F1的遗传因子为Ee,表现型为晚熟水稻,F1自交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详解】由于亲本是纯合的晚熟水稻EE和早熟水稻ee杂交,所以F1的基因型组成是Ee,表现型为晚熟,A正确;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中,遗传因子E:e=1:1,但雌雄配子数目不等,雄配子数目多于雌配子数目,B错误;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自交后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C正确;由于晚熟受遗传因子E控制,早熟受遗传因子e控制.F2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所以F2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Dd),种下F1让其自交得到F2,种下F2豌豆种子,发现F2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且高茎∶矮茎=3∶1。关于实现F2中高茎∶矮茎=3∶1的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②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含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④只需要①项条件,而不需要②③项条件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根本原因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雌、雄配子,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子代,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此外,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详解】在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数量相等的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这是实现3:1的条件,①正确;受精时,只有含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才有可能实现3:1,②正确;含不同基因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否则会影响子代数目,③正确;①②③都是实现3:1的条件,④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特别是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要求考生掌握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理解F2中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出现的条件,明确3:1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但也需要特定的条件。9.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答案】D【解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反之,基因型相不同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身高相同,A正确;在缺光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正确;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均为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ii,表现为O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环境、性状【名师点睛】结合“基因型+环境=性状”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时,注意各项描述个体间的异同是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10.某种蛙眼色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表现型蓝眼绿眼紫眼基因型A_B_A_bb、aabbaaB_现有蓝眼蛙与紫眼蛙杂交,F1有蓝眼和绿眼两种表现型,理论上F1蓝眼蛙∶绿眼蛙为()A.3∶1B.3∶2C.9∶7D.13∶3【答案】A【解析】由题意分析已知蛙的眼色蓝眼是双显性A_B_,绿眼是A_bb或aabb(必须含有bb),紫眼是aaB_.由于蓝眼蛙(A_B_)与紫眼蛙(aaB_)交配,F1仅有蓝眼(A_B_)和绿眼(A_bb、aabb)两种表现型,故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所以F1蓝眼蛙为AaB_,比例为1×3/4=3/4;绿眼蛙为Aabb,比例为1/4,即F1蓝眼蛙和绿眼蛙的比例为3:1;选A。【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分离比类型题的解题技巧(1)看F2的组合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将特殊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比值为9∶3∶4,则为9∶3∶(3∶1),即4为后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3)确定出现特殊分离比的原因。(4)根据特殊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或推断子代相应表现型的比例。11.玉米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茎杆紫色(Y)对茎杆绿色(y)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以基因型为ddYY和DDyy的玉米为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高杆绿茎植株种植,并让它们相互授粉,则后代中高杆绿茎与矮杆绿茎的比例为A.5∶1B.8∶1C.3∶1D.9∶7【答案】B【解析】依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DdYy,在F2高杆绿茎植株中,基因型为Ddyy占2/3,DDyy占1/3,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2种,分别为2/3Dy、1/3dy,让它们相互授粉,则后代中高杆绿茎:矮杆绿茎的比例=(1-1/3×1/3):(1/3×1/3)=8:1,B项正确,A、C、
本文标题: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44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