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吕梁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山西省吕梁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吕梁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A.B“拟人”错,C前后非因果关系,“承载着知识的传递与族群间沟通的任务”的是文字,“汉字”范围缩小了。D“充分发挥互联网“面”的优势,传统文化便可广为传播”过于绝对。2.A.本文的主题不是“文化识别度”。3.D.“重获新生”表述错误4.答案:B.解析:A.没有外貌描写。C.小说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文情节简单,并没有跌宕起伏。D.本文主旨是:人与人之间尤其邻里之间要懂得互相体谅、包容与关爱。5.(1)讨厌关门声。每天都被关门声震醒,刚开始尚能忍受,后来忍无可忍,想去警告,却被妻子阻拦。(2)习惯关门声。后来火气基本消了,每天听完那“咣”的声音便会很快睡去。(3)惦记关门声。后来听不到关门声竟然失眠。(4)理解关门声。孩子解释以前重重关门是特意让妈妈听见,放心睡觉。“我”理解了孩子。(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2分;答对3点4分,全都答对6分。只答出“我”对关门声的反应经历的过程,没有分析,只给1分。)6.第一种:主人公是“我”。原因:①“我”是故事的线索,故事情节围绕“我”情感的变化展开。(2分)②“我”对孩子关门声的态度由讨厌到理解,表现出小说的主旨:人间自有真情在,人与人之间要懂得互相体谅、包容和关爱。(2分)③“我”善良、有同情心,小说通过“我”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2分)第二种:主人公是孩子。原因:①孩子虽然笔墨不多,但文章是通过他的关门声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②小说中的孩子孝顺父母、体谅邻居,表现出人性的真善美,反映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体谅的主题。(2分)③小说塑造孩子形象,意在呼唤人们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帮助。(2分)7.答案:B.解析:A.错,材料一提到,进入国家集训队(约260人)可获清华北大保送。C.错,幼儿园无中生有。D.错,主观臆断。8.答案:C.解析:A.错,“每年都有”从文中看不出来。数以万计也只是2017年的数据,之前的并不知道。B.错,“高校也将能录取到真正的人才”无中生有。D.错,“没有因为喜欢数学而去的了”太过片面。9.答案:(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辅导班市场。(2)完善升学制度,小升初或初升高的评判标准多元化。(3)正确积极引导,让真正有兴趣的孩子学习,得到更专业的辅导。(4)家长应理性对待奥赛。(每点2分,答对3点即给满分)10.答案:A.11.答案:C.答: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12.答案:A(B).A项,“不眠不休”用词不当,应改为“不喝一勺汤水”。B项,跟随高仙芝,此战也未取得胜利。13.答案:(1)秀实六岁时,母亲病重,他急得七天不喝一勺汤水,母亲病情好转才肯吃饭,当时人们称他为“孝童”。(疾病,病重;勺饮,名词活用作动词,喝一勺汤水;病间,病愈,病情好转。每点1分,句意2分。)(2)封常清追击败兵,秀实说:“敌人派出老弱的士兵,是引诱我方,请大规模搜索。”(北,败兵;饵,名词作动词,引诱;索,搜索。每点1分,句意2分。)14.答案:C,“何日”句可知,“实写诗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表述错误。15.答案:(1)直抒胸臆。(1分)“流光容易把人抛”直接抒发时光流逝之快,岁月无情的感慨。(2分)(2)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1分)通过初夏樱桃变红和芭蕉叶颜色变绿,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家国衰亡的伤感。这是一个亡国遗民的深沉慨叹,乐景中寄予了无限的悲凉之情。(2分)16.(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每空1分)17.答案:C解析:A、B项,取消和思维定势不搭配;D项“防止”语义过重。18.答案:D“我们在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上”应放在最前面,与下文“在学习理解上”,“在贯彻落实上”相照应。19.答案:B解析: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徒陈空文:徒:仅仅,只是。陈:叙说,陈述。只讲空话,并不实行。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一般不作定语。时不我待: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珍惜并充分利用时间。循序渐进: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20.答案:1、屈尊改为亲自2、光临改为到来3、荣幸改为欣喜4、惠存改为保存5、高足改为学生(5分,1点1分)21.答案提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文章可以围绕“志”或“勤”来写,观点准确2分,有论据分析得2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得2分。不围绕“志”或“勤”来写,整体得0分。示例一:有志者事竟成。凡能有所成就者,无不是有志之人。“志”让项羽破釜沉舟,一举击败秦军;“志”让詹天佑砥砺奋进,成为中国铁路之父;“志”让鲁迅毅然弃医从文,拯救万民于水火。示例二:天道酬勤。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古往今来,多少成功之人,无不是通过挥汗如雨的付出才开启了通向成功与真理的大门。所以只要勤劳,自有酬报。22.依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言文参考译文】段秀实字成公,本是姑臧人,他的曾祖父师濬,出任陇州刺史,留在那里没有回家乡,于是变为汧阳籍人。秀实六岁时,母亲病重,他急得七天不吃不喝,母亲病情好转才肯吃饭,当时人们称他为“孝童”。到长大了,深沉忠厚,能决断,慷慨激昂有救天下的志向。被推荐为明经,他的朋友轻视他,秀实说:“搜章摘句,凭这本事不能为国立功。”就放弃了。玄宗天宝四年(745),跟随安西节度使马灵察征伐护蜜有功,任安西别将。灵察罢官后,又跟随高仙芝。仙芝征伐大食,围困了怛逻斯城,碰到敌人救兵来了,仙芝的军队撤退,部下都失散了。秀实在暗夜中听到副将李嗣业的声音,认出他,就批评他说:“害怕敌人而逃跑,是不勇敢,为了自己脱险而让大家陷入危难,是不仁义。”嗣业听了很惭愧。于是与秀实召集逃散的士兵,又组成了军队,回到安西,请秀实任判官,升任陇州大推府果毅。后随封常清征伐大勃律,驻扎在贺萨劳城,与敌人作战打胜了,常清追击败兵,秀实说:“敌人派出老弱的士兵,是引诱我方,请大规模搜索。”搜获了所有伏兵,俘虏了众多敌兵。这之后,改任绥德府折冲都尉。肃宗在灵武避难,下诏调李嗣业率五千安西军到自己行宫。节度使梁宰想逗留观望形势的变化,李嗣业暗中答应了,秀实责备他说:“天子正危急,臣子却想安逸,你经常自称为大丈夫,现在真如同妇孺!”嗣业因此坚决请求梁宰发兵。于是向东进兵,用秀实为副帅。李嗣业任节度使,秀实正守父丧,嗣业上表起用他为义王的助手,充任节度使判官。安庆绪奔逃到邺城,李嗣业与众将领围困了他,把作战物资放在河内,安排秀实兼怀州长史,主持怀州事务,还兼留后。当时军队疲劳,钱粮缺少,秀实接连不断地督运粮草,招兵买马,充实前线军队。各路军队在愁思冈激战,李嗣业中流箭阵亡,众将推举荔非元礼代管嗣业的军队。秀实听到这件事,立即送信给白孝德,让他派兵护送嗣业的灵柩到河内,秀实亲自与文武官员到县境迎接,并拿出全部私人钱财给嗣业办丧事。
本文标题:山西省吕梁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5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