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吕梁高级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吕梁高级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亚五国的共同特点是()A.都与我国相邻B.都是内陆国C.地形均以山地为主D.河流全属于内流河【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亚。【详解】中亚五国居亚欧内陆,均为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我国相邻。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B正确。2.下列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B.地处西风带,深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D.境内多为外流河、外流湖【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详解】中亚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由于位于大陆内部,受海洋气流影响小,故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故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内流湖。故选A。读图,回答问题。3.西亚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结合下图判断该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A.里海沿岸地区B.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C.红海及其沿岸地区D.地中海沿岸地区4.中东石油输出线路中外运量最大的是A.波斯湾——管道——地中海——西欧、北美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东C.波斯湾——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西欧D.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西欧、北美【答案】3.B4.D【解析】本题考查中东地区。【3题详解】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通过管道运输,或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出阿拉伯海用船出口世界各地,故本题选B。【4题详解】中东石油输出主要依靠海运,主要输出到西欧、北美和日本。西欧、北美的输出量大,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有限,所以在中东石油输出路线中,外运量最大的是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西欧、北美路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A.本州、九州、北海道B.北海道、本州、九州C.北海道、九州、本州D.九州、本州、北海道6.图中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是A.④B.③C.②D.①7.图中岛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B.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C.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D.气候温暖湿润【答案】5.D6.D7.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日本。【5题详解】日本南部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从南向北开放(沿九州、本州、北海道依次开放)。故选D。【6题详解】结合东亚地区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可以判断,朝鲜半岛南部与日本岛南部都分布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北部的北海道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是①。正确答案选D。【7题详解】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日本国内资源短缺、市场狭小,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运入所需要的原料。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日本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的原因。读“世界两条著名大河的相对位置及水系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地势B.纬度C.降水丰富程度D.气温和热量条件9.甲河和乙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A.雨水、冰雪融水B.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C.冰雪融水、雨水D.雨水、雨水【答案】8.C9.D【解析】【8题详解】图中甲为尼罗河,流经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支流少;乙是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支流多,两河流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影响因素是降水,C正确。尼罗河流经撒哈拉沙漠地区,地势平坦形成树状水系,刚果河流经过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地形主要影响水系特点。纬度主要影响热量条件,对支流密度影响较小,故选C。【9题详解】图中甲河是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受降水影响,夏季为汛期,主要补给类型是大气降水。乙是刚果河,发源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大,主要补给类型是大气降水。地处热带地区,海拔较低,没有冰雪融水攻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不是主要的补给类型。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一般,掌握世界主要河流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况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比较分析。读世界四个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下列关于上图所示四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区域都濒临印度洋B.四区域居民大多都信仰伊斯兰教C.四区域都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D.四区域都有热带沙漠分布11.图示区域中,某地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堪称农业发展奇迹。该地位于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答案】10.C11.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不同区域自然、人文特征的差异。【10题详解】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甲地是朝鲜半岛,临太平洋,丁是以色列,临地中海,A错。丁是以色列,居民主要是犹太人,信仰犹太教,B错。朝鲜半岛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没有热带沙漠分布,D错。四区域都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C对。故选C。【11题详解】读图,甲图中的半岛沿海平原区,土壤肥沃,降水丰富,A错。乙图中的印度河沿岸平原土壤肥沃,B错。丙区域是世界主要石油产区,农业以牧业为主,C错。丁区域的以色列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但农业科技发达,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堪称农业发展奇迹。D对。12.有关巴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国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B.该国境内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C.该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D.该国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详解】赤道穿过巴西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巴西的南部,巴西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故A正确;巴西境内有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亚马孙河,长度最长的是非洲的尼罗河,故B正确;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北部平原人口稀疏,故C不正确;该国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故D正确,故选C.13.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是A.亚马孙河水源B.热带雨林C.野生动物D.野生植物【答案】B【解析】【详解】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因此全世界都希望巴西重点保护有“地球之肺”之称的自然资源是亚马孙热带雨林.亚马孙河水源、野生动物、野生植物不是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故选:B.14.巴西人种复杂,人口最多的是A.白种人B.混血种人C.黑种人D.印第安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巴西的人口分布和城市。在拉丁美洲各国中,巴西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葡萄牙语主要是巴西的通用语言,主要人种是白种人。尽管巴西被称为“人种大熔炉”,但是仍然是白种人最多。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15.图中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的地方是A.TB.PC.RD.Q16.有关甲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国现在的主导产业是工矿业B.该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D.国徽上有该国的两种特有动物---袋鼠和鸸鹋【答案】15.A16.A【解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15题详解】澳大利亚西北部T处,夏季受西北风影响,多雨,冬季受信风影响,少雨,为热带草原气候。P地位于澳大利亚位于信风的迎风坡,且受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Q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R地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故选A。【16题详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服务业迅速发展.目前,服务业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故A叙述不正确.该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D.国徽上有该国的两种特有动物---袋鼠和鸸鹋故选A.17.赤道没有通过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拉丁美洲【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详解】欧洲位于地中海以北,全部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全部位于30°N以北。故选B。18.苏伊士运河直接连通的海洋是()A.地中海、大西洋B.红海、黑海C.印度洋、红海D.地中海、红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19.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港,最近的航线要依次经过A.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B.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C.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琼州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轮船出波斯湾,必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从印度洋到太平洋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从南海向北到上海港,要经过台湾海峡,故选D项。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海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21.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22.有关该大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B.因纽特人是主要土著居民C.多数国家通用语言为葡萄牙语D.混血种人口比重较大【答案】20.C21.B22.D【解析】【20题详解】安第斯山脉是由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山脉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南北狭长。【21题详解】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带,纵贯南北,受其影响,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22题详解】南美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巴西通用葡萄牙语,其他国家多通用西班牙语;印第安人是土著居民;当地居民及外来的各人种之间通婚使得混血种人口比重较大。考点:南美洲地形及影响、居民特点。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3.E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受到A.暖流影响B.大气环流影响C.海陆分布影响D.寒流影响24.F处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降水C.地形D.洋流25.M处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A.温带海区B.寒暖流交汇C.上升流的影响D.河流的注入【答案】23.D24.A25.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23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非洲大陆西岸,E处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对当地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且位于东南信风带,受离岸风影响,气候干燥。故选D。【24题详解】F处地中海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而该地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的原因是因为陆地缺失,选项A正确。【25题详解】M处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由于本格拉寒流和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将富含磷酸盐等营养盐类的下层冷海水带到表层,导致海洋浮游生物繁衍迅速,大量鱼群来此觅食.故选C.二、综合题(3个小题,共50分)26.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部分区域图。材料二最近几年发达国家在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工业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下图所示。(1)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2)苏门答腊岛的气候类型是,成因是,自然带是。(3)C是河,发源于国,该河流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均,原因是。(4)东南亚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此状况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案】(1)西(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2)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带(
本文标题:山西省吕梁高级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58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