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求职择业的准备1精选-课件
求职择业的准备第五章面对就业你准备好了吗?2首先,同学们应该确立正确的职业方向,这是建立在客观评价自身综合素质、科学分析我国以及所在地区高校的就业形势,正确处理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关系基础之上的。此外,毕业生还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求职择业的过程伴随着大学生心理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对自信心、承受力、意志力、适应力、耐挫力等心理素质考验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盎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成才。同时,还要准备一些相关的资料,比如求职信、个人简历等等。在就业市场上,无论你采取何种求职方式,都需要准备一份求职材料。求职材料是让用人单位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选择自己的重要因素之一。3以上的这些都是本章将重点讲述的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大学生应该知道:如何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如何做好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如何做好求职择业的材料准备。4Contents第一节确立正确的职业方向1第二节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2第三节求职择业的材料准备35第一节确立正确的职业方向6▫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大众化”时代以来,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各种媒体经常讨论的话题。而事实上,许多毕业生未能就业的主要原因是“有业不就”,他们想的不是“就不就业”的问题,而是“单位好不好”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好单位”呢?薪水待遇、单位名气、工作性质、岗位职务、城市户口,这些哪一个更重要呢?7一、科学分析就业形势•作为一名求职者,同学们预先一定要科学地分析就业形势。只有建立在对就业形势全面、客观、理性的分析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避免多走弯路。8就业人数急剧增加2010200720031999212万人480万人630万人101万人1999年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毕业生将达758万人。2011758万9形势估计和预测的基本依据1.供给分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快速变动,从8.3亿劳动力资源存量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供给会增大。单就高校毕业生来说,由于高校扩招增幅较大,毕业生数量会迅速增长700多万以上。研究生招生也呈跳跃式发展,增幅相当明显。•高增长会形成高存量,如若不考虑社会需求,与社会需要脱节,则会造成存量膨胀。因此,在高校扩招的同时,要抓紧研究专业结构调整问题,并力图找到一条消肿扩求的路子。10112.需求分析•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但因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还不成问题,特别是本科以上毕业生近两年仍会呈供不应求的态势。•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断下降,就业缺口会不断扩大。这是我国劳动力资源过剩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的。新增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新增就业人员的需求,而且下岗和失业人员在增加。•专家称,劳动力资源过剩将成为新世纪我们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12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特点•首先,选择知识含量高的工作和考研的毕业生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加入WTO,导致我国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更新产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只有那些具有高学历的人才才能胜任这项重担,故各企业以提供高薪、解决住房、发放安家费、提供良好发展空间等措施聘请高学历人才。13•其次,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或行业成为毕业生的首选。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他们提供的薪水高,有良好的福利保障,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并有科学系统的培养计划,如国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海尔等企业,国外的摩托罗拉、三星、西门子等企业,对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国有大型企业经济的复苏,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有所回升,特别是国防工业、国家支柱性企业,各地方知名企业都成为毕业生的理想就业单位。14•另外,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员的待遇提高了,并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报考公务员的学生明显增多。15•最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择业观念尚存在偏差。有些毕业生就业概念过于狭窄,一心向往“到大公司去、到大城市去”,反而错过很多就业良机。16二、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1、正视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大众化的教育现实。目前,中、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农业院校大学生应该突破以前固守的“精英教育”观念,抛弃落后的大学生优越感,放下架子,摆正心态,明确定位,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大众化的教育现实,这也是进一步找到理想工作的心理基础。2、转变就业观,调整就业期望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院校毕业生择业产生了很多的误区,而农业院校毕业生中的误区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重城市轻农村,大多数毕业生喜欢留在城市,而不愿到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部分农科毕业生过分强调个人享受等等。针对这种现象,毕业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选择职业不能单凭主观愿望,一个人能从事什么职业,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社会的需求,个人的素质条件,政策的限制等。农业大学学生必须摒弃旧的就业观,增强市场观念,从个人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理想和现实困难和机遇的关系。3、在农村、基层中寻找新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高素质的大学生,农村的广阔天地也为大学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农业院校大部分专业都与农业有关,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在服务基层中更具备专业技能的优势,因此投身农村、基层和偏远地区、中小城市具有更为乐观的就业前景。近年来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服务基层计划”、“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都进一步拓展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架起了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桥梁。广大农村迫切需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投身到农村去,传播科技星火,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农业大学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择业观念,树立献身基层、扎根农业的职业观。中国农村21世纪的辉煌也正在等着来自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去创造。三、全方位提高自身能力,直面市场竞争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广大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扩大知识面,培养市场经济、管理经营能力、农业高新技术的运用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打好深厚的专业基础,具备精良的专业素质。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必备条件,因此,在校大学生必须抓住宝贵的学习时间,学好专业理论知识,不仅要掌握现有知识,而且要加强前沿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通过参加第二专业、辅修专业、选修和自学其他课程等方式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可调性,这样才能深厚自己的核心知识,拓宽知识领域,适应社会需求,达到高质量的就业目标。除了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还应该重视通用知识,尤其是语言能力的积累。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各领域与国际的接触日益深化,外语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很多企业都把外语能力要求作为用人的一项基本要求。2、注重实践环节,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除了应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之外,还应培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重视每一次实践机会,亲自动手、动脑,培养实践、创新及自学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率。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广阔天地中锻炼自己,如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勤工助学以及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商业活动等。3、加强思想道德培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农业院校毕业生除了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其它知识的学习。要提高多种综合素质,包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勤勤恳恳、踏实肯干、思想敏锐等素质;摒弃目光短浅、胸无大志、急功近利、精明世故、眼高手低、轻视他人、工作拈轻怕重、挑三拣四等种种不良习气。4、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要加强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相关方面的知识,追踪国内国外学科、经济等方面最新的动态,平时要勤于动脑,敢于提问,乐于交流,善于总结,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四、正确处理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没有无个人的社会,也没有纯粹孤立的、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个人与社会总是息息相关、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这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个人个人个人社会社会社会25•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人生的基本矛盾。它是人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没有人生。它贯穿人生发展过程的始终,是人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具体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自我修养与社会规范等矛盾中,人生就是面临这些矛盾并不断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存在和发展的。•只有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正确进行人生的选择。同样,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也难免遇到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取舍与抉择,是值得每个人认真考虑的问题。26人生价值观问题本质上就是对社会的奉献或者说对社会的义务与责任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理解这一问题,应当把握以下几点:•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对社会的奉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个人价值的基本标志,体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为自己和为他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金钱与人生价值三个关系。27•相信每一名大学毕业生都能够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从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找到自己闪亮的坐标点。28第二节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29大学生求职择业,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求职择业的过程伴随着心理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对自信心、承受力、意志力、适应力、耐挫力等心理素质考验的过程,所以求职择业也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成才。那么,大学毕业生应该做好哪些心理准备呢?30一、毕业生应做好的心理准备•(一)自信的心理准备•自信心是指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绪体验,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自信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是人产生自信心的基础。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真正有自信的人表现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既不自己贬低自己,也不盲目自负。毕业生通过对自己的全面认识,对职业的详细了解,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实力、有魅力、有吸引力的,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鼓励自己,肯定自己。31•在求职的过程中,许多大学毕业生容易走两个极端:自卑和自负。•自卑感较强的人,常常通过牺牲自己的权利来向旁人证实自己,从而变得唯唯诺诺,丧失很多机会;•自负心较重的人往往不认真审视自己,而是把自己罩在一个虚幻膨胀的光环中,变得盛气凌人,使别人避而远之,实际上自负的人心里恰恰隐藏着深深的自卑,这两种心理状态都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产生的。32怎样能够真正变得自信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锻炼:•一是学会正视别人。正视别人等于告诉他:我很诚实,且光明正大。因此练习正视别人不但能给你信心,也能为你赢得别人的信任。•二是适当加快走路速度。较快的步伐则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请,我相信自己能成功。”因此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增长。33(二)竞争的心理准备•竞争是市场的本质,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推动力。人们往往是在竞争中获得了自我成就感,也是在竞争中获得了自己的位置。竞争是社会运作的一种方式,与世无争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要主动或者被动地参与到竞争中去,只有在竞争中占上游或者在竞争中被甩下的区别,没有逃避竞争
本文标题:求职择业的准备1精选-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98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