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SNT 2797-2011 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MPCR-DHPLC法
书书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犛犖/犜2797—2011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犕犘犆犚犇犎犘犔犆法犇犲狋犲犮狋犻狅狀狅犳犱犻犪狉狉犺犲犪犵犲狀犻犮犈狊犮犺犲狉犻犮犺犻犪犮狅犾犻犻狀犳狅狅犱—犕犘犆犚犇犎犘犔犆犿犲狋犺狅犱20110225发布2011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书书书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盈九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君怡、曹际娟、郑秋月、王顺芝、高小博、李苏龙、李建民、王秋艳、赤列加措。Ⅰ犛犖/犜2797—2011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犕犘犆犚犇犎犘犔犆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包括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的MPCRDHPLC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包括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的MPCRDHPLC快速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789.6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27403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SN/T0973 进出口肉及肉制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检验方法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MPCR(multiplexPCR):多重PCRDHPLC(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变性高效液相色谱TEAA:三乙基铵乙酸盐4 生物安全措施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应由具备资格的工作人员检测致病菌,所有培养物应小心处置。应按照GB19489的有关规定执行。5 废弃物处理和防止污染的措施5.1 检测过程中的废弃物需经121℃高压灭菌处理至少30min后再弃置。5.2 检测过程中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参照标准GB/T27403的规定执行。6 原理多重PCR,又称多重引物PCR或复合PCR,它是在同一PCR反应体系里加上两对以上引物,同时1犛犖/犜2797—2011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的PCR反应,其反应原理,反应试剂和操作过程与一般PCR相同。DHPLC分析技术是应用离子对反相液相色谱原理对DNA片段进行分离。离子对采用三乙基胺乙酸盐缓冲溶液(TEAA),核苷酸片段分子中带负电荷的磷酸根基团与TEAA分子中带正电荷的氨基发生静电作用相互吸引,同时TEAA分子中的三个乙基与固定相C18表面的烷基发生疏水作用力而相互吸引,通过流动相中的乙腈的梯度洗脱达到将不同大小的核苷酸片段分离。7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纯度应为色谱纯,水为灭菌超纯水。所有试剂均用无DNA酶污染的容器分装。7.1 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7.2 犜犪狇DNA聚合酶。7.3 dNTP:dATP、dTTP、dCTP、dGTP。7.4 10×PCR缓冲液:见A.1.1。7.5 引物:引物序列见表A.1。7.6 TE溶液:见A.1.2。7.7 10%SDS。7.8 蛋白酶K(20mg/mL)。7.9 氯化钠溶液(NaCl):5mol/L和0.7mol/L。7.10 10%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7.11 三氯甲烷。7.12 异戊醇。7.13 酚。7.14 异丙醇。7.15 70%乙醇。7.16 DHPLC缓冲液:见A.1.3。7.17 双料缓冲蛋白胨水:见A.1.4。8 主要仪器和设备8.1 PCR仪。8.2 DHPLC仪。8.3 离心机(离心转速18000犵)。8.4 PCR超净工作台。8.5 微量可调移液器和灭菌吸头:2μL、10μL、100μL、200μL、1000μL。8.6 灭菌PCR反应管。9 方法提要与检测程序9.1 方法提要本方法采用四重PCR同时扩增四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四重PCR产物再利用DHPLC非变性条件下的DNA分离技术,根据DNA扩增片段长度的不同,按照从小到大顺序依次洗脱核苷酸片段,从2犛犖/犜2797—2011而对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进行快速检测。9.2 检测程序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MPCRDHPLC检测的流程图见图1。图1 犕犘犆犚犇犎犘犔犆法检测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流程图10 操作步骤10.1 样品制备、增菌培养和分离以无菌操作取样品25g,粉碎后加入装有225mL双料缓冲蛋白胨水的无菌三角瓶或拍击式均质袋中,摇晃3min~5min或拍击1min,将三角瓶或均质袋封口后在36℃培养4h~6h(样品在冷藏或冷冻条件下保存10d之内的需要培养4h;保存时间在10d以上的需要培养6h)。从增菌肉汤中取出10mL加入到装有10mL双料缓冲蛋白胨水的试管中,混匀后在36℃培养18h~24h。10.2 增菌液模板犇犖犃的制备取10.1中培养的二次增菌液1.5mL,加到1.5mL无菌离心管中,13000犵离心1min;吸弃上清液,取沉淀,加567μLTE溶液(pH8.0),悬浮,加30μL10%SDS和3μL蛋白酶K(20mg/mL),混匀,37℃温浴1h;加100μL氯化钠(5mol/L),混匀,加80μLCTAB/NaCl溶液(10%CTAB和0.7mol/L氯化钠),混匀,65℃温浴10min;加等体积三氯甲烷/异戊醇(体积比为24∶1),混匀,13000犵离心10min;取上清液,加等体积酚/三氯甲烷/异戊醇(体积比为25∶24∶1),混匀,13000犵离心10min;取上清液,加0.6倍体积异丙醇,轻轻混匀,13000犵离心10min;取沉淀,用70%乙醇清洗2次,干燥,加100μLTE溶液(pH8.0)溶解,此即为DNA溶液。若不能立即检测,可保存于-20℃备用。也可使用商业化的DNA提取试剂盒并按其说明制备模板DNA。用于阳性对照的菌株应按10.2的步骤同时进行DNA的制备操作。10.3 犇犖犃浓度和纯度的测定取5μLDNA溶液加ddH2O梯度稀释至1mL,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测260nm3犛犖/犜2797—2011和280nm处的光密度值。DNA的浓度按照式(1)计算获得:犮=犃×犖×50/1000…………………………(1)式中:犮———DNA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微升(μg/μL);犃———260nm处的吸光值;犖———核酸稀释倍数。1OD260nm=50μg/mL双链DNA。当OD260/OD280比值在1.7~1.9之间时,适宜于PCR扩增。10.4 犘犆犚扩增10.4.1 PCR反应体系(25μL):10×PCR缓冲液3μL;dNTPs(10mmol/L)3μL;犜犪狇DNA聚合酶(5U/μL)0.2μL;模板DNA4μL(50ng/μL);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各引物对(10μmol/L)浓度分别为1μL、0.5μL、1μL、2μL;水补足至25μL。10.4.2 反应条件:94℃预变性3min;94℃变性60s,56℃退火60s,72℃延伸6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7min,4℃保存反应产物。将PCR产物进行DHPLC分析。注:PCR反应参数可根据基因扩增仪型号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10.5 犇犎犘犔犆检测10.5.1 犇犎犘犔犆分析条件10.5.1.1 色谱柱:PSDVB&C18DNASep色谱柱(4.6mm×50mm,粒度3μm)。10.5.1.2 柱温:50℃。10.5.1.3 流动相:0.0min,55%缓冲溶液A,45%缓冲溶液B;0.5min,50.2%缓冲溶液A,49.8%缓冲溶液B;3.6min,41.8%缓冲溶液A,58.2%缓冲溶液B;6.8min,38.2%缓冲溶液A,61.8%缓冲溶液B;9.9min,36.3%缓冲溶液A,63.7%缓冲溶液B;13min,35%缓冲溶液A,65%缓冲溶液B。10.5.1.4 流速:0.9mL/min。10.5.1.5 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光源:150WXenon灯;激发谱带宽:15nm;发射谱带宽:15.3nm;检测灵敏度:在波长350nm积分2s)。10.5.1.6 上样量:PCR产物5μL。10.5.2 犇犎犘犔犆分析10.5.2.1 将装有PCR产物的反应管放置在DHPLC金属板的微孔中。10.5.2.2 登录DHPLC分析系统,按照10.5.1设置DHPLC分析条件,建立检测程序并运行。10.6 质控对照设置检测过程中应分别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为扩增片段的阳性克隆分子DNA或阳性菌株DNA,阴性对照为非目标致病菌DNA。11 结果及判断11.1 质控标准11.1.1 阴性对照:无吸收峰出现。11.1.2 阳性对照:出现典型的PCR产物吸收峰,且峰吸收值大于3mV。4犛犖/犜2797—201111.1.3 不符合上述对照质控标准的视为无效。11.2 结果判定和报告11.2.1 若在与阳性对照相同的出峰时间,检测样品无扩增吸收峰出现,可判定样品结果为阴性,直接报告未检出相对应的致病菌。11.2.2 若在与阳性对照相同的出峰时间,检测样品出现典型的PCR产物吸收峰(参见附录B),且吸收峰值大于3mV时,可判定该样品结果为可疑阳性。11.2.3 若在与阳性对照相同的出峰时间,检测样品出现典型的PCR产物吸收峰,但吸收峰值小于3mV时,建议样本重做。重做结果峰吸收值仍小于3mV则为阴性,否则为可疑阳性。11.2.4 对于可疑阳性结果,应按照相关检测方法(GB/T4789.6和SN/T0973)做进一步的生化鉴定和报告。5犛犖/犜2797—2011附 录 犃(规范性附录)试剂和引物序列犃.1 试制配制犃.1.1 10×犘犆犚缓冲液200mmol/LTrisHCl、pH8.4,200mmol/L氯化钾,15mmol/L氯化镁。犃.1.2 犜犈缓冲液10mmol/LTrisHCl、pH8.0,1mmol/LEDTA、pH8.0,用DEPC处理过的水配制并进行高压灭菌。犃.1.3 犇犎犘犔犆缓冲液缓冲溶液A为0.1mol/LTEAA;缓冲溶液B为0.1mol/LTEAA+25%乙腈,缓冲溶液C为25%乙腈;缓冲溶液D为75%乙腈。犃.1.4 双料缓冲蛋白胨水蛋白胨 20.0g氯化钠10.0g磷酸氢二钠(含12个结晶水) 18.0g磷酸二氢钾3.0g蒸馏水1000mL将各成分加入蒸馏水中,搅混均匀,静置约10min,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调至pH7.2±0.1,121℃高压灭菌15min。犃.2 引物序列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MPCRDHPLC检测所用引物序列见表A.1。表犃.1 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犕犘犆犚犇犎犘犔犆检测所用引物序列序号基因名称致病菌名称引物序列预期片段/bp1犾狋肠产毒性大肠杆菌2犫犳狆肠致病性大肠杆菌3犻犪犾肠侵袭性大肠杆菌4狉犳犫E肠出血性大肠杆菌5’gcacacgcagctcctcagtc3’5’tccttcatcctttcaatggcttt3’5’ggaagtcaaattcatgggggtat3’5’ggaatcagacgcagactggtagt3’5’ctggatggtatggtgagg3’5’ggaggccaacaattatttcc3’5’attgcgctgaagcctttg3’5’cgagtacattggcattggcatcgtg3’2182943204996犛犖/犜2797—2011附 录 犅
本文标题:SNT 2797-2011 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MPCR-DHPLC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510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