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SNT 2126-2008 黑麦草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书书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犛犖/犜2126—2008黑麦草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犐犱犲狀狋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犜犻犾犾犲狋犻犪狑犪犾犽犲狉犻犆犪狊狋犾犲犫狌狉狔犪狀犱犆犪狉狉犻狊20080904发布20090316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书书书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建平、周国梁、黄国明、印丽萍。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Ⅰ犛犖/犜2126—2008黑麦草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境植物检疫中黑麦草腥黑穗病菌(犜犻犾犾犲狋犻犪狑犪犾犽犲狉犻)的检测和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境禾本科草种和粮谷类产品中黑麦草腥黑穗病菌的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085—2000 植物检疫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方法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3.1犘犆犚 犘狅犾狔犿犲狉犪狊犲犆犺犪犻狀犚犲犪犮狋犻狅狀聚合酶链式反应。3.2犇犖犃 犇犲狅狓狔狉犻犫狅狀狌犮犾犲犻犮犪犮犻犱脱氧核糖核酸。3.3犱犖犜犘 犇犲狅狓狔狉犻犫狅狀狌犮犾犲狅狊犻犱犲狋狉犻狆犺狅狊狆犺犪狋犲脱氧核苷三磷酸。3.4犫狆 犫犪狊犲狆犪犻狉碱基对。3.5犜犪狇酶DNA聚合酶。3.6犈犅溴化乙锭。4 原理黑麦草腥黑穗病菌(犜犻犾犾犲狋犻犪狑犪犾犽犲狉犻CastleburyandCarris)属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黑粉菌纲(Ustomycetes),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腥黑粉菌科(Filletiaceae),腥黑粉菌属(犜犻犾犾犲狋犻犪)。被侵染的植株结实时,种子被病菌冬孢子侵占,形成菌瘿。冬孢子形态学特征和PCR反应特性是鉴定该种病原菌的依据。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参见附录A。5 仪器设备5.1 多功能显微镜。1犛犖/犜2126—20085.2 体视显微镜。5.3 低速离心机。5.4 往复式振荡器。5.5 干热灭菌器。5.6 高压灭菌器。5.7 PCR仪。5.8 凝胶成像系统。5.9 实时荧光PCR仪。5.10 生物培养箱。5.11 可调微量加样器(2.5μL~200μL)。5.12 载玻片(长×宽为25.4mm×76.2mm,厚0.8mm)。5.13 盖玻片(18mm×18mm)。5.14 网筛(孔径100μm和20μm)。6 药品试剂6.1 次氯酸钠溶液或漂白粉精片(化学纯)。6.2 吐温20(Tween20)。6.3 席尔氏浮载剂(见GB/T18085—2000附录A)。6.4 无荧光显微镜物镜镜头浸泡油(Nd=1.516)。6.5 溴化乙锭(EB)。6.6 封片剂:指甲油或阿拉伯树胶。6.7 琼脂糖。6.8 蛋白酶K。6.9 RNA酶。6.10 EDTA(0.5mol/L,pH8.0)。6.11 TE(pH8.0)。6.12 DNAMarker。6.13 无水乙醇。6.14 酚。6.15 三氯甲烷。6.16 异丙醇。6.17 异戊醇。6.18 犜犪狇DNA聚合酶。7 实验室检验7.1 样品接收接收待检样品时,应核对记录,报检号、品名、批号、原产地、样品编号、送样员姓名、接样员姓名和接样日期。7.2 制备平均样品在样品预备室内将待检样品在样品袋内充分混匀,制成平均样品,每样1kg。7.3 样品洗涤检验7.3.1 取样从平均样品中称取50g作为试验样品。2犛犖/犜2126—20087.3.2 洗涤离心试验样品倒入灭菌三角瓶内,加蒸馏水100mL,再加吐温201滴~2滴,用铝铂纸或Parafilm膜封住三角烧瓶瓶口。将三角瓶放在往复式振荡器上振荡5min,洗涤液经过孔径100μm和20μm网筛过滤,用灭菌水冲洗孔径20μm网筛上的截留物,洗涤三次后将截留物转移至离心管内,1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取沉淀物。7.3.3 定容沉淀物中加入席尔氏浮载剂,定容至1mL~3mL。7.3.4 镜检用微量加样器吸取沉淀物悬浮液15μL~20μL至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制片。在100×显微镜下镜检,检查是否有表面呈疣状突起的腥黑穗病菌冬孢子。每份试验样品的离心沉淀物至少检查5张玻片,每片按视野依次全部检查。7.4 菌瘿检查镜检发现每个玻片超过10个具疣状突起孢壁纹饰的腥黑穗病菌冬孢子,将剩余平均样品倒入白瓷盘内,在充足光线下仔细检查有无菌瘿。受腥黑穗病菌侵染的种子被病菌穗状冬孢子代替而成为菌瘿,菌瘿位于子房内,外被一层不明显致密的寄主种皮,通常是部分受害,感染部分多数局限于种子的内稃一侧,外观症状不明显。冬孢子堆暗褐色(茶褐色,咖啡色),无明显气味。7.5 冬孢子形态测量发现腥黑穗病菌菌瘿,直接挑取少许冬孢子加适量席尔氏液制片,封片剂封片。未发现腥黑穗病菌菌瘿,显微镜或解剖镜下从洗涤液中挑取冬孢子加适量席尔氏液制片,封片剂封片。显微镜下观察冬孢子形态特征并随机测量30个冬孢子的直径。每个成熟冬胞子按长短轴方向测量冬孢子直径大小,两者平均值为该冬孢子直径,并计算出30个冬孢子的平均直径。7.6 冬孢子转移和萌发如发现菌瘿,直接用菌瘿孢子萌发,从菌瘿中取少许冬孢子萌发,加入100μL灭菌水,制成孢子悬浮液,用移液器将水和其中的冬孢子一起转移至3%水琼脂平板上,22℃连续光照条件下培养,培养3d后每天检查有无冬孢子萌发。如未发现菌瘿,7.3.4中镜检发现有孢壁纹饰为疣状突起的腥黑穗病菌冬孢子,重新取样按7.3.1和7.3.2洗涤,用灭菌水悬浮沉淀物,取50μL~100μL沉淀物悬浮液在载玻片涂片,置显微镜50×或解剖镜30×下用细的挑针将冬孢子转移至无菌的塑料培养皿内的灭菌水中,挑取30个以上的冬孢子,然后在解剖镜下用0.25%的次氯酸钠溶液100μL表面消毒1min,用移液器吸去次氯酸钠溶液,再用灭菌水洗涤三次,最后加入100μL~200μL灭菌水,用移液器将水和其中的冬孢子一起转移至3%水琼脂平板上,培养和检查方法同前。7.7 菌丝培养萌发的冬孢子转移至PDA培养基上22℃连续光照条件下培养,7d~10d后收集菌丝。7.8 犇犖犃提取菌丝液氮研磨后取50mg~100mg提取DNA,提取方法可以参见附录B,也可用提取真菌或植物组织的DNA提取试剂盒。7.9 犘犆犚检测7.9.1 菌丝培养物的犘犆犚检测7.9.1.1 引物和扩增扩增引物为W1/W4,引物序列见附录C,PCR反应体系为:PCR反应总体积为30μL,包含:10mmol/LTrisHCl;50mmol/LKCl(pH8.3);1.5mmol/LMgCl2;dATP,dGTP,dCTP,dTTP浓度为100μmol/L;引物浓度100nmol/L(引物U2/U10为160nmol/L);10ng~20ng模板DNA:0.5U犜犪狇DNA聚合酶,设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阳性为黑麦草腥黑穗病菌菌丝DNA,阴性为小麦印3犛犖/犜2126—2008变腥黑穗病菌菌丝DNA,空白对照为灭菌双蒸水代替DNA膜板。加双蒸水至终体积为30μL,混匀离心,置于PCR仪进行扩增。反应循环参数为94℃3min;94℃30s,60℃30s,72℃1min,35个循环;最后2℃3min。7.9.1.2 琼脂糖凝胶电泳取扩增产物10μL,加入3μL上样缓冲液[0.25%溴酚蓝,40%(质量浓度)蔗糖水溶液],混匀,1.5%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EB染色(或类似染料,比如goldview)后于凝胶成像仪中成像存盘。7.9.2 冬孢子的犘犆犚检测7.9.2.1 冬孢子的扩增前处理解剖镜20×~30×下将单个冬孢子挑至已灭菌的盖玻片小块(1mm2~2mm2)上,用另一块小玻片盖住冬孢子,用小镊子轻轻按压小玻片使孢子破裂,将两块小玻片连同破的孢子一起转移进PCR反应管中,加入PCR混和液,进行扩增。每个样品至少处理12个完整冬孢子,每个处理一个冬孢子。7.9.2.2 引物和扩增第一轮扩增引物为U2/U10和Ti11/Ti14,引物序列见附录C,引物比例为U2/U10和Ti11/Ti14=1.6∶1.6∶1∶1,PCR反应体系和反应循环参数同7.9.1.1,反应循环数为25。设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阳性为黑麦草腥黑穗病菌菌丝DNA,阴性为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菌丝DNA,空白对照为灭菌双蒸水。取第一轮扩增产物1μL为第二轮PCR反应的模板进行扩增,W1/W4为第二轮PCR引物,PCR反应体系和反应循环参数同7.9.1.1。7.9.2.3 实时荧光犘犆犚扩增同时取第一轮扩增产物1μL为实时荧光PCR反应的模板进行扩增,引物和探针序列见附录C,实时荧光PCR扩增体系25μL:5×realtimePCR缓冲液(Mg2+free)5μL,Mg2+溶液(250mmol/L)0.5μL,dNTPmixture(各10mmol/L)0.75μL,犜犪狇DNA聚合酶(5U/μL)0.25μL,上、下游引物(DFP和TRP)(10μmol/L)各0.5μL,探针TWAL(5μmol/L)0.6μL,DNA模板1.0μL,超纯水补至25μL,设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实时荧光PCR扩增在ABIPRISM7700定量PCR扩增仪或其他实时荧光PCR扩增仪上进行。两步法扩增反应程序:50℃2min,预变性95℃10min;然后95℃15s,65℃1min循环40次。7.9.2.4 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和观察结果同7.9.1.2。8 鉴定特征8.1 冬孢子形态学特征冬孢子球形至近球形,浅黄至暗红褐色,不透明至半透明,23.7μm~44.0μm(平均34.0μm)。外胞壁具锥形至平截状突起,3μm~6μm高,表面观为粗糙,不完全脑纹状至珊瑚状,外被透明至微黄褐色胶质鞘,延伸至突起顶部。黑麦草腥黑穗病菌和近似种冬孢子的形态特征比较见附录D。8.2 冬孢子萌发生理特性冬孢子20℃~25℃下培养2d~5d以后萌发,冬孢子萌发长出先菌丝,先菌丝上产生末端稍卷曲的丝状初生担孢子,数量60~150,大小(38μm~75μm)×(1.3μm~1.8μm),平均(44.3μm~67.8μm)×(1.3μm~1.7μm),初生担孢子在24h内萌发,强力弹射出腊肠状次生担孢子,次生担孢子可以萌发产生次生担孢子或菌丝,菌丝又可以产生丝状次生担孢子,在初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彼此之间没有融合现象。腊肠状次生担孢子大小(10.6μm~17.6μm)×(1.8μm~3.1μm),丝状次生担孢子大小(26μm~57.2μm)×(1.8μm~2.6μm)。9 结果评定9.1 发现菌瘿发现菌瘿,寄主为黑麦草属,冬孢子形态特征与8.1相符合,判定为黑麦草腥黑穗病菌。4犛犖/犜2126—20089.2 未发现菌瘿根据冬孢子形态特征不能鉴定以PCR扩增结果为准,菌丝的PCR、孢子的巢式PCR(nestedPCR)和实时荧光PCR试验中任何一个扩增试验为阳性者可以判定为黑麦草腥黑穗病菌。未发现菌瘿,根据冬孢子形态特征不能鉴定的视PCR扩增结果,菌丝的PCR、孢子的套式PCR(nestedPCR)和实时荧光PCR试验中任何一个扩增试验为阳性者可以判定为黑麦草腥黑穗病菌。10 样品保存保存样品应按报检号、品种、批号分别存放,每样1kg。保存样品经登记和经手人签字后置低温干燥、防虫防鼠处妥善保存3个月。如发现病菌冬孢子,该样品至少保存12个月,以备复验、谈判和仲裁。保存期满后,需经灭菌处理。5犛犖/犜2126—2008附 录 犃(资料性附录)黑麦草腥黑穗病菌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犃.1 地理分布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
本文标题:SNT 2126-2008 黑麦草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52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