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项目优秀管理成果总结
项目管理成果编写与申报目录一、《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和评价办法》(试行)二、《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评分标准》(试行)三、优秀项目管理成果编写指导四、成果论文文稿撰写要求五、成果发布幻灯片制作要求六、成果发布人注意事项七、优秀项目管理成果案例分析一、《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和评价办法》(试行)一、《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和评价办法》(试行)一、《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和评价办法》(试行)第五章申报与评价第十六条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的评价采取单位自行申报,各省市、有关行业建筑业(建设)协会推荐、办公室符合性初评、现场发布、委员会评审的程序进行。经办公室符合性初评取得发布评价资格的成果,由委员会按照《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分数为成果得分。第五章申报与评价第十七条委员会评价根据成果的专业内容分别对其一项或多项相关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并结合《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计分。一、《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和评价办法》(试行)第五章申报与评价一、《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和评价办法》(试行)1、定量指标(1)工程项目类。工程质量(合格率、优良率)、工程进度(中间到位率、最终到位率)、工程成本降低率、全员成本降低率、实现利润、安全健康事故发生率(职业病发生率、轻伤及死亡发生率、HSH业绩)、节能减排(含环境保护)综合能耗指标(吨标准煤/万元产值),污水、噪声、粉尘排放达标率,合同履约率。(2)专业课题类课题成果鉴定、发布或批准等级(部门)、课题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万元)和社会效益、课题参加人员(人数)、课题实施时间(开始和完成时间)、课题实施地点。第十七条第五章申报与评价一、《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和评价办法》(试行)2、定性指标(1)工程类项目管理模式、基础工作、采用的技术、工艺方法(含现进程度说明)、文化和团队建设、相关方关注度、社会责任、信息网络建设、安全、社会效益和社会信誉等。(2)专项课题类评价其成果鉴定、发布或批准等级(部门)、理论水平、创新性、应用价值、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相关方关注度和参加人员、实施时间等第十七条第五章申报与评价第十八条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各类项目,均可申报1、申报参与评选的工程项目应是上年度12月31日以前竣工并全面投入使用的工程。但至申报截止日,已通过竣工验收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年。申报材料须同时提供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通知书、获奖文件(或证书)原件扫描件。2、专项课题研发项目的时间应该是申报截止日前3年以内的。申报材料需同时提供企业和上一级部门的验收和认可证明,或在公开发行的报刊和媒体上发表的相关证明资料的复印件。二、《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评分标准》(试行)(一)、背景及选题:共10分1.工程项目(或专项课题)背景及介绍清晰;(3分)2.选题符合建设工程项目(或专项课题)管理范围并与所承担的工程实际需要相结合;(2分)3.选题名称简洁、明了、有特色;(1分)4.选题目标范围明确、有效;(2分)5.选题内容适宜、可行、充分;(2分)(二)、管理及创新特点:共15分1.工程项目(或专项课题)的规模(专业覆盖面)大小;(1分)2.工程项目(或专项课题)的管理(研究)难度;(3分)3.工程项目(或专项课题)实践运作的管理特点;(2分)4.工程项目(或专项课题)管理模式或方法选用的适宜程度;(3分)(二)、管理及创新特点:共15分5.工程项目(或专项课题)管理模式或方法地创新;(6分)其中:(1)本企业创新;(1分)(2)本行业创新;(4分)(3)本领域(国内)创新;(6分)(4)没有创新;(0分)注:只能在以上4项中选择一项(三)、管理分析、策划和实施:共40分1.管理要因分析科学、准确,问题分析全面透彻,对策制定有可行性;(共15分)其中:(1)策划内容系统完整、思考重点突出;(3分)(2)主要管理因素的识别和确定准确;(2分)(3)主要问题分析方法科学、分析结果可靠;(2分)(4)对策制定完善、可行和有效;(3分)(5)重要影响项目管理因素的分析到位,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环境等项目因素的继承作用和管理权重清晰;(3分)(6)管理策划的实施人员能力符合相关要求。(2分)(三)、管理分析、策划和实施:共40分2.管理过程按照已制定对策逐条实施;(共13分)其中:(1)管理对策的实施方法与途径可靠性明显;(2分)(2)已制定对策的实施方法与途径可靠性明显;(3分)(3)集成管理、系统管理、风险管理有机融合;(2分)(4)管理过程的趋势分析与状态评估紧密结合,管理对策的改进活动有序可控;(3分)(5)管理过程对问题或风险的控制和预防结果明显;(3分)(三)、管理分析、策划和实施:共40分3.管理方法体现执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要求;(共7分)其中:(1)体现风险预防、持续改进和系统管理的思想;(2分)(2)检查和考核的时机把握正确,评价的方法适宜灵活,实施过程及时有效;(3分)(3)满足质量、安全、环保、成本和进度等管理的协调性要求;(2分)4.项目管理工具运用正确,具有先进性。(共5分)其中:(1)管理工具运用正确、适宜、有效;(3分)(2)选择的管理工具在行业内具有先进性;(3分)(四)、实施效果:共25分1.经济和社会效益达标情况;(共13分)根据《全国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与评价办法》的有关指标内容,按照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实施评价:(1)定量指标;(7分)(2)定性指标;(6分)(四)、实施效果:共25分2.效果评价获奖的真实、准确情况;(共6分)其中:(1)管理工具运用正确、适宜、有效;(3分)(2)效果评价客观,效果对比科学;(3分)3.项目后期管理持续执行的措施情况;(共6分)其中:(1)创新成果已转化为管理制度;(3分)(2)有效经验已经转化为企业或项目规范;(3分)(五)、成果材料组织:共5分1.成果材料编写规范,内容完善;(3分)2.多媒体制作简洁、直观,信息量大;(2分)(六)、成果现场发布效果:共5分1.现场发布讲解效果明显;(2分)2.现场答辩效果突出;(2分)3.现场发布人员衣着优雅、举止文明;(1分)注:发布超时每1分钟从总得分钟扣除0.5分文件扫描三、优秀项目管理成果编写指导-李君(中建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评委之一)四、成果论文文稿撰写要求1、格式规范,文字简洁;1、格式规范,文字简洁;1、格式规范,文字简洁;1、格式规范,文字简洁;1、格式规范,文字简洁;1、格式规范,文字简洁;1、格式规范,文字简洁;1、格式规范,文字简洁;1、格式规范,文字简洁;1、格式规范,文字简洁;1、格式规范,文字简洁;1、格式规范,文字简洁;2、图文并茂,条理清楚;3、内容翔实,重点突出;4、系统归纳,核心提炼;5、紧扣主题,结论明确;五、成果发布幻灯片制作要求1、背景简洁,色彩柔和;黄、绿色背景禁用,采用图片对比度、透明度等方法是背景变得柔和;重点问题可用红色标注字符;字体颜色可用深蓝色等比较柔和的字色2、字号适中,编排得体;幻灯片内正文字体大小控制在24号-32号,少用或不用18号以下的字;标题宜采用44号字左右;每屏显示字数尽量控制在200字以内;段落尽量少用单倍行距,以每屏饱满的原则选择段落行距,可控制在1.5倍至2倍之间。字体选择:以政府行文正规字体为宜,禁用行楷、彩云类字体,字体端正不用斜体。3、动画搭配,主体突出;可采用超级链接方式进行相关动画连接如:gif图片动画文件;avi、rm等视频文件或应用ppt相关工具制作动画。4、穿插图表,提高效率可以用图表表示的问题尽量列举,可使数据具有对比性、直观性,提高讲解效率、效果;表的题目在表上端,图的题目名称在途的下方不可混淆5、构图灵活,生动直观插入的图片要有代表性,可直接表示出题目最好六、成果发布人注意事项1、仪态端庄,落落大方;发布人最好为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有发布经历的人或公司级了解项目的人:优势:(1)、对项目概况、管理成果的过程、管理思路比较清晰了解,不至于出现紧张情绪。(2)、经历比较丰富,应变能力强注意问题:(1)、着装不可太随意,以正装为宜;(2)、女士尽量不要喷洒香味浓厚的香水;(3)、注意讲解过程的仪态;2、口齿流利,表达清晰;发布人应采用普通话作为讲解语言,讲解内容少用或禁用地方方言表述问题,尤其是在专用名词上避免使用“俗语”例如:3、把握语速,从容自如;主要指把握成果发布会发布时间,每个成果的发布时间为15分钟。发布人应在发布之前作相应的语速测试,有发布经验者或表达能力强的发布人,自测发布时间控制在12-13分钟,有利于临场发挥;发布经验少或初次参加发布的人员,自测发布时间控制在16-17分钟,避免出现现场紧张,语速加快,导致发布时间空余太大,影响发布效果4、准备充分,回答得体;发布人应在发布之前充分准备发布内容、丰富课件内容、理清思路。15分钟发布后根据评委组的要求会提问发布人相应的成果问题,发布人应进行相应的答辩,有以下几条注意事项:(1)、答辩过程虽然很短,却是发布人展现自己成果、表现自我能力的最佳机会,往往成果平平、答辩出彩会赢得评委组的好评,印象分相应增加。(2)、答辩不可狡辩、诡辩,应实事求是;评委一般为资深专家,对发布人回答的答案有一定的辨识。(3)、答辩可弥补文本报告、ppt幻灯片中的不足,发布人应引起重视。5、核心问题,重点强调;主要指发布人发布成果时,应紧扣成果核心,即便是侃侃而谈也必须及时返题。用句军事俗语表述“可以围点打援,切不可围而不打”。七、优秀项目管理成果案例分析
本文标题:项目优秀管理成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55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