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2)教案
.1页教学内容课题: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2)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2.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重点难点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法、学法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者适当点拨、指导。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个性设计活动一复习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下列方程:(1)26xx;(2)134522xxx;(3)2.51.521.2542xxxx.2.小组交流:解方程的目的是什么?解上面方程的步骤是什么?活动二学习运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1.出示教科书89页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学生讨论、分析:(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2)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3)列方程:3x+20=4x-25…(1)思考1:观察所列方程,与活动一中的三个方程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思考2:怎样才能使方程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学生思考、探索:为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20.3x-4x=-25-20…(2)提问:从方程(1)到方程(2)变形依据是什么?等式的性质1。复习旧知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2页2.阅读课本第90页,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全班展示:(1)什么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移项有什么注意点?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移项一定要变号(无论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2)归纳解方程254203xx的步骤.3.解方程:xx23273活动三简单运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下列方程:(1)5476xx;(2)xx43621.2.列方程解应用题: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再另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的人数等于在乙处的人数,应调往甲处多少人?课堂小结1、今天你又学会了解方程的哪些方法?有哪些步聚?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2、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又有何共同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整理:①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分别是:移项(等式的性质1)合并(分配律)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表示同一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进一步渗透化归的思想通过例题的解题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移项法则是由于解方程的需要有依据地产生的,在理解基础上记忆法则。(注意点:解题格式的规范)总结全课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2)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60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