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10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浓度、时间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2)生长素类似物的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3)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2.实验过程3.结果分析由下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A点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浓度。考点一: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例一、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最佳浓度位于2~6ppm之间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ppm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可以使用浸泡法和沾蘸法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NAA浓度为4ppm时生根最多,其最佳浓度应在2~6ppm之间,但不能确定最适浓度是4ppm,A项正确、B项错误;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两种,C项正确;NAA不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不属于植物激素,D项正确。考点二:实验的拓展与应用例一.(2018·遂宁高三三诊)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水稻(YTA、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杨酸是细胞合成的能催化水稻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有机物B.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基本相同C.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YTA水稻幼苗12小时后抗病能力一样强D.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D【解析】水杨酸是植物激素,对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起调节作用,具有催化作用的是酶,A项错误;据图中数据分析可知,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是不同的,B项错误;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YTA水稻幼苗12小时后抗病能力有差异,其中水杨酸浓度为1.5×10-4mol·L-1时抗病能力相对较强,C项错误;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的数据(0mol·L-1)对比可知,低浓度的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说明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具有两重性,D项正确。例二.(2018·宁德高三5月质检)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6-BA与2,4-D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BA和2,4-D对原球茎的增殖起调节作用B.实验结果表明,2,4-D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C.实验结果表明,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D.0.5mg·L-16-BA与0.8mg·L-12,4-D是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答案】A【解析】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只是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据图可知,不同浓度的6-BA和2,4-D组合原球茎的增殖数量不同,说明6-BA和2,4-D可以调节原球茎的增殖,A项正确;2,4-D浓度为0时,原球茎增殖数是20个,而2,4-D浓度大于0时,其增殖数量均大于20个,因此实验结果不能表明2,4-D对原球茎的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B项错误;由于缺乏单独使用6-BA和2,4-D的对照组,故无法比较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与单独使用的效果,C项错误;由于本实验所设置的浓度梯度跨度大,无法准确确定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D项错误。易错点一:需进行预实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易错点二:设置对照组、重复组(1)设置对照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相互对照,目的是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2)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易错点三:控制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原则。如选用相同的花盆、相同的植物材料,插条的生理状况、带有的芽数相同,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一致等。易错点四:处理插条(1)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用浸泡法(溶液浓度较低)或沾蘸法(溶液浓度较高,处理时间较短)。(2)处理时插条上下不能颠倒,否则扦插枝条不能成活。(3)扦插时常去掉插条成熟叶片,原因是去掉成熟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挑战真题:1、(2018·江苏,7)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B.四组实验中,300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与300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答案】B【解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不同之处是外源IAA的浓度不同,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用清水浸泡(即外源IAA的浓度为0),但枝条本身存在IAA,A错误;用300mg/LIAA处理的枝条平均生根数最多,故这四组实验中,该浓度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正确;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的乘积可以反映出根生物量的大小,分析柱状图可知,100mg/L与300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差异较大,C错误;通过柱状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题中所示浓度的IAA均使根生物量增大,体现了IAA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D错误。2(2018·经典高考)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B.四组实验中,300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与300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答案】B【解析】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是用不加IAA的清水浸泡的,其枝条中仍含有一定量的内源IAA,A错误;由图可知,在四组实验中,300mg/LIAA处理的枝条平均生根数最多且平均根长较长,故该浓度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正确;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的乘积可以反映出根生物量的大小,100mg/L与300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差异较大,C错误;与对照组相比,图中另外三个浓度的IAA均促进了根的生长,故本实验不能体现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3.(2017·江苏,13)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mg/LNAA处理插条D.400mg/L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自变量是NAA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A错误;与NAA浓度为0相比,NAA浓度大于300mg/L时,生根率下降,B错误;生产上为提高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应选择二者都较高的NAA浓度即200mg/L,C错误;NAA浓度为400mg/L时的平均生根数高于NAA浓度为0时的平均生根数,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挑战模拟题: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不同浓度NAA溶液对金露梅插条生根的影响,其中一级根是指直接从插条切口生出的新根,从一级根上长出的新根称为二级根,以此类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插条用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处理时,需注意区别插条的形态学上下端B.不同浓度NAA溶液处理对金露梅插条各级根的发生影响程度相似C.本实验中,不同浓度NAA处理均能促进一、二级根的发生D.综合实验结果,本实验中200mg·L-1的NAA处理效果最佳【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相同NAA浓度下,金露梅插条上长出的各级根数量存在差异。实验中NAA浓度为0的一组为对照组,不同浓度NAA处理的插条各级根数量均比对照组多,说明不同浓度的NAA处理均能促进一、二级根的发生。2.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柳树插条生根影响的预实验中,四组同学根据各自选择的浓度区间绘出如下曲线,其中有几条是不可能出现的()A.一条B.两条C.三条D.四条【答案】A【解析】图甲相对浓度设置可能偏低,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会越明显,甲可能是合理的;图乙相对浓度设置可能偏高,低于相对浓度时促进作用明显,随着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到高浓度时,抑制生根,乙可能是合理的;图丙相对浓度属于最适浓度,当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促进作用减弱,过高时有抑制作用,丙可能是合理的;图丁相对浓度属于“高浓度”,促进生根作用最弱,而当浓度高于相对浓度时,抑制作用应该更明显,所以丁中出现的实验结果错误,丁不可能是合理的,故只有一项不可能。3.木槿属植物的插条经营养素和植物生长素处理后,对后来根的形成的影响如下表。由表中结果能推断出()A.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影响B.叶为根的形成提供了所必需的因子C.在没有叶的条件下,植物生长素阻止根的形成D.从外部提供植物生长素是植物形成根的必需条件【答案】B【解析】分析表中数据,通过2和3组对照说明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有影响;通过1和2组对照说明叶为根的形成提供了所必需的因子;通过2和3组对照说明在没有叶的条件下,植物生长素不阻止根的形成。该实验进行的是插条实验,没有进行植株实验,所以不能说明从外部提供植物生长素是植物形成根的必需条件。4.在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属于因变量的是()A.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B.2,4-D溶液的浓度C.2,4-D溶液处理插枝的时间D.插枝生根的总长度【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属于自变量,B错误;由于2,4-D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所以该实验的因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总长度,D正确;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2,4-D溶液处理插枝的时间都会对扦插生根产生影响,但不属于该实验的自变量,两者均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中对各组的无关变量要控制相同且适宜,以消除额外变量的影响,A、C错误。5.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B.每根枝条处理的时间长短应该一致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D.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用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答案】A【解析】探究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项中的变量应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扦插枝条应相同。6.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答案】B【解析】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芽较多的嫩枝更容易生根、成活,所以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时应该选用芽较多的较嫩枝条,A项正确;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主要与生长素浓度有关,但与时间长短不成正比,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一般浓度越高,处理的时间越短,B项错误;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对环境中的植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C项正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两侧,对于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应该具有两个,D项正确。7.萘乙酸(NAA)对月季插条生根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萘乙酸浓度大于10-8mol/L时,抑制扦插枝条生根B.当萘乙酸浓度低于10-6mol/L时,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若将插条放在不含萘乙酸的清水中不能生根D.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萘乙酸浓度相同【答案】B【解析】当萘乙酸浓度大于0mol/L,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生物实验突破 专题10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61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