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4题专练——20世纪前期现代化经济模式的探索1.(2019山东济南一模,34)1920年,俄国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国内战争的破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延续D.西方国家的封锁2.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据此可知当时苏俄()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B.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C.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D.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3.(2019四川绵阳三模,34)据档案记载,1925年,苏联农民心中始终存在一种困惑。“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他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这主要说明当时()A.粮食税挫伤了农民积极性B.农民对集体农庄心有余悸C.新经济政策缺乏制度保障D.工业化政策引发农民不满4.(2019甘肃兰州二模,34)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他的观点()A.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B.为赫鲁晓夫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C.坚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走集体化道路D.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存在分歧5.(2019福建泉州二模,34)下表为1928—1934年苏联粮食总产量、收购数量和出口数量表(单位:万普特)。由此推知,当时苏联()年份粮食总产量粮食收购数量出口数量192873301070271929717016601719307710210048019316950228052019346760258077A.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加快B.粮食减产受经济危机的影响C.集权体制促进农业发展D.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粮食出口6.(2019四川德阳二模,34)到1940年,原本落后的苏联东部地区建起了具有全国意义的煤炭、冶金、石油、机械、化工等产业基地,其工业总产值相对于1913年增长了13.5倍,超过了同期全苏工业增长的平均值。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大量引进欧美新技术B.原有工业布局的逐渐调整C.苏联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推动7.(2019福建宁德期末,34)1929年自治领和殖民地在英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为44.4%,1938年增加到49.9%;同期,自治领和殖民地在英国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也从29.4%增至40.4%。这一变化说明英国()A.积极应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B.极力保护帝国内部的经济往来C.大力奉行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D.全面加强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8.(2019辽宁沈阳三模,34)1930年5月,纽约警方向社会公布了一批揭发材料,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据此可以推知()A.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B.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D.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9.(2019广西名校第一次联考,34)胡佛总统多次强调应由私人慈善机构解决失业救济问题,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1931年12月8日,胡佛在第三个年度国情咨文中说:“应该最少最少地介入……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这一观点体现的原则是()A.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B.竞争和经营的自由化C.重商主义和殖民主义D.无政府主义的方法论10.(2019山东潍坊一模,34)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政府实行社会救济。对此,一位技师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这表明()A.实行以工代赈的必要性B.美国民众抵制政府的干预政策C.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恐慌D.罗斯福新政无法摆脱经济危机11.(2019清华大学高三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34)资中筠在《美国十讲》中指出:“新政在美国历史上既无先例可循,也没有系统的经济理论作为基础。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任何一批政策法令的颁布实施,都不是事前计划好的,都是应急性的、试验性的。”作者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A.取得成功的偶然性B.整顿措施的系统性C.脱离理论的盲目性D.基于实际的灵活性12.(2019陕西宝鸡一模,34)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以《老人与海》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被称为“冰山原则”,即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在水面上。“冰山原则”这种手法()A.寓含着作者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B.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强烈批判C.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简约与自然D.彰显了美国社会独有的文学特色答案与解析第34题专练——20世纪前期现代化经济模式的探索1.C解析苏俄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的,故A项错误;国内战争1920年已经结束,故B项错误;1918—1921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和食物配给,导致人们生活困难,故C项正确;材料“农业总产量”下降和“日常生活用品”缺乏都是国内经济状况,其主要原因不是西方国家的封锁,故D项错误。2.D解析苏俄从1921年开始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苏俄(联)系统推进工业化建设是在20世纪30年代,故B项错误;苏俄(联)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故C项错误;1918年苏俄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说明苏俄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故D项正确。3.C解析“粮食税”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而不是挫伤了农民积极性,故A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是在1929年开始的,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实行过程中,农民既渴望致富又担心成为革命的对象,说明当时新经济政策缺乏制度保障,故C项正确;苏联工业化是从1926年开始的,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4.D解析斯大林模式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认为苏联是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乃至是共产主义社会,故B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排斥市场,故C项错误;由材料“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推知,当时还有不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声音,故D项正确。5.A解析表格显示1928—1934年苏联粮食收购数量和出口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斯大林模式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故A项正确;苏联市场因受到资本主义市场孤立,未受大萧条影响,苏联粮食减产主要是斯大林模式忽视农业,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下,农业发展缓慢,故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下的经济为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故D项错误。6.D解析苏联引进欧美新技术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东部由落后到发展的原因,而B项是在陈述事实,故错误;苏联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是一般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苏联在落后的东部建立重工业,到1940年工业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其原因在于建立了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家得以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故D项正确。7.A解析材料“自治领和殖民地在英国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也从29.4%增至40.4%”说明,英国在危机后,通过加强英联邦及英国控制的殖民地内部的经济联系来应对经济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对帝国内部的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反映了英国在危机后,加强英联邦及英国控制的殖民地内部的经济联系,未体现大力奉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故D项错误。8.D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可知,意识形态对立限制美苏人口流动而非阻断,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涉及美国政府政策,未涉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可知,经济危机带来的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故D项正确。9.B解析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是启蒙运动倡导的原则,故A项错误;由材料“应该最少最少地介入……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说明胡佛主张对经济自由放任的政策,倡导自由竞争,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自由主义而非重商主义,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错误。10.A解析失业工人认为接受救济伤自尊说明以工代赈的必要性,故A项正确;失业工人生活困难不得不选择接受救济不等于抵制政府干预,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失业工人对救济政策的态度不等于经济危机下民众的恐慌心态,故C项错误;失业工人不得不接受救济说明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其生活状况,故D项错误。11.D解析题干论述的是罗斯福新政“是应急性的、试验性的”,没有论述其成功的“偶然性”,故A项错误;题干论述的是罗斯福新政措施“都不是事前计划好的”,说明其措施不具有系统性,故B项错误;题干论述的是罗斯福新政“是应急性的、试验性的”,没有论述其政策具有“脱离理论的盲目性”,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中论述罗斯福新政“都不是事前计划好的,都是应急性的、试验性的”,说明其取得成功是因为基于现实实际的灵活性,故D项正确。12.A解析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故A项正确;材料不是表现批判精神,而是创作原则,故B项错误;材料更多地强调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简约与自然,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冰山原则”彰显的是海明威个人的风格而非美国文学特色,故D项错误。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2+3”专项练 第34题专练——20世纪前期现代化经济模式的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61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