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届九年级化学全真模拟试卷(11)(含解析)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11)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织布B.耕田C.生火D.灌溉2.“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句话描述的是()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固体药品的取用C.倾倒液体D.量筒读数4.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NH3+HCl=NH4ClB.2NaHCO3− △ Na2CO3+H2O+CO2↑C.Cl2+2KI=2KCl+I2D.MgCl2+2NaOH=2NaCl+Mg(OH)2↓5.在下列五种物质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A.②④B.①②⑤C.③⑤D.①③④6.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最好方法是()A.燃着的木条B.干冷的烧杯C.带火星的木条D.澄清的石灰水7.下列化学推理中正确的是()A.水由液体变为气态体积增大,说明水分子体积增大B.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水分子的运动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C.物质混合后总质量等于它们的质量之和,所以混合总体积也等于它们体积之和D.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大,原子小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D.电解水实验中,分别与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9.如图所示,描述该实验所产生的现象是()A.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烧杯中的水进入到集气瓶一半C.放出大量的热D.集气瓶因高温而炸裂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会有大量气泡生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11.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其所属基本反应类型.①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②给一种无色液体通直流电,放出一种可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12.在下列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其相应的变化或性质: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______,把块状硫粉碎______,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______,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浅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这说明了硫具有可燃性______。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3.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若A、B、C分别为NaCl、NaNO3、Na2SO4三种溶液中的一种,则C是______溶液。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14.实验室现有50mL、100mL和250mL三种规格的量筒.某同学欲量取30mL的液体,他应该选用______mL的量筒;在读取数值时,该同学选取了三个观察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读数比实际数值偏低的是______。15.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______(任选一项回答)(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a推广使用新能源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16.为探究空气的组成,小明用下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2)小明又设计了如上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提示:白磷和红磷的燃烧现象相同),其优点是______(只需写1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______处(填“1”、“2”、“3”或“4”),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写出2条).(3)从课本镁条燃烧实验小明得到启发,于是他用镁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可能原因是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7.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____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好集气瓶。18.类似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于是对氧化铜进行以下探究。【猜想】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实验:(1)填写下表: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步骤⑦现象结论___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__溶液中有气泡,______。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难度不大。【解答】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A.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耕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生火中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灌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熟练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健,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解答】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气不易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重”可知这句话是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C。3.【答案】A【解析】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故A错误;B、将固体粉末状药品放入试管中的操作为: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竖起后轻弹,故B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缓慢倒入,故C正确;D、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一般用量筒,量筒必须平放,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A.A、根据给液体加热时一般要注意: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进行分析;B、根据固体药品取用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答案】A【解析】解:A、NH3+HCl=NH4Cl,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2NaHCO3− △ Na2CO3+H2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Cl2+2KI=2KCl+I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MgCl2+2NaOH=2NaCl+Mg(OH)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和汽车排放的尾气、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煤燃烧产生的烟尘的成分分析。熟记空气污染的途径,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净化我们的空气而出力。【解答】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中含有烟尘和有害气体;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含有有毒物;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人体无害;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对人体无害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是可吸入颗粒物。综合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故选B.6.【答案】C【解析】解:氧气是一种助燃性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C氧气是一种助燃性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鉴别一种气体是否是氧气,需要根据氧气的特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7.【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原子的知识,根据分子、原子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A.水由液体变为气态体积增大,说明水分子间隔增大,故A错误;B.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水分子的运动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B正确;C.物质混合后总质量等于它们的质量之和,但混合总体积小于它们体积之和,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故C错误;D.虽然分子由原子构成,但由于分子、原子的种类不同,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故D错误。故选B。8.【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掌握物质反应的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A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不是雾,故B错误;C.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铝和铜,故会出现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的现象,故C正确;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1:2,故D错误。故选C。9.【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会描述实验现象,注意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解答】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色烟雾,故A错误;B.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约15,故B错误;C.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C正确;D.集气瓶不会因高温而炸裂,故D错误。故选C。1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各物质燃烧现象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A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B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错误;D.硫酸铜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会有大量气泡生成,故D正确。故选D。11.【答案】①镁+氧气→点燃氧化镁;化合反应;②水→通电氢气+氧气;分解反应;③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本文标题:2020届九年级化学全真模拟试卷(11)(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62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