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济南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课时1)实战演练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时1)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舍其文轩..文轩:装饰华美的车B.公输盘诎.诎:通“屈”,意思是理屈C.九.设攻城之机变九:表示次数多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敌人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山峦为.晴雪所洗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环而攻之而.不胜D.宋莫能守,乃.可攻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中简要记述了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用“九设”“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攻械尽”“守圉有余”交代激战结果,用“诎”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B.墨子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宋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窃疾之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宋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宋不智,实无必要之意。C.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只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就能制止侵略者的野心。D.墨子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攻宋企图的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无所畏惧、镇定自若的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隆中对(节选)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欲信.大义于天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此人可就.见自是指物作诗立就.C.孤不度.德量力度.已失期D.将军宜枉驾顾.之元方入门不顾.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凡三往,乃.见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时人莫之.许也操蛇之神闻之.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所欲有甚于.生者D.好为.《梁父吟》贤能为.之用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B.徐庶的举荐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的建议,引出下文“三顾茅庐”,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非凡,为“隆中对策”做了铺垫。C.“凡三往,乃见”既是对刘备是否真诚求贤下士的观察和考验,同时也表现了诸葛亮自许甚高,不愿辅佐刘备的想法。D.本文语言概括精练,如第一段,着重表现诸葛亮的抱负,为下文写他的天才预见张本,其余无关的细节则一概略去。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指身高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缺点,错误D.期年..之后期年:满一年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妻之美我者.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暮寝而思之.小大之.狱C.皆以.美于徐公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至于负者歌于.途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邹忌劝谏齐王采纳群言,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B.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C.齐王纳谏,颁布政令,并取得巨大成效,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D.邹忌劝谏齐王讲究策略,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己及君,由家到国,道理由浅入深。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选出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A.肉食者谋.之陛下亦宜自谋.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蔓不枝,香远.益清C.问.:“何以战?”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D.一鼓作.气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2.选出加点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乃.入见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可以.一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一句反映了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漠态度。B.两个“未可”、两个“可以”展现了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印证了“肉食者鄙”的观点。C.选文第三段采用了顺叙的记叙方法,曹刿从道理上论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因。D.本文侧重写论战,突出曹刿“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的主张。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西方B.斗折蛇.行蛇:像蛇一样C.以其境过清.清:清澈D.佁然..不动佁然:高兴的样子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鸣珮环,心乐之.怅恨久之.B.全石以.为底不以.己悲C.其.岸势犬牙差互其.一犬坐于前D.潭西南而.望朝而.往,暮而归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景抒情,全篇流露出作者快乐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B.文章开头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作者抓住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C.第二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明写“游鱼”,略写“潭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D.本文按游览的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再写潭中之景,接着写小石潭源流,然后写潭中气氛和自己的感受。参考答案一、1.D2.B3.C二、1.C2.B3.C三、1.C2.D3.B四、1.A2.B3.C五、1.B2.D3.A
本文标题:(济南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课时1)实战演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69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