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湖北武汉专用)2020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09(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09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赘.生(zhuì)蝉娟自惭形秽.(huì)扭捏作态B.瞥.见(piē)恪守浩浩汤汤.(shāng)雾淞沆砀C.宽宥.(yóu)旁骛矫.揉造作(jiǎo)形消骨立D.娉.婷(pīng)亵渎岸芷汀.兰(tīng)鸠占鹊巢【答案】D【解析】A.蝉—婵;B.淞—凇;C.宽宥.(yòu),消—销。故选D。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______中国大地、具有______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________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__________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A.植根深厚强大持续推动B.根植宏大顽强不断推进C.植根深远强大不断推动D.根植厚实巨大持续推进【答案】A【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根据语句内容选择答案。①植根:扎根在……;根植:根子扎在……;根据语段内容第一个空应该选择“植根”;②深厚:指感情深切浓厚;深远:(影响、意义等)深刻而长远;宏大:比喻事物的气势宏伟,巨大;厚实:宽厚结实,或者指(学问等)深厚扎实等;根据语段内容可知第二空应该填入“深厚”;③强大:强盛壮大;力量坚强雄厚;顽强:一般指强硬或坚强、不屈服;巨大:很大,常形容体积、数量、规模、程度、贡献等;根据语段内容可知第三空应该填入“强大”;④持续推动:继续、不间断的推动;不断推动:长时间的坚持推动;根据语段内容可知第四空应该填入“持续推动”;故选A。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承办军运会营造良好环境。B.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C.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答案】B【解析】B项,语序不当,把“搭建一个”与“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位置互换。故答案为B。4.下列各项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不同历史宗教、习俗,彼此交相辉映,相因相生,共同擘画出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B.故事一定要贯穿节目的每一个环节:从标题、片子开场,到主持人、评论员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跟这个故事配套。C.灿烂的阳光一扫冬日的阴霾,天空顿时湛蓝如洗。山川河流早已解冻,泥土中散发出草芽萌发的新鲜气息。D.无数黑骑在远处来回驰骋,长河上,一轮浑圆的血色落日挂在天际;孤城中,狼烟直直刺向昏黄的天空。【答案】D【解析】D.将第一个逗号改为句号。故选D。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小说的语言①我初学写作时喜欢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很漂亮,有诗意,有哲理,有时甚至很“玄”。沈从文先生对我说:“你这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他的意思是说这不像真人说的话。托尔斯泰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②张岱写两个老者去逛一处园林,一老者说:“真是蓬莱仙境了也!”另一个老者说:“个边哪有这样!”生动之至,而且一听就是绍兴话。写对话就应该这样,普普通通,家长里短,有一点人物性格、神态,不能有多少深文大义。③可是现在不少青年同志写小说时,也像我初学写作时一样,喜欢让人物讲一些他不可能讲的话,而且用了很多辞藻。有的小说写农民,讲的却是城里的大学生讲的话,大学生也未必那样讲话。④不单是对话,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⑤我最近看了一个青年作家写的小说,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才入小学的孩子,写的是“我”的一个同桌的女同学,这未尝不可。但是这个“我”对他的小同学的印象却是:“她长得很纤秀。”这是不可能的,小学生的语言里不可能有这个词。⑥小说里所描写的景物,不但要是作者眼中所见,而且要是所写的人物的眼中所见。对景物的感受,得是人物的感受。不能离开人物,单写作者自己的感受。作者得设身处地,和人物感同身受。小说的颜色、声音、形象、气氛,得和所写的人物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就是说,小说的每一个字,都渗透了人物。写景,就是写人。⑦我曾经坐火车经过张家口坝上草原,有几里地,开满了手掌大的蓝色的马兰花,我觉得真是到了一个童话的世界。我后来写一个孩子坐牛车通过这片地,本是顺理成章,可以写成:他觉得到了一个童话的世界。但是我不能这样写,因为这个孩子是个农村的孩子,他没有念过书,在他的语言里没有“童话”这样的概念。我只能写:他好像在一个梦里。⑧作者对所写的人物的态度、感情,决定一篇小说的基调。鲁迅写《故乡》《伤逝》和《高老夫子》《肥皂》的感情很不一样。对闰土、涓生有深浅不同的同情,而对高尔础、四铭则是不同的厌恶。因此,基调也不同。⑨我觉得一篇小说的开头很难,难的是定全篇的基调。如果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把握住了,调子定准了,下面就会写得很顺畅。如果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把握不稳,心里没底,或是有什么顾虑,往往就会觉得手生荆棘,有时会半途而废。作者对所写的人、事,总是有个态度的,也是有感情的,在外国叫作“倾向性”,在中国叫作“褒贬”。但是作者的态度、感情不能跳出故事去单独表现,只能融化在叙述和描写之中,流露于字里行间,这叫作“春秋笔法”。⑩正如恩格斯所说: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文/汪曾祺,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5.文中借张岱写两个老者的对话表明了写人物对话的要求,下列对这段对话的分析符合这一要求的一项是A.对话生动之至,写出园林如蓬莱仙境般美丽。B.对话虽然只有两句,却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C.对话中运用了方言,写出了绍兴的语言特色。D.对话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不漂亮,没有深义。【答案】B【解析】B.从“写对话就应该这样,普普通通,家长里短,有一点人物性格、神态”可以看出,这里是告诉读者,小说写人物要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故选B。6.下列对“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A.叙述、描写的内容要真实反映作者眼中所见。B.叙述、描写的语言要和作品中的人物相统。C.描写景物要通过作者的感受来表达人物感受。D.小说的人物形象要与整体环境气氛相适应。【答案】B【解析】B.从“不单是对话,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可以看出,这里是说,小说中除了人物的对话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统一协调。故选B。7.下列有关“小说作者的态度和情感”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对所要写的人物持有自己的态度和感情。B.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和感情决定了作品的基调。C.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和感情把握不稳会使写作受阻。D.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和感情不应在小说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从“正如恩格斯所说: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可以看出,作者的意思是,小说作者的态度和情感不要在作品中特别说出来,但一定要鲜明。故选D。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三国,蜀将诸葛亮师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渭水之南。魏遣大将司马懿拒.之,诸将欲往渭北以待之,懿曰:“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①,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②,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五丈原。会有长星③坠亮之垒,懿知其必败。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亮数挑战,懿不出,因遗懿以巾帼妇人之饰,懿终不出。懿弟孚④书问军事,懿复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懿,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以归师不之迫.,于是杨仪结阵而去。(节选自《百战奇略.安战》)【注】①武功:武功县,地名。②五丈原:地名,南靠秦岭,北临渭水。③长星:巨星,古人认为长星坠地预示重要人物死亡。④孚:司马孚,司马懿的弟弟。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遗大将司马懿拒.之拒:抵御B.背水为垒.垒:营地C.好兵而无权.权:权变D.懿以归师不之迫.迫:急迫【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D.这里的“迫”应该为动词,指迫近、追赶。故选D。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A.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B.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C.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D.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文言断句。A.这句话的大意是:当时魏王根据诸葛亮领着部队远道而来速战速决才有利的情况,一再命令司马懿谨慎稳重,等着蜀军出现变化(再出击)。故停顿是: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故选A。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懿认为渭南是必争之地,否决了将领们提出的驻守渭北的建议。B.司马懿认为如果诸葛亮向西登上五丈原,那么魏军就平安无事了。C.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百余日后兵败病死,蜀军随即烧掉营帐逃走。D.杨仪在面对魏军的追击时调转旗帜,做出要回头反击司马懿的样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C.错在“兵败病死”。正确理解应是:诸葛亮于两军对峙中病死。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6分)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答案】虽然率领十多万军队,不过已落入我的谋划之中,打败他们是必定无疑的了。【解析】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句话的重难点词语有:虽,虽然。提,率领。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无目的的玩①假期在福州外婆家,两个孩子每天都在过节的气氛中。这样几天下来,妻子略有点抱怨地和我说:“天天玩,哥俩都要玩疯了。”我笑笑说:“那又怎样?让他俩玩开心也很重要。本来这年纪就是应该多玩,他们毕竟还只是八岁和四岁的孩子。”妻子也认同我的想法,但依然还是焦虑担心他们只是在“瞎玩”,也没学到什么。②在这一刻,我意识到家长的潜意识中有一个隐含的教育理念:长大了以后,“玩”都是有目的的。在放学后、假期里,我们常常想着怎么让孩子“玩中学”,带他们去上围棋课、游泳课,让孩子体验陶艺、去植物园跟着活动组织者看昆虫、或在自然博物馆写生。这些固然都是“玩”,但其实我们潜藏的目的并不是“玩”本身,而是期望由此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体格体魄、动手能力,或激发他们对自然事物的兴趣,乃至锻炼社交能力,如此等等。就像是把苦的药丸外面包着糖衣,只是为了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进去。③家长们苦心孤诣为孩子规划的成长历程,是一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道路。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要想孩子将来不被人踩在脚下,就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家长应让他为此做好准备,而不能浪费在别的事物上。如果他们最终没能实现,或许有些家长也能坦然接受,但他们真正难以接受的是:自己因为不够“尽责尽力”,而在后半辈子成天“自怨自艾”。④可是,只有小孩子才比较懂得玩的乐趣。今年春天去日本,原想带哥俩去小仓城那边,了解下城堡、日本庭院什么的,但他们到了那儿之后,整个三小时都在樱花树下撅着屁股检小树枝,尝试去搭一座松果屋,认为这才是“最好玩”的,这让我和妻子感到莫名其妙。⑤不过孩子这样投入地玩耍,使我更加深信:无论我们试图让孩子学哪些、学到多深,那最终都要依靠他们自身的主动性才能真正吸收。正因此,我最担心的不是他们一时没学会某个知识点,而是他们丧失了探求的兴趣,乃至彻底厌学;而“玩”,正是孩子最有主动性自发去做的一件事,毕竟你无须哄骗或逼迫他们去玩。⑥至于他们的“玩”
本文标题:(湖北武汉专用)2020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09(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0019 .html